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2015-09-05

每當面對政治危機,種族手段就會出台,這次也不例外。
淨選盟4.0大集會被標籤為種族集會、踩踏國家領袖肖像的行為遭無限放大,有人甚至號召在916舉行反淨選盟大集會。
以目前的政治趨勢來分析,國家正朝向更糟糕的方向,未來可能出現以下的變化:
首先,執政黨把太多資源放在政治上,偏離了轉型方向,恐讓經濟陷入困境。由於政黨領袖忙於鞏固權位,因此泛政治化現象將會加劇,眼中只有政治將忽略振興經濟的工作。
出席淨選盟4.0大集會的巫裔人數較少,讓政治人物有了馬來人還支持國陣的想法,所以會更加緊穩住基本盤。這種想法成為主導,就不可能開放、推行新政策,從而挽救委靡不振的經濟。
在全國各州設立“劉蝶廣場2”,協助土著青年創業,正是這種思維。若區隔種族,經濟如何融合、外資還敢來嗎?
大馬第二季零售業銷量按年下跌11.9%,寫下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說明消費稅嚴重衝擊消費情緒,再加上馬幣疲弱,帶來物價上揚壓力,下半年恐怕會更糟,但是至今政府沒有推出任何振興經濟的方案,如何不讓人憂心。
其次,不正視和處理26億政治獻金課題,國家形象將直線滑落。
國際反貪大會在布城舉行,國際透明組織主席佐斯伍格士在會上指出,首相納吉私人賬戶匯入7億美元的問題仍未獲得解答,有兩個問題必須獲得解答,即誰支付7億美元和原因?以及7億美元的去向;他甚至形容“這裡發生了貪污危機”。此外,瑞士當局也凍結一馬公司的數千萬美元資產,刑事調查2主管。
如果納吉出席了國際反貪大會,他可以向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和學者解釋,他錯失了糾正國際社會對大馬負面印象的機會,過後副首相再發表澄清聲明已無濟於事。
國家形象不好不利於招商,也阻礙人才回流。
第三,政治混亂將會持續。儘管納吉獲得巫統領袖和基層的擁護,包括絕大多數區部大會通過支持他領導的提案、黨選展延至18個月,即使有人在國會提出不信任動議也將失敗,但是黨內仍然暗潮洶湧。
為了避免黨內異議分子的挑戰,9月9日召開的最高理事會會議可能“大開殺戒”,如果署理主席慕尤丁、副主席沙菲益等人被開除,以及慕克力遭革除州務大臣職,柔佛和吉打州黨員將會反彈,導致黨的分裂。
即使納吉按兵不動,黨內分化情況還會持續,特別是元老們不斷發動攻擊,削弱了300萬黨員對納吉的信心。
下屆大選將在兩年後舉行,留給巫統的時間已經不多,但26億獻金課題的效應卻不斷滲透甘榜鄉區,巫統領袖難免為此焦急,因此很可能走入另一個極端。
巫統黨內的不確定性,也衝擊了國陣成員黨,國陣華基政黨很難在目前的政治氛圍下爭取民心,譬如馬華已推出三部曲的改革運動,即《團結勢更強》、《文明磁場》及《十大經濟方略》,但不管馬華如何改革,國家體制受動搖一切都是白費。
納吉失去領導威信,也不可能化解國大黨黨爭,預料國大黨將繼續分裂,讓國陣流失印裔選票。
巫統的領導危機,再加上伊斯蘭黨和公民社會的漸行漸遠,很可能讓馬來政治重新洗牌,伊黨專業派成立國家誠信黨正合時宜,它可以避免馬來政治越走越偏。
政治劇變導致國家在風雨飄搖中,何處是彼岸?
【相關新聞請點大事件:淨選盟4.0集會】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7580?tid=35#ixzz3l2SFiybZ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