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水、蚁蚀、电线超载华校极需大维修

《赤道论坛》2016/12/15 中国报/国内版

独家报导:丘惠萍

国内许多华校因拨款不足,导致无法提升校舍及办学设备。(档案照)

(吉隆坡15日讯)国民型华小和华文中学多数已逾20年校龄,常见老毛病包括屋顶漏水、白蚁蛀蚀等,尤其学校提升电子教学后,用电量大幅提高,残旧电线系统负荷量已“超载”,因此需要全面升级及维修。

总括而言,学校愈老,老毛病愈多,保养维修费愈重,校方管理层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就愈重,华校深盼政府给予一臂之力,让华校好好走下去,继续为国家教育作出贡献。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陈德祥指出,国内78所国民型中学,自60年代改制至今皆已超过20年校龄,随着教学设备提升现代化,旧的电线系统已经“超载”(overload),无法负荷各种电子学设备的高电压需求,都有需要升级及维修。

残旧电线难负荷用电量

他说,时代不同,以前的课室只有风扇和电灯,如今的课室使用冷气,冷气需要高电压操作,加上各种电子教学设备,所以用电量很高。

他续说,残旧电线系统往往无法负荷而发生短路火灾,每逢雨季,旧系统操作的电流总管也经常“跳掣”,导致停电。

陈德祥是针对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指已确认国内2046所校龄逾20年的学校,政府将在明年起分阶段为这些学校维修电线系统事宜,今日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这么说。

他说,提升电线系统费用非常高,估计一幢校舍要上万令吉,校方不可能一次过全面提升,只能每半年定期检查维修,尽量防止短路火患发生。

他坦言,历史老校问题没完没了,一时白蚁蛀蚀,一时屋顶漏水,每年保养费用不少。

90%华小校龄超过20

全国校长职工会副总会长王仕发说,除了重建或搬迁学校,目前,国内90%华小校龄都已超过20年,各方面都需要维修和保养,尤其破旧电线系统需要提升,师生安全至关重要。

他讲述,现今学校的课室多数有冷气,全球温室效应,天气转变炎热,当初校方规定中午时分才能开启冷气,后期提早到上午10时允许学生启用冷气了,原本冷气机耗电量就很大,迄今,随着冷气启用时间延长,加上各种电子教学仪器,学校用电量也大大提高。

他补充,其实,每所学校都有固定配额的用电量,当超出电量限额或过高,电流统管就会自动“跳电”,学校就会停电,再不就是引起短路,火患意外随时发生。

他对教育部明年分阶段维修学校电线系统的举措深表赞同,因为很多学校的电线系统已残旧,输电量甚至不敷应用。

他说,水电供是两大基本需求,也是校方长期面对的头痛问题,希望教育部尽力协助有需要的学校解决问题。

许宏仁冀政府发放拨款

马来西亚教会学校理事会委员许宏仁说,全国有20至30所教会学校不止超过20年,甚至有者逾百年,常见问题从电线短路、校舍屋顶或天花板漏水、白蚁腐蚀、厕所损坏,到旧桌椅更新等都有。

他说,各校每年维修费用平均要10万令吉,请求政府体恤学校需要和困难,准时发放拨款给学校。

他举例,只是更换和维修厕所水喉、抽水机等,每年至少花费2万至3万令吉,因为学生经常使用,往往不小心或恶作剧弄坏水喉都有。

他说,天花板漏水、白蚁侵蚀、篱笆破损等,长期需要定期检修,费用可观。

他也要求教育部尽快发放2015年财政预算案欠拖至今的拨款给教会学校,当局答应在今年11月发放1650万令吉,久等至今毫无下文,校方迫切需要拨款用作各方面的维修用途。

《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