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看美国“情报机器”

•张俊山•

无论是丛林密布的印尼、老挝、越南,还是古老深邃的伊朗,都曾留下美国特工的身影,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会是这样。不过,在早些年里,作为“无 形政府”的美国情报家族,尤其是中央情报局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那时候,美国特工头上没有耀眼的光环。不能公开谈自己的荣耀史,不能上电视,不能在大庭广 众之下将自己在秘密世界的光辉史透露给他人,有苦自己尝,笑也没人分享,这就是特工生活的真实写照。

直到1964年,大卫•怀斯和托马斯•罗斯写了一本叫《无形政府》的书,介绍了美国情报家族以及特工的生活。它就像一束亮光照进黑屋子,将美国特工的世界 展示给世人。该书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据称,当时的中情局长约翰•麦康提前从出版商兰登书屋拿到手抄本,并要求出版方删掉一些敏感部分,但遭到拒绝。《无 形政府》称,美国有两个政府,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有形政府”指的是选民选出来的美国政府,而“无形政府”指的就是冷战期间一直在全球推行美国 政策以及思维的秘密机器--以中情局为代表的美国情报家族。这些情报机构负责为有形政府收集情报、实施特工活动,并在全球范围内策划实施秘密行动。

有意思的是,随着美国新全球战略渐露雏形,尤其是更青睐运用特工组织的“无形之手”,塑造华盛顿所喜爱的“世界秩序”,于是乎,人们重新对《无形政府》一书产生浓厚兴趣。最近,该书再度成为美国街头的畅销书,人们热烈地关注美国情报系统将如何影响自己乃至世界。

情报大户着实不少

在1964年,美国情报系统共有九大成员,其中包括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DIA)和国家安全局(NSA),这些单位已经羽翼丰满,能在国内外遂行各类 秘密行动,包括推翻外国政府、改变他国首脑选情,尤其能在美国国会不知晓的情况下策划行动,几乎是“将在外,总统令可以不受”。

而在《无形政府》出版50年后的今天,美国情报家族已发展到17个公开单位,以其新成员--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IA)来说,该局编制1.6万人,年度预算接近50亿美元,新落成的总部大楼耗资18亿美元,规模堪比五角大楼,是华盛顿特区的第三大建筑。

可以说,NGIA就像一只眼睛盯着整个地球,是美国地理空间情报的主要来源,整个地球乃至地球的任何地方都在美国情报机构的成像系统中。在NGIA的帮助下,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美国人的精确打击之下,而在半个世纪前,这样的事情只会在科幻小说里出现。

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另一名情报大户--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局是全世界单独雇佣数学博士、计算机博士和语言学家最多的机构,也是美国最神秘的情报机构。由 于太过神秘,甚至不为美国其他部门熟悉,所以它的英文缩写“NSA”常被戏称为“No Such Agency”(没这个局)。同NGIA一样,国家安全局也在快速发展,它是美国密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总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超级情报机构,名义上 是国防部下属部门,实际却是直属总统、并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的组织。

国家安全局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侦察卫星和遍布全世界的监听站,截获世界各国的无线电通讯信号,侦察各国的军事动向,破译各国的密码;搜集各国的信息资料, 揭露潜伏特工通信联络活动,为美国政府提供各种加工整理的情报资料;它也负责为国家研制密码、新式通讯设备及通信安全设备。

美国家安全局在犹他州偏远的布拉夫代尔耗资20亿美元建造的数据中心计划将于2013年竣工,建成后可从全球各国卫星,地下或海底通信电缆中截获大量数 据,然后进行存储、分析和破译。这些海量信息包括私人电邮、移动电话及谷歌搜索等等,甚至连泊车收据、旅行票据、购书清单等数据信息也会被该中心截获。国 家安全局拥有的密码破译人员、语言学者、电子技术人员等多达6.8万人。

在“9•11”事件后,美国还成立了国家反恐中心(NCTC),它属于美国家情报局长办公室的一部分,30多个独立、高度机密的政府部门负责向其输送情 报。中心可不受任何约束地获得美国情报界最宝贵的资料,包括中情局特工的原始电报和联邦调查局(FBI)的案件档案,它已成为美国政府关于恐怖威胁的“情 报总库”,协调和监督政府机构的反恐计划和行动,确保反恐统一指挥和行动。

国家反恐中心负责人每天向总统提供关于恐怖威胁的简报,同时回答国家情报局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奥巴马政府已赋予中心浏览美国任何公民各种档案的权利。中心 还可通过多个渠道获取包括政府文件、卫星图片、机密电报和电话录音在内的大量情报。该中心最多可以保存任何公民5年内的数据信息,对其是否有可疑举动进行 分析。出于对隐私的保护,这在美国以前是被严格禁止的。

再看看国防情报局,该局1961年成立,1964年《无形政府》出版时正式开始运转,就像书中描述的一样,它有2500名雇员,工作任务相对不重。但在冷战结束时,国防情报局已拥有7500名工作人员。20年后的今天,国防情报局也经历了爆炸式发展,员工接近1.6万人。

军队不忘“抢生意”

虽然有学者呼吁要控制情报机构在华盛顿及周边地区的扩张,但“9•11”事件后,美国情报机构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自2011年9月以来,美国又新建了 33幢绝密情报大楼。如今,美国情报家族总的占地面积,是国防部五角大楼的3倍,是国会山大楼的22倍,约合158万平方米。

同样,美国整个情报家族的财政预算虽然高度保密,但还是被披露出来,2005年这个数字是440亿美元,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增至750亿美元。众所 周知,1991年,美国最大的敌人苏联解体,随之消亡的还有其秘密警察及特工机构,美国一下子没了对手,但其情报系统仍在高速膨胀。很显然,这个国家已被 一种恐惧还有偏执所绑架。美国情报机构开始“军事化”,美国军队也开始涉足情报行业。中情局虽是非军事机构,但此前因桃色新闻下台的局长彼得雷乌斯却是久 经战阵的四星上将,该局日趋频繁的无人机攻击行动,更令其衍变为准军事力量,目前负责阿富汗战区以外的主要致命打击行动。

至于美国军方,早在2001年底阿富汗反恐战争打响不久,时任美国防长的拉姆斯菲尔德就敦促五角大楼展开中情局式的情报活动。他指示要采取全方位人工情报活动,为日后作战服务。所谓“人工情报”,就是特工改变身份直接到对象国收集情报,此后,美军一直就没有停止这一活动。

据《华盛顿时报》报道,五角大楼不仅准备创立新的兵种来加大情报工作力度,同时一些有特工工作背景的人也被任命为国防部高官。2012年4月,五角大楼发 布信息称正在筹划建立新的特工机构,名为“国防秘密行动局”(DCS),这也反映出美军介入秘密工作的大规模尝试。该机构的任务是通过超越战区的情报收集 活动,来使军事情报全球化,同时该机构还要同中情局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当然,这两个机构本身就存在竞争关系,表明五角大楼想抢中情局的饭碗。据一名高层表示,国防秘密行动局初期至少保有500名特工,2018年规模将达 800-1000人。由于五角大楼情报部门需要把行动延伸到战区以外的地方,“必须覆盖到全球”,所以国防秘密行动局的任务,聚焦于搜集与恐怖主义、武器 扩散和全球其他“高敏感威胁”情报领域。

在工作方式上,国防秘密行动局驻外负责人,直接听从中情局驻外负责人的指挥,而这些情报官,由国防情报局甄选,并派遣至更受美国关注的地区。据称,国防秘 密行动局的海外作业情报官有军职人员,也有非军人,他们除为该局工作,还向所在地最高情报官直接负责,这表明新情报部门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在“传统战区” 以外强化美国军情部门的能力。

就在2012年12月,美国国防情报局长迈克尔•弗林(本来是负责分析和联络的)在一次会议上宣布,该局将阔步向“人工情报”领域扩展,向美国驻全球各大 使馆派遣秘密特工,这些特工会摇身一变拥有外交官或是其他合法身份。他表示,国防情报局将通过中情局培训1600名特工,一经派驻海外,这些特工将同美联 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并肩作战。换句话说,美国一下子就多出大量全然不懂外交的外交官。

实际上,情报行动已成为美国在全球进行“低烈度战争”的一种新形式。美国特工世界的持续扩张规模非常惊人,当然美其名曰是“为了美国国家安全”。这样,我 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在世界各地建造超大无比的大使馆,从伦敦到巴格达,从莫斯科到北京,这些使馆建筑就如同古时候的城堡,因为使馆里不仅住着外 交官,还有大量来自中情局、国防情报局、国防秘密行动局(DCS)及其他机构的特工。

说起美国情报家族,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成员。1964年当怀斯和罗斯写《看不见的政府》这本书时,还不知道这个机构。由于“海豹”突击队第6小队曾在巴基 斯坦擒住本•拉登及其他行动中立下赫赫战功,各大媒体都进行过相关报道,所以,现在一些人可能知道这个机构,其目前在美国情报家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色,它就是被称为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一个军队机构。2009年美国媒体报道称其为伊拉克战场的暗杀利器。

2004年,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将军成为JSOC的总指挥官,他和国防情报局长迈克尔•弗林少将,开始致力于改造下属单位分析和处理情报的方式。伊拉克 战争暴露了美军缓慢的决策过程,阿布格莱布监狱丑闻爆发,使得美军不得不对于传统的通过审讯收集情报的方式三思而行,但他们又必须在与武装分子行动时,掌 握足够有用的战术情报。

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真正崛起,是在麦克里斯特尔出任司令后。此人的职业生涯大半都在陆军第75游骑兵团度过。他把游骑兵的纪律和系统性推广到了整个 JSOC,彻底改变了该机构在政府、国防部和更大的系统内部的工作方式。麦克里斯特尔把JSOC的各个组成单元(如游骑兵、海豹、三角洲等),以及情报界 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了一股力量,并将之前个别精英小分队才拥有的执行精确突袭任务的能力标准化,变得可复制及大规模推广。麦克里斯特尔执掌联合特种作战司令 部一直到2008年,在他的领导下,该司令部已成为一个可在全球许多国家开展战地外小规模行动(如反恐、反暴乱、救援)的组织,情报收集能力大大增强,可 以独自实施无人机战争。JSOC还在华盛顿拥有了新的司令部,距白宫仅15分钟车程。

秘密作战走向前台

如今,美国情报家族丝毫不会拒绝公众对其成绩的褒奖。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一名中情局特工在秘密行动中殉职根本无人知晓,而现在,一名因公殉职的特工会被媒体大肆宣传,会得到英雄般的待遇。

比如,在阿富汗殉职的中情局特工詹妮弗•马特休斯,还有不久前在阿富汗因营救被绑架的医生殉职的“海豹”突击队第6小队成员。在他们出事后,媒体很容易就能了解其事迹并进行报道,美国官方也会披露相关情况,这在50多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同样难以想象的是,好莱坞已经拍摄了大量关于美国特工活动的影片。甚至连2011年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登的事情也被搬上荧幕,还可能角逐奥斯卡奖。据报道,该影片制片人得到中情局、五角大楼以及白宫方面的帮助。还有一些影片,甚至请到“海豹”队员担当群众演员。

另一方面,美国中情局正在巴基斯坦、也门以及索马里展开秘密无人机打击行动。大多数的行动在实施后会很快被媒体报道出来,有时美政府还会故意事先披露下一 步情报机构准备斩谁的首。而过去,美国总统总是会否认一些密谋的暗杀行动。这种宣传指导思想的转变,正体现出美国国际关系学中所谓的“威慑逻辑”。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23期,摘自2013年1月1日《中国国防报》)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1)/抽丝剥茧看美国_情报机器.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2/23 08:01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