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双城、孙微、 青木、 杨明 、李珍、 甄翔 •
“忘了诺贝尔和平奖吧!”面对今年该奖项的得主欧盟,英国路透社发出这样的嘲笑,原因是22日开始的欧盟峰会“可能更像一个刑场”。昨天和今天,欧盟在布 鲁塞尔召开预算会,讨论2014年到2020年的预算额,尽管这个额度只占欧盟GDP的1%,但俄罗斯《独立报》认为,这势必耗费欧洲领导人100%的精 力。“战斗”是国际媒体形容与会各国领导人频繁使用的词汇。《华尔街日报》称,在这场内斗中,欧盟的穷国将与富国站在对立面,东欧将和西欧站在对立面,英 国则几乎要站在其他所有成员国的对立面。每7年欧盟需要采取新的财政框架,每次都会与一个痛苦的国家发生利益冲突,此次处在风暴眼中的英国,似乎正被“留 不留在欧盟”的争论“撕裂”。会没开完,但无果而终是舆论的普遍猜测,德国媒体建议,“迷雾中的欧盟”要尽早反省如何挽回机体的活力。
1%预算耗费100%精力
“欧盟正在经历艰苦的48小时。”英国广播公司这样形容22日开始的欧盟预算峰会。峰会开始前,英国《泰晤士报》提醒读者说,在布鲁塞尔,人们将峰会按照 各国领导人需要携带的衬衫数量来区别。此次峰会是3件衬衫,换句话说,这次峰会持续时间将超过两天。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可能还需要另外一次峰会才能 达成协议。法国《国际信使报》文章称,英国对欧盟增加开支深表不满,力图以一己之力阻挠不利于己的预算案通过,这将注定让欧盟预算案的制定成为“马拉松会 议”。
美联社说,此次峰会讨论的预算主要是为刺激欧盟欠发达地区以及农业提供资金支持。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峰会令人精疲力竭,但可能达成协议。不过,大多数 国际舆论的看法不甚乐观。路透社称,在过去3年里,为解决债务危机以及相关经济动荡,欧盟已举行了25次首脑会议。这些会议罕有在凌晨三四点前结束,长达 12小时以上的谈判常常无果而终。这套旨在促进欧洲和平与稳定的机制带来的往往是沮丧、焦虑和疼痛。俄罗斯《独立报》称,由于各国分歧严重,占该地区 GDP比例仅1%的欧盟预算案将耗尽欧洲领导人100%的精力。
“在金钱面前,欧洲各国不再是朋友。”德国《图片报》22日以“1万亿欧元的扑克战开始”为题说,这将是一场讨价还价的生意战,有些人希望少付,其他人希望从布鲁塞尔金库里得到更多钱。“欧盟各国领导人到峰会参战。”美国《华尔街日报》说。
“该预算案已经令陷入危机的27国濒临分裂。”法新社称,失败阴影笼罩欧盟预算峰会。欧盟官员正在努力寻找折中方案,走着有毒的“预算钢丝绳”。富裕国家 希望削减预算,贫穷国家则希望布鲁塞尔能够提升预算,以支持经济低迷的地区和产业。欧盟大部分地区都濒临或者已经处于经济衰退之中,以英国为首的一些国家 提倡紧缩,要求大幅削减欧盟预算,这让欧盟东部和南部国家愤怒。
“预算、酒窖、泡沫”这3个看似不相干的话题,将民众对欧盟委员会的不满串联起来。《纽约时报》报道说,欧盟为全欧困难的财政紧缩而扯皮之际,欧洲议会奥 地利籍议员海伦•豪瑟今夏对布鲁塞尔的官僚们提出了一个令人清醒的问题:你们酒窖里存了多少瓶酒?报道说,欧洲机构酒窖里共有42789瓶红酒、白酒和气 泡酒,外加作为欧盟两大核心机构的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酒窖里的2000多瓶酒。豪瑟说:“他们应当工作,而不是喝酒。”路透社说,成员国对欧盟的怀疑 在加剧。从赫尔辛基到马德里,各国政府每年都要削减冻结5%的预算,欧盟委员会却要求2014年到2020年自身预算增长6%。欧洲议会总部每月在布鲁塞 尔和斯特拉斯堡之间变换,为此每年开支1.8亿欧元。西班牙联合左翼党负责人拉拉说:“布鲁塞尔在鼓掌,西班牙在流血。”
一名欧盟官员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欧盟一些成员国的政府官员和布鲁塞尔方面的官员正在考虑踢开英国,达成一项其余26个欧盟成员国同意的方案。他们正 在从财务和法律角度考虑这种做法的可行性。报道说,该计划可能是一种谈判技巧,目的是加大对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压力,迫其妥协。
“NO先生”的僵局
22日,卡梅伦在布鲁塞尔表示,欧盟的新预算方案离英国的要求还很远,这意味着他仍可能使用否决权。英国《每日邮报》称,卡梅伦得到了授权,要在峰会上 “无情”,无论欧盟官员使用什么伎俩欺骗英国,他都必须否决任何不被接受的协议。英国《每日快报》表示,希望卡梅伦此前曾练习用多种欧洲语言说 “NO(不)”。英国《每日电讯报》说,这并不是捆住卡梅伦双手的时候,欧洲正处于悲惨、可怕的境况中,卡梅伦必须留出谈判的余地。
“英国和欧盟伙伴之间的关系到了关键转折点。”英国《卫报》说,除了在峰会可以预见的“恐怖”之外,今后几年英国对欧洲能有什么好的期望?英国的欧洲怀疑 者和欧陆上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倒满对称,都是二选一的局面,英国要么跟着德国、法国一道推动欧洲一体化,要么靠边站。英国和欧盟双方都对 “磨牙”感到厌倦,几乎到了“受够了,各干各的”的程度。
“现在,英国对大多数欧洲合作伙伴而言就像是漫画里站在18层高办公室窗台上的商人。”英国《卫报》这样描述该国的处境。文章说,一些欧洲朋友,不是真朋 友,而是社交网站上关注者那样的人在说,“跳吧,别磨蹭了。”可大多数人并不这样想,从左到右、从东到西、年轻人和老年人,呼声都很强烈:“别跳!”
“失去英国将是欧盟的损失。”《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22日撰文为本国辩护。文章称,英国和欧盟的关系如同一场走向破裂的婚姻。争吵愈发频 繁,双方开始公开讨论分道扬镳。上周英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6%的英国人希望脱离欧盟。德国《明星》周刊网站称,从欧盟脱离,在英国许多圈子里也不再 忌讳。欧盟现在最需要的是恢复经济,这样才能改变英国人和其他国家人民对欧盟的看法。
“英国应为公投做好准备。”英国前商务大臣曼德尔森撰文称,英国即将迎来又一场围绕欧洲问题展开的战斗。公投的唯一合理性在于,能使人民有机会确定他们的立场。对民意展开一次检验不可避免。
在拉赫曼看来,英国留在欧盟的理由,已经远远超出英国为欧盟带来的军事和外交财富,以及英国对欧盟预算的巨大净贡献。归根结底,它回到了欧盟的初衷——— 克服历史上屡次令欧洲陷入战争的分歧。近几个世纪欧洲的所有大战,英国几乎都是主要参战国。欧洲“和平计划”如果不能纳入英国,就如同拼图游戏缺少中间的 一块。
批评英国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德国《明镜》周刊22日以“NO先生的僵局”为题称,如果卡梅伦保持“NO”,这个国家将付出昂贵的代价。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 主任罗德里克•帕克斯20日在《欧洲社会》杂志网站称,英国的分量在下降,它需要一个自由的全球秩序重振雄威。这就意味着英国需要克服对小分歧的“迷 恋”,同其他欧洲国家合作。如果英国连近邻都不能影响,走向全球的希望何在?英国《每日镜报》称,如果你认为过去4年已经足够艰难,那么相对于未来的就业 前景,这实在不算什么。英国出口贸易一半以上是和欧洲大陆进行。我们应该仔细倾听默克尔的警告:“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小岛上高兴,但在如今这个世界,英国没 法独善其身。”
简单的欧盟VS政治的欧盟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拉赫曼22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英国至少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留在欧盟框架中,但英国和欧盟其他国家的关系会继续恶化。德国《法 兰克福汇报》说,此次峰会上欧盟预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英国的灵活性。如果英国人离开欧盟,将是永久性的破坏操作。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布鲁塞尔 峰会可能产生3种结果:一是卡梅伦再次带来否决时刻,二是达成协议,三是推迟决策。虽然所有选择都摆在台面上,达成协议也并非不可能,但推迟决策似乎可能 性更高。
在《纽约时报》看来,英国和欧盟其他国家的分歧似乎表明,一个深度融合的欧洲意味着英国参与度需要减少。英国认为,未来的欧盟应该是“越简单越好”的贸易联盟,而德国认为,欧盟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政治联盟”。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欧盟民意调查显示欧洲人对欧盟的好感大大高于对本国政府的好感。不过,路透社称,今年5月最新民调显示只有31%的人信任欧盟,仅比对 本国政府的信任度高3个百分点,这也是欧盟信任度的史上最低水平。一名76岁的希腊退休律师说:“欧盟怀着最好的愿望起步,但欧盟领导人必须对南方人民展 现更多团结精神。”
德国《西南新闻报》评论称,中东停火了,埃及政府、美国国务卿和联合国秘书长努力了。但欧盟就像不存在似的,作为一个机构,也没有一个人在努力。欧洲处于十字路口,“迷雾中的欧盟”需要一条光明之路。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12期,摘自2012年11月23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