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乱仗”,离世界大战还有多远?

来源:世界军事   作者:张宇     时间:2016-01-15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正在叙利亚执行任务的苏-24战斗轰炸机被土耳其F-16战机击落。俄军一名 飞行员,被地面上的叙反政府武装土库曼旅射杀。这是六十年来北约军事力量首次击落俄战机,俄极其愤怒,世界屏住呼吸。自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以来,世 界纷乱不断,马里丽笙酒店、突尼斯总统卫队、埃及西奈半岛……恐怖袭击硝烟弥漫。而今大国间激烈矛盾又起。这一切是偶然还是必然?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大国 会在暂时隐忍后发动大战吗?种种阴谋推测,几乎在转瞬间就爆满各种媒介。诚然,现实世界从来不乏阴谋的因素,大国关系也一样,它是由利益构成的。而要看清 这一切,就要分析利益在哪里,而不是无限放大偶然因素。

nbrb20150303a11b002 (1).jpg

恐怖肆虐,阴谋弥漫 

2015 年11月,本来应该是个“群雄会盟”以平天下的月份。二战后70周年,世界秩序几经变化,经济危机后世界普遍发展乏力,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正在临 近……这些都需要大国合作,而恰恰是这几年大国间问题很多。从乌克兰到南海,各大国的政策立场与用力经常互相对冲。于是,在联合国70周年大会上,不可能 一次性解决的大国间合作,希望能在11月的G20、APEC、东亚峰会这几场接连召开的大会上有所进展。但就在这时,巴黎恐怖袭击案血腥上演,两周后,俄 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事件发生。旧矛盾一个未少、新矛盾不断出现,而且开始汇聚。这就让人怀疑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各种阴谋版本弥漫起来——

“美国的阴谋”

关 于美国在中东开展阴谋的推测向来就有,近期这一系列推测是从西亚北非的动荡开始的:美国把“颜色革命…‘大中东民主化改造”当成冷战后未竞的事业。于 是,2010年春天,西亚北非多个国家开始出现动乱。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一个个强权人物被掀下台,卡扎菲甚至死得很难看。乱子制造到叙利亚,美国更 要下手。因为叙利亚背后的大国是俄罗斯,背后的地区教派力量是什叶派,也就是伊朗。叙利亚的反对派风起云涌,有人认为正是美国与沙特、以色列联手向逊尼派 为主的反对派出钱、出枪,甚至连宣传用的上网电脑都提供。“基地”组织等原来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有一定基础的极端力量借机发展,导致“伊斯兰国”这个比 极端还极端的组织迅速崛起。另一边,美国在2008年眼睁睁看着格鲁吉亚小兄弟挑战俄罗斯失败后,在乌克兰出钱制造街头骚乱,想把乌克兰从俄罗斯身边“切 割”下来。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反击措施是支持东部两州亲俄武装,同时把克里米亚收回。当美俄在乌克兰角力相持之际.俄罗斯施展“围魏救赵”之计.在叙利亚出 兵空袭“伊斯兰国”,帮助叙政府扭转战局,使美国不得不抽身。

俄罗斯在叙利亚动作猛烈.把美国扶植的反对派甚至中情局特工收拾得一塌糊涂, 还不断公布打击恐怖分子的战果,向世界揭露美国前一段在叙利亚召集的“反恐联盟”只是装样子。美国怎能坐以待毙?于是,人们推测美国去找了另一个小兄弟土 耳其。俄罗斯出兵空袭“伊斯兰国”时,曾有战机“误入”土耳其边境,很不给土耳其面子。于是美国派战机进驻土耳其巡逻,同时鼓动土耳其对俄罗斯硬一点。 11月24日,机会来了。土耳其空中设伏把俄罗斯的苏-24打下来,回敬了俄罗斯一把。美国不仅让俄罗斯尝到被“扇嘴巴”的滋味,而且要激怒俄罗斯,让普 京更深陷入中东战局,拖垮这头不服输的“熊”。

“土耳其的阴谋”

人们对土耳其的推测是: 这不是一个甘愿充当别人棋子的国家。奥斯曼帝国曾经雄跨欧亚非,与列强争夺霸主地位。“大突厥主义”是土耳其人永远的梦想。叙利亚内战以来,土耳其在其中 频繁动作,扶持派系,要借机掌控中东,重振伊斯兰世界的突厥一派。然而就在这时.伊朗核协议达成.伊朗有可能抽身来帮助叙政府稳固势力,进而扩大什叶派影 响。土耳其哪能不抓紧动作?就在这时,俄罗斯又来了.而且战机越境目中无人.土耳其深感必须出手。

击落俄罗斯战机,激怒普京.挑动他调兵遣将做出更多动作。彼时,无论按北约条款还是其本国的战略利益,美国都不得不出更大力来施援。而大国纷争一旦开始,土耳其就可借机把自己的势力播撒出去,重建帝国的希望就扩大,趁乱做大、掌控叙利亚等周边的机会也就来了。

“俄罗斯的阴谋”

“阴 谋论”对俄罗斯可能导演这出戏的推测是:俄在叙发动空袭后,美国没有上当.既没有向叙利亚增兵,也没有在乌克兰问题上减轻对俄罗斯的压力。怎样进一步调动 美国?于是,俄罗斯的战机不断做出挑衅之举,不留情地打击美国支持的叙反对派,还不时跨境到周边几国。如果美国不管,叙利亚的未来就是俄罗斯、伊朗支持叙 政府重新主导.而且美国的盟友会伤心于美国不可靠、与它离心离德。如果美国管,那就把美国从“撤军中东”的计划中拖回反恐泥潭。巴黎恐怖袭击后,美欧与伊 斯兰极端力量的血仇加深,美欧越反恐则双方对立越深,到时候恐怖分子在西方四处报复,美国的实力会被大量牵制在中东、欧洲甚至美国本土。俄罗斯在乌克兰方 向面临的战略压力以及经济制裁等,才有机会得到缓解。

“‘伊斯兰国’的阴谋”

也有人推测 这是“伊斯兰国”的如意算盘:“围魏救赵”之计,“伊斯兰国”玩得更好。巴黎袭击后,在欧洲、西亚北非等多地不断制造袭击和紧张气氛,都是为了牵制西方。 同时,“伊斯兰国”凭借石油资源、有教派关系,可以与原来的“老关系户”国家谈条件。战场形势变化万端,叙反政府武装本来在俄罗斯的空袭中也会向周边转 移,现在借机就在土耳其这里加大活动,诱俄罗斯不断过来,在边界附近制造俄土矛盾。而且通过种种联系渠道巧妙鼓动土军人“保家卫国”。只要大国矛盾上升, “伊斯兰国”就增大了生存机会,如果战端扩大,它的崛起势头反会更强。

凡此种种,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推测出的阴谋,比如美国在资本大亨们主 导下看笑话、扩乱子是为了操控石油、打击欧洲市场乃至欧元;比如“谁家都乱就是它家挺好”的以色列,其实背后没少出招等。各种推测与恐怖袭击的血腥、战场 形态的纷乱、大国争斗的喧嚣裹挟在一起,丰富着我们的视听--“多种阴谋套餐任您选”,选中一款后越观察越觉可信。然而,真相只有一个。

大国博弈全面展开

真 相就是世界从来不由几个“聪明人”的计谋推动。就算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的事件是某一方有意策划的,它也不可能操纵所有的事态发展。一战起于萨拉热窝刺杀 事件,这起事件单独看确实是一场阴谋,但当时的大国对抗情绪和军备竞赛才是根本原因,所以我们才把这类酿成大祸的偶发阴谋称为“导火索”。现在追问 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俄战机的原委,意义并不如事件刚发生时大。正如十几年来有人一直在追问“9·11”原委,一年多来有人一直在问马航 MH370是怎么消失的。原因可能确实是各种阴谋版本中的一个,但也很可能就像日常生活中每个看似很大的事件一样,仔细剖析起来是平淡的因素偶然叠加。 “导火索”可能是有人故意点的,也可能是不小心掉下的烟头点燃的。如今火药桶没有爆炸,除极少数职责所在而且能接触到真相的人在继续调查火星怎么来的,其 他人更应关注火药桶能否拆除.时常酿成火星的干燥环境能否缓和。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现实比各种阴谋版本更揪心--因为火药桶确实在堆高。

俄罗斯要持续反击

俄罗斯战机被击落两天后,俄叙军队联手把射杀俄跳伞飞行员的土库曼旅消灭了。这是个迅猛的复仇之举。多数人都认为,俄罗斯不会就此罢手,虽然俄宣布不会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但那股恨意显然没有消除。

从 克里米亚到叙利亚,俄罗斯近几年是处于“绝地反击”情境中。自苏联解体到今天,西方不断紧逼。俄罗斯失去了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战略缓冲不算,还不时有“颜色 革命”、脱俄入欧等情况发生。这对俄罗斯不亚于大兵压境,也唤起了俄民族悲情和斗争意志。稍稍关注俄罗斯的人都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文明那种血肉联系。西 方在乌克兰动手,使得俄罗斯无处可退,只有反击。于是,就有了收回克里米亚之举。西方继续制裁,打击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原有经济结构积重难返,此时若妥 协.有可能比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最后时期的让步后果还要可怕。这些都推动着俄罗斯只能不断拿出硬手段。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不会让俄退缩。俄罗斯已经公布土耳其 与“伊斯兰国”那不太干净的石油联系,这只是国际舆论战的一部分。接下来,经济、政治领域对土耳其乃至背后撑腰者的斗争还会出现。俄罗斯已经在叙利亚流过 血,当然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允许西方和土耳其在这里有那么多的影响--俄罗斯的防空导弹、空中力量进一步涌入。土耳其身边从此多了一个不友好的“大熊”。 美国则很难坐视这里的力量失衡,而不扶助自己的盟友.

美国继续用软手段压人

“不能放过俄 罗斯”和“不动用地面部队”,是美国的两条底线。这两句话背后都有美国的很多教训。如果放过俄罗斯,美国的盟友就会意识到像克里米亚这种事在其他地方也可 能发生,美国靠不住。接近俄罗斯的国家可能就会改变态度,这会形成美国联盟体系倒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危及美国领导世界的地位。但如果出动地面部队, 美国面临的将不仅是伊拉克、阿富汗过去十几年那种无望的缠斗.而且有可能要打对手更强大的“代理人战争”,那很可能会是越南战争噩梦的重演.

美 国最可用的现实手段是石油和美元。美国一方面是自身要“再工业化”,将来成为新的能源出口国,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沙特等产油盟友强力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 只要不断让俄罗斯的油气产业亏本,让俄罗斯不断掏出硬通货储备来稳定经济.美国就等于是在积攒对俄的胜利成果。美元领导地位、“量化宽松”形成世界经济震 动、债券股票金融投机浩劫,则是美国另一个经常被人所关注的战场。此外,美国还在不断推动新规则谈判,发动一个个中小国家转型变色。新规则意味着世界利益 分配的新网络和新走向,新角色则往往意味着美国的小伙伴增多。这些手段并用在增大美国的空间、挤压其他大国的空间。这不是快刀割喉式的古典决斗,而是要让 对手慢慢窒息而死的现代猎杀.

欧洲要稳、日本要动

法德等欧洲国家夹在美俄之间屡屡受伤。 在乌克兰危机中实施对俄封锁,是场两败俱伤的经济战.欧洲的能源安全变得非常严峻。难民与恐怖袭击,则进一步加大了欧洲的安全压力。当前,欧洲还要加大在 叙利亚、马里等方向的军事动作。这些都是欧洲在没有走出债务危机阴影之际发生的。乌克兰危机旷日持久.反恐战争和治安重整也在短期内看不到尽头.欧洲就这 样被“耗”在那里。世纪之交风光的欧元,曾经自诩为一体化、和平繁荣模式的欧盟,现在都如此黯淡。无论有没有美国在背后对欧元下手这种阴谋,欧洲的困境都 是明摆着的。欧洲现在既要保欧元也要保安全,求稳是上策。

然而,日本那边却在不断宣示“我要参与”。安倍的“地球仪外交”和“新安保法”,是日本渴望像个正常国家一样走向世界的表现。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需要在国际上有表现。反恐是兼顾道义名声与实际动作的可用旗号,日本会放过这个机会吗?

火药桶堆高的同时,不可控的因素也在增加。乌克兰内部派别林立,叙利亚战场武装众多,中东教派、种族复杂交错,大国乃至大财团、军工和能源集团等等都在纷乱中各自打着算盘。这些汇聚在一起,都是潜在的危险。

真正的危险在身边

在 2015年以前,欧洲可能还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法国《查理周刊》及巴塔克兰歌剧院发生恐怖袭击后,人们不再这样认为了。正如“9·11”后美国再也不觉得 可以坐在北美大陆安享生活。大国相斗使极端力量有机可乘,大国反恐使极端力量四散乃至反弹。这对全球都是危险,中国绝不能等闲视之。

同时, 在传统安全领域,美国在欧洲和中东至今不动用硬力量的“超脱”,意味着在“重返亚洲”上仍很坚定。而欧洲和俄罗斯在巴黎恐怖袭击及土耳其击落苏-24事件 后都进一步拴住了中东,使它们可能更少关注亚太,不像以往那样有时“碍美国的事”。日本在安全事务“往前冲”的心态促使下与美国在东亚加强配合,还要拉菲 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一起在南海发声出力.这确实是需要中国思谋的。中国的安全战略研究者和军事爱好者都需要从传统的大国相争窠臼中解脱出来--当今安全 形势确实严峻,大国斗争确实复杂,但世界大战的设想仍然不着边际。真在身边的安全危险可能是恐怖袭击,还有涉及海陆主权的“短平快”斗争。

其实,中国已经在行动。几年来,国家安全体制和军事改革加快推进,重大消息不时见诸新闻媒体,这里不需赘言。需要注意之处是必须按时完成,同时在“旧力去、新力生”转换之际防止被人趁机钻空子。

另 一需要着力处是能源革命。英国工业革命靠煤,美国崛起离不开石油。能源问题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或科技问题,而根本上是国家大战略问题。中国、印度等几大新 兴国家按现有模式发展,就是耗尽世界能源也达不到美国的发展程度。而且,化石能源已经与目前集中的几大纷乱紧密纠缠在一起,想不沾血越来越难。中国复兴的 时代,必须掌握中国自己的新型能源,至少也要有新的能源组合。

再则还须注意,气候变化、国际金融规制正形成新门槛,像俄罗斯这样未与西方正面开战但时时面临被“放血”的情形,在新规制中难免在中国身上发生。这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国际朋友、更大的号召力和更熟悉规则博弈的人才。

乌 克兰、中东发生的近期事件虽然纷乱,但人类历史上这种纷乱一再发生过。所以,人们称最近几年的世界是“地缘政治回归”。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天人口大 量增加且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城市。人们能坐在电脑前幻想传统的大国斗争谋略,但不能接受那些阴谋相争之后必然出现的悲惨原始境地--看似陈旧的斗争,其实已 不可能是当年的打法。基于此.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大国都不是只看眼前一角的争斗。美国一再回避地面出兵,俄罗斯隐忍了战机被击落,连土耳其都在冲动之后作 出“服软”之举,它们都不是真软。火药桶在堆积、导火索在不断点燃,然而,人类已经日益学会了“定向爆破”。今天,我们很难再遇到“整座山被炸平”式的大 战,但有时确实会在一觉醒来发现某栋建筑已经夷为平地--这当然只是一个比喻。它意味着,时刻不容松懈的反恐安保、军队战斗力砥砺,与同样时刻不容松懈的 规则博弈、商业竞争、经济和科技制高点之争都在抓紧推动中。不必幻想他人参加远在地平线外的传统“世界大战”,全时空、碎片化、网络化的复杂激烈斗争,就 潜藏且深入在我们身边。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8572.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