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盲思下纸上谈兵新加坡未来经济

《新加坡文献馆》20/05/17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

近数年来,新加坡经济每况愈下。根据官方数据,自2010年以来,裁员人数逐年上升。2016年的冗员,即裁员及提早解除雇佣合约的人数达1万9000人,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为此,政府借鉴之前数个经济理事会处理国家困境的经验,于2015年12月份成立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由30位委员组成,负责为新加坡制定经济发展策略。

2017年2月9日,未来经济委员会建议报告出炉。过程中,委员会征询1000多名教育家,商界领袖和学者的意见,以及,收集9000条公众意见,并花了一年的时间完成整个报告。

2017年5月1日,原本在2016年5月19日,成立之技能创新与生产力理事会,易名未来经济理事会,负责落实未来经济委员会建议报告的内容。

新加坡未来经济报告勾勒未来十年发展愿景,从五大方面进行策略规划,即产业及市场的未来增长、企业的能力及创新、就业机会及技能、市区发展及基础建设、与世界的衔接性。

委员会共制定七个策略,分别是深化和开拓多元国际联系、掌握和善用精深技能、加强企业创新和扩大规模的能力、增强数码能力、打造机遇处处的活力与互通城市、落实产业转型蓝图、与伙伴携手合作促进增长及创新。委员会重申,这些工作其实已经展开,也会按部就班进行。更重要的是企业必须转型,提高生产力,而国人也需要深化技能,以应付未来的挑战。

要做到这点,政府将通过三大途径,让新加坡做好准备,迎向未来。首先,是维持新加坡的开放性,继续与世界接轨。其次,让新加坡与时并进,精益求精,这包括国人掌握和善用精深技能和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再来,是寻求政府、企业和国人之间的新合作方式,让全体上下一心,齐心落实这些策略。

官办党报对报告书的报导,除了赞美就是肯定。比如,这些都是放眼五到十年的战略,具有前瞻性;基本上,上述战略全部正确。实际上,过去许多年,新加坡也正在走上述的道路。

新加坡未来经济报告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全部正确,或者是,纸上谈兵,社会大众可以拭目以待。不过,如果政策思维正确,那么,应该是不会出现2016年新加坡经济增速跌至7年来新低点的尴尬。李显龙也不会在五一劳动节时指出,2017年失业率将会继续上升。

官方媒体省略,避而不谈,或者说,完全无知于的内容有两方面,即新加坡经济的内忧外患。

内忧是,人力部长林瑞生表示,在未来经济理事会的带领下,新加坡将加快速度,更专注地运用科技进行经济转型。理事会将监督23个商业领域的转型蓝图,帮助新加坡提高增长率和生产力。这一种讲话是完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泛泛而谈。数十年来,一再老调重弹经济转型,转的晕头昏向还是在迷宫内打转。经济转型始终失败,主要还是因为生产力不给力。

劳工部在1970年代初设立生产力单位,不久后,升格为生产力局,在裕廊工业区大力推广生产力概念。1979年企图通过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提高工人工资逼迫工厂以机械替代人力来提高生产力。然而,由于高薪政策没有获得西方资本家的支持,经济转型彻底失败,于是廉价外来劳工泛滥。从此之后,生产力之说完全是有名无实。近在数年前,尚德曼还在国会中承认,生产力依旧是一个尚未获得解决的困难问题。

历史上,上世纪80年代中,新大学者李曹圆已经质疑新加坡的生产力现象,之后,美国学者克鲁曼根据这一文献的论据否定了所谓的新加坡经济奇迹。可见,生产力问题是一个历史久远的问题。

虽然未来经济报告一再提起生产力,但是,说来容易,数十年来,人民行动党政府始终无法解决有关难题。一个不具生产力优势的经济,是一个缺乏竞争力的经济。明显的,解决不了生产力问题,也就解决不了相关的廉价劳工泛滥引发的社会民生问题。如果政府有承担又有能力,那么,与其终日空谈经济转型来忽悠民众,倒不如实在的努力去提升生产力效率。

外患是,未来经济报告虽然一再强调开放型经济必需与国际经济体接轨。但是,对于原有国际经济分工模式的快速转变,却没当一回事,只字不提,更没有对即将来临的经济大风暴,提出必要的警惕与解决方案。这一种推聋作哑,置身事外的对策,要不是超级傲慢,就是极端无知的体现。当下新加坡经济处境已经是兵临城下,火烧城门,正在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

当新加坡伙同日本与美国在中国南海问题上煽风点火,对北京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之际,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已经悄然的在侵蚀新加坡经济命脉的元神:扼守马六甲海峡,经营港口贸易经济。来往船只衍生保险,金融,银行,以及种种配套性,服务贸易业的国际与区域性后勤,比如,转口贸易,运输,货仓储存等等经济活动。然而,随着马六甲海峡航运的被取代,新加坡的策略性地位将不复存在,而共生其间的种种原有经济活动,亦会逐渐的停滞枯萎。说白了,无视一带一路对新加坡港口经济的致命性冲击,将会彻底颠覆新加坡的独立共和国命运。事实上,这些被刻意视而不见的危险,已经历历在目,清楚明白的摆放在眼前。

1、 2016年11月13日,中国投资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开航。中巴经济走廊成为现实,使到中东的石油和货物可以经由瓜达尔港转运回中国。从此,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性会降低,进而削弱新加坡的港口经济。

瓜达尔港是中国兴建,2002年动工,2007年建成。美国反对中国经营瓜达尔港,因为这会减少马六甲海峡的战略重要性,所以2008年新加坡港务局接手瓜达尔港的运营,租赁期为40年。过后,由于当地局势恶化,不利进行补助性基础建设,以致港口无法实质性运作,没有货物装卸。逼于严重亏损,2012年,港务局提前交出瓜达尔港的经营权。

2、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投资中缅石油管道、中缅铁路以及若开港口建设。2013年,中缅天然气管道投产输送天然气。2017年4月10日,停在孟加拉湾的油轮成功靠泊中缅原油管道起点,终于缅甸皎漂的马德岛港开始卸油。这是在原有的马六甲海峡海上石油运输之外,提供了另一条直接从中东向中国输送石油的管线。从此,中国石油不必再经过马六甲海峡。

3、2016年10月19日,马六甲皇京深水港码头启动奠基仪式,其中的第三岛深水港建设将于2019年完工,到时会取代新加坡成为地区最大港口。马六甲临海工业园包括深水码头、造船修船、远洋补给、卫星导航、临港产业的大型园区,全部配套工程预计2025年完工。

马六甲皇京深水港的成功会对新加坡带来颠覆性的冲击。一,新加坡港口经济会在数年间枯竭。现在近八成川行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是经过新加坡前往中国,但是,这一条传统水路已经部分的被瓜达尔港,和马德岛港所取代。2019年之后,中国投资与经营的皇京深水港必定会取代新加坡成为中国船队的停泊码头。二,从新加坡经济发展历史可以知道,港口经济一旦成形,其他补助性经济就会应运而生,乘势而上,快速发展为一个实体经济。给予时日,一个成功的马六甲是可以取代新加坡的经济地位。

4、2017年4月15日,印尼的巨型集装箱货轮在雅京北区丹绒不碌港口靠岸,此后,印尼货物再也无需通过新加坡港口转运。此外,一带一路框架下,印尼的设想是成为全球海洋支点,将重点建设24个港口枢纽。实际上,数个深水码头已经在施工之中。

5、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热闹的进行。在几乎全体东盟领袖都出席会议时,李显龙却没有获得北京邀请出席。这不仅反映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低落,也显示了新加坡在一带一路经济体上的尴尬处境。这并非个人颜面何在的虚荣,而是新加坡经济面对的巨大挑战。

历史上,新加坡的经济繁荣是得益于邻近国家经济的相对落后,但是,这一种经济格局正在快速的改变,2019年,马六甲皇京深水港会取代新加坡成为地区最大港口。印尼也正在卯足全力的加快港口建设,力图尽早摆脱对新加坡的依赖。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新加坡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被周边的竞争对手所超越。

6、新加坡未来经济报告是要勾勒未来十年发展愿景,但是,集体盲思驱使下,一个没有考量到国际经济格局快速转变的未来规划蓝图,会有什么参考价值?一个缺乏现实基础的未来经济报告,不就是纸上谈兵的玩意儿?拿几百万薪酬的高官却交出只有两分钱价值的报告,会不会很丢人现眼?

给人于信口开河印象的未来总理人选王乙康,在未来经济论坛上提出一个虚无缥缈的:新加坡应从传统的控制塔经济模式,向跑道式经济发展。以为有了跑道就会有飞机起飞,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前车之鉴是新加坡港务局在巴基斯坦的惨痛教训:瓜达尔是一个有码头却没有货物可以装卸的港口。国家大事,岂能儿戏?跑道经济(runway economy)如果不幸成为跑路经济(runaway economy);企业纷纷跑路是雪上加霜,必然加速新加坡经济的崩溃。

末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模式,讲究周边国家经济体的彼此对口相接。前些年,新加坡有一个成长三角州计划,连接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和印尼的廖内群岛。实质上,这就是对口相接的经济模式。因此,不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重新考量新马印成长三角州的构想。

新加坡处境困难,能够临危不乱,还是会有足够的智慧扭转乾坤,逆境中要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

---

分类题材: 政府制度_policy , 经济_economy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