捍卫华教运动遭挫折,华教基层不气馁

《赤道论坛》10/08/2017   07:36

马来西亚华教研究会出版“华教论坛系列文集”推介礼

出席推介礼的其中部分人士合照。前排左起:方山、陈诗业、王瑞国博士、梁百迪、谢荣珍、叶新田博士、汤毅、彭明祥、后排左起:蘇子源、林义明、张基兴、李清文、李耀华、谢兆荣  杨静来、谭敬康。

(吉隆坡讯)马来西亚华教研究会于2017年7月30上午日举办“华教论坛系列文集”推介礼。推介礼在吉隆坡马来西亚维护华教联合会会所2楼举行。出席者包括华教研究会主席谢荣珍先生、总秘书王瑞国博士以及维华联合会主席叶新田博士以及多位华教人士。

推介礼主要发言人有谢荣珍先生、叶新田博士和方山先生。主持人为王瑞国博士。

谢荣珍主席致欢迎辞,感谢对各位出席人士拨冗出席支持华教研究会的活动以及华教论坛系列文集的出版。他希望华教人士将研究心得提供给研究会,以持续每年出版华教论坛文集。

马来西亚维护华教联合会主席叶新田博士在其致辞中表示,这几年来,我国的华教运动遭受了一些挫折,但是,广大的华教基层并不泄气,仍然坚持维护我国华教的生存和发展。在面对华教运动领导上的危机,华教基层先后成立了维护华教联合会、爱护华教联合会、华校生协会、草根护华联合会、华教研究会等组织。

他指出,这些新生的组织对华教有深厚的感情,但在组织运作、宣教和凝集群众力量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

叶新田博士说,一个运动不能没有理论上的指导。正确的指导理论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只能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再总结经验而归纳得来。在开展各类组织和宣教的活动的同时,华教工作者应该重视学习华教的发展历史、各种必要的工作方法以及关注国内外影响华文教育发展的形势变化。

他指出,华教研究会的会员多是资深的华教工作者,可以在华教运动的理论建设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它才成立不久,就出版了两期的华教论坛系列文集。华教论坛系列文集目前是每年出版一本,传播关于华文教育的研究心得,以加强群众对华文教育的认识。

他衷心期待华教研究会和其他兄弟组织能加强团结、通过交流互动、专题讨论和研究,以提升我们的理论认识和工作效率,更好地维护我们热爱的华文教育。

他指出,我国华教在两百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风风雨雨,也曾经蒙受过严重的挫折或打击,但都挺过来了。虽然目前受到一些挫折,但他坚信,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只要华教工作者坚持不断奋斗和持续提升队伍的理论及实践水平,一定可以使我国华文教育走出低潮,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他最后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来与各位华教同道共勉!

方山先生针对当前华教几个争论课题,进行了详细的精辟的分析。

他首先说明,我国华教运动源于反殖、反奴化教育,而不是如某些人士所说的“冷战思维”。恰恰是这些人士以“冷战思维”看待华教运动而情愿“与狼共舞”、“引狼入室”来对付华教运动,导致华教运动蒙受巨大的挫折。

其次,他指出,华教运动靠先贤带领华社群策群力、自立更生,顶着各种困难而发展起来。可惜,华教运动曾在不成熟的所谓“三结合”、“两线制”与“诉求”三大策略下,被一批所谓“华教精英”利用去与利益集团协商谋取名利。遭遇挫折后,所谓“华教精英“鸟兽散,却由华教承担了沉重的后果。

最后,他分析说。华教运动必须坚持“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的路线,树立多元团结的原则,才能有效对抗单元同化政策。

推介礼结束后,出席人士也对当前华教形势进行交流和讨论。

 

附:【叶新田博士致词】

马来西亚维护华教联合会主席

叶新田博士致词

2017年07月30日

各位热爱华教的同道们,大家早上好!

这几年来,我国的华教运动遭受了一些挫折。但是,广大的华教基层并不泄气,仍然坚持维护我国华教的生存和发展。在面对华教运动领导上的危机,华教基层先后成立了维护华教联合会、爱护华教联合会、华校生协会、草根护华联合会、华教研究会等组织。这些新生的组织对华教有深厚的感情,但在组织运作、宣教和凝集群众力量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

一个运动不能没有理论上的指导。正确的指导理论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只能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再总结经验而归纳得来。在开展各类组织和宣教的活动的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学习华教的发展历史、各种必要的工作方法以及关注国内外影响华文教育发展的形势变化。

《华教论坛》要好好加以推广,使之成为马来西亚当前华教运动的代表刊物。因而,大家有需参与运动,才能检验刊物所提出的“理论”是否符合现实要求,并加以提升。

华教研究会的会员多是资深的华教工作者,可以在华教运动的理论建设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它才成立不久,就出版了两期的华教论坛系列文集。华教论坛系列文集目前是每年出版一本,传播关于华文教育的研究心得,以加强群众对华文教育的认识。我衷心期待华教研究会和其他兄弟组织能加强团结、通过交流互动、专题讨论和研究,以提升我们的理论认识和工作效率,更好地维护我们热爱的华文教育。

我国华教在两百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风风雨雨,也曾经蒙受过严重的挫折或打击,但都挺过来了。虽然目前受到一些挫折,但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奋斗和持续提升我们队伍的理论及实践水平,一定可以使我国华文教育走出低潮,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愿与各位同道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