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稽查司报告】防洪工程计划一直延误 多工程无法如期竣工

《东方日报》 2015年11月23日

【总稽查司报告】防洪工程计划一直延误 多工程无法如期竣工

总稽查司报告显示防洪设施没有受到良好的维护,导致部分设损坏。左上图为水沟没有遮盖,右上图为已维修后情况;左下图则是防水闸扶手生锈,右下则是防水闸龟裂。

(吉隆坡23日讯)我国已进入雨季,近月也或可能有水灾的来临,然而防洪工程计划(RTB)却一直延误,导致许多工程没有在限定的时间內完成,甚至有涉及超过630万令吉的防洪系统出现问题,导致防洪设施不能使用。

《2014年总稽查司第三系列报告》指出,吉兰丹河防洪工程计划第一阶段的则是因为技术问题,导致486万令吉的该系统不能使用。

同时,砂拉越诗巫的防洪工程计划第二阶段因为天线安装问题,以致144万令吉的数据採集与监控系统(SistemSCADA)无法派上用场。

报告也显示,虽然防洪工程计划虽然成功减少水灾的情况及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惟防洪工程都一直延误,导致需要发出1至6次的「延长时间週期(EOT)」。

没维护工程设施

砂拉越诗巫的防洪工程计划第二阶原定在工程开始的24个月內完成,然而却用了32个月才完成;吉打慕达河的工程原定在48个月內完成,惟工程耗时75个月才完成,其中共发出了5次「延长时间週期(EOT)」。

报告指出,工程延误是因为征地过程缓慢、工程地点问题、天气、为了適应工程地点地面情况而改变设计及接电过程缓慢。

另外,报告指防洪工程只关注於其他州属,反而对较少关注在一些容易发生水灾的地区,如吉兰丹与登嘉楼。

报告表示,一些项目没有达到品质標准及没有获得充分使用,且工作人员也没有良好的维护工程设施。当中包括水沟没有掩盖好、防洪闸的扶手生锈及防洪工程的铁桩没有处理处理好,或造成危险。

 

延伸阅读:【总稽查司报告】柔军营启用1年未列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