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球管起来:地理信息技术大博弈

张扬 · 2015-08-10 · 来源:经略

从“把地球管起来”的战略考虑出发,我国参与全球地理信息技术大博弈直接决定了未来我国在管理地球的活动中有多大的权利。

地球管起来:地理信息技术大博弈

张扬 常晓猛 王耀龙

 

在所有人类活动的信息中,80%与地理位置有关。地理信息即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任何人类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因此实际上没有任何信息不包含有关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内容。维特根斯坦说,“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在这里,“发生”的意义很重要,意味着事情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占据任何时间或空间的事情实际上并未发生,也就是不存在。从另一角度来说,掌握了某个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坐标信息,也就是把握了该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地理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全球定位系统,英文全称是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System,简称GPS,有时候也被称为NAVSTAR GPS,其意为“导航卫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实时、连续、全天候的导航定位服务。实际上,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不仅限于提供地理位置信息,还提供授时服务,也就是说,地理信息技术是在当代世界扮演空间和时间坐标确定者的角色。

由于地理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的空间和时间坐标确定者,因此它对于全世界每个人的生活都很重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无所不在,人们最熟悉的导航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实际上通信、航空、航海、勘探、测量等活动中地理信息技术不可须臾即离。地理信息系统(GIS),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时空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技术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空间分析的需求和应用,GIS 应用的最高目标即是空间决策支持。由于GIS大部分是以嵌入到其它系统(如手机)当中的方式存在,因此在一方面“无所不在”的同时,另一方面几乎“无可阻挡”——很难以法律形式限制其存在范围。

根据法社会学的观点,先有现实社会的秩序和规范,后有法律,法律是从现实社会秩序和规范中得出的,是对现实社会秩序的程序化体现。地理信息技术本身不是法律,但在当前世界,它在现实的技术和经济秩序塑造中是个“无所不在”的参与者,并且很大程度是个“外来的参与者”,由它的“嵌入”参与塑造的经济社会秩序,往往是不可逆过程,最终只能由各国的法律加以确认。

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这实际上是一个美国军方开发、授权商用的系统。也就是说,美国军方在为各国军民提供地理位置和授时服务。这种格局是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安全及未来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因此有能力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和国家联盟也在发展自己的系统。谁能以更快的速度推进覆盖面更大、功能更强的全球定位系统,谁就能把自己的系统“嵌入”到全球广泛的应用层面当中,从而在更好地把握自己命运的同时参与到别国的法权秩序当中。中国的“北斗”、欧盟的“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将成为GPS的博弈对手。

由于卫星在大气层之外,而在国际法体系中,领空被规定为领土上方的大气层,这就意味着外层空间是不受主权约束的国际公共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大博弈实际上是在国际公共空间进行的各国主权内事务实际管辖权博弈。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20世纪50年代在新华社讲的名言:“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这个完整的句子其实包含“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在20世纪50年代,媒介差不多是“让全世界能够听到”的仅有途径。而当代,地理信息技术却在“润物细无声”地实实在在让全世界都“听得到”,实际上嵌入到各个领域的主要设备之中,参与管理着各国政府、公司乃至个人的行为过程,名副其实地做到了“把地球管起来”。

由于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球正在朝着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的方向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地理信息技术的大博弈是关系到“未来谁有更大权力管理地球”的博弈,其中蕴含的法权问题也在日益凸显。

 

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与主要博弈方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简称为GSPS,以与美国GPS系统相区别)是当代GIS技术的核心基础,它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当今社会,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时刻发挥着须臾不离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它的重要应用有:

l 定时授时:用于天文台、通信系统基站、电视发射站等,可提供精确的同步时钟源。

l 测绘测量:野外勘探及城区规划的测绘,道路、桥梁、隧道的工程施工都大量采用卫星定位设备。

l 导航定位:从太空中的卫星轨道定位,到天上飞的精确制导导弹和飞机航线以及进场着陆控制,再到陆地海洋中车辆船舶的导航调度和监控系统都有用到GSPS。

l 地理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地图、儿童及特殊人群的防走失系统、物流管理、车辆及移动设备的防盗系统等等。

利用多颗卫星进行全球定位,和利用卫星进行全球移动通信一样,是20世纪航天科技又一意义重大深远的成果。可以说,如果没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军事冲突将会完全是另外一幅图景。

美国的GPS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出来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美国国防部于1970年代开始研制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可满足位于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间连续精确的确定三维位置、三维运动和时间的需要。该系统包括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地面上的1个主控站、3个数据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及作为用户端的GPS接收机。最少只需其中3颗卫星,就能迅速确定用户端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收联接到的卫星数越多,解码出来的位置就越精确。美国GPS信号分为民用的标准定位服务(SPS,StandardPositioning Service)和军规的精确定位服务(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两类。原本美国政府担心敌对国家势力利用SPS对其发动攻击,在民用讯号中人为地加入选择性误差(即SA政策,Selective Availability)以降低其精确度,使其最终定位精确度大概在100米左右,而军规的精度则在十米以下。2000年后,克林顿政府取消对民用信号的干扰,现在民用的美国GPS信号也可以达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美国GPS系统拥有多种优点,如:使用低频讯号,纵使天候不佳仍能保持相当的讯号穿透性;全球覆盖(高达98%);三维定速定时精度较高,速度较快,且可移动定位;不同于双星定位系统,使用过程中接收机不需要发出任何信号增加了隐蔽性,符合军事应用的需求。此外使用者只需拥有GPS接收机即可使用该服务,无需另外付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定位卫星遥居大气层之外,却能俯视全球,其触角深入渗透社会、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如同战略制高点一样,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凡有能力的国际竞争棋手都不可能放弃这一制导权拱手让人,因为那样会使自己变成由对手引路的瞎子聋子,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后果可想而知。此外,定位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产业连动也是巨大而不可忽视的,有人称其为“会下金蛋的鸡”,光是美国出售的GPS地面设备每年就高达200亿美元。因此,俄罗斯、欧盟和中国都在美国GPS系统之外开发自主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中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投入运行提供服务。

作为美国的老对手,俄罗斯很早就认识到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投入巨资开发格洛纳斯系统,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但受经济实力制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能和美国GPS相抗衡的系统。格洛纳斯现有21颗星,2001年和印度合作以后升级成军民两用的导航系统,抗干扰能力非常强。

欧洲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则是由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航空局于2002年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民用卫星导航计划,旨在打破美国GPS系统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的垄断地位,建立欧洲独立自主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方案由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组成,使用多种频段工作,覆盖全球,地面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精度高出美国GPS 5倍以上,计划总投资为35亿欧元。目前已经发射三颗实验卫星,尚未提供服务。伽利略计划一开始便旨在改变美国GPS一家独大的格局,为和美国GPS系统竞争,采取了可与美国 GPS系统相兼容的策略,同时欧盟承诺,伽利略系统将无偿提供基础应用服务,有偿服务只限于美国GPS无法提供的高水平应用服务。伽利略计划若得以实现,将会严重影响美国GPS系统的地位和国家战略利益,因此计划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至今仍未改变对伽利略计划的敌对态度。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预计于2012年覆盖亚太地区,2015年前形成体系实现基本覆盖,2020年扩充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计划采用30多颗卫星,目前已发射了10颗卫星。累计提供了通信服务超过1.2亿次,系统可靠性达到了99.98%,成功运用在了交通、海洋、气象等领域。北斗系统虽然研制时间较晚,但起步水平较高,从北斗二号起已能有效避免电磁干扰,实现无缘定位,定位精度达到厘米范围内。考虑到中国强大的市场需求,仅汽车导航预计就有60亿到8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北斗系统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总的来说,在美俄中欧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美国的GPS具有绝对的霸主地位,可以说是卫星导航系统事实上的全球通行通用标准。不仅仅是因为其技术优势,更大程度因为它的建成很早,运行经验丰富,已被广泛和长期投入使用,在相关产业链上形成了路径依赖。在可见的一段时间内,应该说难以被超越和替代。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国力不断上升,军用和民用两方面对导航系统都有巨大的需求,以及在电子加工领域的庞大产业链和后发的技术先进优势,完全有理由相信北斗系统的前景极其光明。

 

二、 地理信息技术博弈的“战场”与争夺目标

 

地理信息技术,又称空间信息技术,指的是对地观测的空间高新技术系统的总称,用来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的信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大支撑技术。可以说,谁具有更发达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谁就掌握了制天权、制空权和制信权,谁掌握了制信权,谁就掌握了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国家复兴的主动权。

遥感技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传感器,通过摄影、扫描等各种方式,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综合技术。当下遥感技术已经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在它的多传感器、高分辨率和多时相性。

地理信息系统,跨越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领域,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通常用以支持获取、存储、处理、分析和显示地球表面空间分布事物的地理数据的计算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是一种结合卫星和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可为航空、航天、陆地、海洋等方面的用户提供不同精度的在线和离线的空间定位数据。全球定位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卫星星座)、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部分。卫星星座可连续向用户播放用于进行导航定位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并接受来自地面监控系统的各种信息和命令以维持正常运转。地面监控部分的主要功能包括跟踪在轨定位卫星,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及卫星钟改正数,进行预报后再按规定格式编制成导航电文,并通过注入站送往卫星。此外,地面监控部分还负责通过注入站向卫星发布各种指令,调整卫星的轨道及时钟读数,修复故障或启用备用件。用户则用GPS接收机来测定从接收机至GPS卫星的距离,并根据卫星星历所给出的观测瞬间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信息求解代观测自己当前的三维位置、三维运动速度和钟差等参数。

当前,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四个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其中,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第二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由前苏联研制、组建的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现由俄罗斯负责管理和维持;“伽利略”(GALILEO)系统是全球多模式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由欧盟和欧空局(ESA)策划和组织实施,采用公私伙伴关系的商业运作模式共同运营和管理的民用卫星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包括北斗一号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二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一代系统已投入使用,二代系统正在建设中。

建立具有独立自主主权的全球定位系统,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不仅能够保证大国在安全防务和军事方面保持主动,在航天领域充当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民用领域也能够获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大国间都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积极参与到全球定位系统的建设浪潮中去。可以说,GPS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再一家独大,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到中国的“北斗”,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领域,可以预见的是竞争将会愈演愈烈,谁有更快的部署速度、更好性能、更广的系统发展谁就占据更多未来空间。下文将对GPS、格洛纳斯、北斗、伽利略四大系统在构成、部署、性能和系统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北斗系统面临的挑战。

1) 构成及性能

导航卫星设计和研制水平决定着系统的性能。

GPS定位系统包括24颗GPS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其中21颗为工作卫星,3颗为备用卫星。这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即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卫星。卫星轨道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约为11h58min,均为近圆形轨道。卫星轨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的轨道倾角为55°,各轨道平面的升交点的赤经相差60°,一个轨道平面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平面上的相应卫星升交角距超前30°。这种布局的目的是保证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至少可以观测到4颗卫星。

GLONAS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三个轨道倾角为64.8°的轨道平面上,相邻轨道面的升交点赤经之差为120°,每个轨道面均匀分布8颗卫星,卫星在几乎为原形的轨道上飞行,平均高度为19390km,运行周期为11h15min44s。

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整个卫星星座将由30颗卫星组成,包括27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均匀分布在三个倾角为56°的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均匀分布9颗工作卫星和1颗备用卫星,卫星离地面高度23616km,周期14h4min。

北斗一号系统包含3颗定位卫星,其中2颗为地球静止卫星(80°E和140°E),1颗备用,卫星的公转周期为24h,轨道高度为36000km,只能实现区域性的卫星导航服务;北斗二代系统规划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又细分为27颗中轨道(MEO)卫星和3颗倾斜同步(IGSO)卫星组成,27颗MEO卫星平均分布在倾角55度的三个平面上,轨道高度21500公里,从而实现具有覆盖全球的能力。

各全球定位系统性能上的差异还体现在发射频率的不同。GPS的卫星信号采用码分多址体制,每颗卫星的信号频率和调制方式相同,不同卫星的信号靠不同的伪码区分。而GLONASS采用频分多址体制,卫星靠频率不同来区分,每组频率的伪随机码相同。基于这个原因,GLONASS可以防止整个卫星导航系统同时被敌方干扰,因而,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GLONASS没有施加SA干扰,所以它的民用精度优于施加SA干扰的GPS系统。在定位精度上,GPS提供民用定位系统的精度达到10米;格洛纳斯单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为16米,垂直方向为25米;目前北斗卫星设计已经达到国外导航卫星水平,北斗一号定位精度20-100米,二号系统定位精度为10米;伽利略定位系统在兼容性和精确度等设计方面也优于GPS,能够提供误差不超过1米的精确定位服务。

2)部署进度

四大全球系统部署的时间进度是个重大考验,捷足先登是成功的第一步。

GPS系统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8到1979共发射4颗试验卫星,主要研制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第二阶段是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到1984共发射7颗试验卫星,粗码定位精度达14米;第三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从1989年发射第一颗GPS卫星到1993年底建成21+3颗GPS卫星星座。日后的发展则是替换老化的卫星。目前,美国正在进行三代GPS系统的建设,新一代卫星的信号强度将是现有卫星的500倍,且信号的稳定性、精度和速度都将大大提升。

格洛纳斯系统的部署建设前后经过了前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1982年10月发射首颗卫星。至1995年12月,共发射了73颗GLONASS卫星,组建成了24颗工作卫星星座。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大幅衰落,研发和维护系统的资金链断裂,最严重时“格洛纳斯”系统只剩下6颗在轨卫星。从2001年到2010年10月,俄罗斯政府已经补齐了该系统需要的24颗卫星,再度获得全球无盲区实时定位能力,另有两颗正在进入工作状态,两颗处于维护中,两颗备用,一颗飞行试验中,总在轨卫星数为31颗。未来计划组网卫星数量将增加到30颗。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原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5是论证、系统研制和在轨验证阶段;2006-2007为星座布设阶段;2008起为运营阶段。然而,由于预算超支、进度推迟、运营特许权谈判等一系列波折,原计划2008年投入运营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只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发射了两颗试验卫星。2011年10月21日,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首批两颗在轨验证卫星(Gallleo-IOV)发射升空,使得欧洲伽利略计划迈出了具有关键一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也分为三个阶段:1)于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2)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阶段,于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3)到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截至2012年4月,已有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按照计划,今年共发射6颗组网卫星,进一步扩大系统服务区域和提高服务性能,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3)应用

当前,GPS系统己布设完成并投入了运营。它不仅成为军事的重要技术手段,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深入到车辆定位导航、智能交通管理、物流、抢险救灾、娱乐、安防等众多民用产业。GLONASS、北斗系统的应用普及度还远不及GPS。然而,目前已有数款智能手机搭载了GLONASS和GPS双定位系统。在中国,国家目前已明确了在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必须逐步过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因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移动通信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要想实现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未来发展与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国家需要持续的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和产业推广。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借鉴GPS发展的经验,以国家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作为潜在支撑,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在商业世界中推进产品的标准化开发和国际化进程,以保证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和信任。有理由相信,无论在军事战略、民用还是商业领域,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必将在未来深深影响世界信息产业的格局。

 

三、 “智慧地球”将是谁的“智慧”?

 

2008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Earth)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这一理念的主要内容是,把新一代的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即要把传感器装备到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当中,并且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网上数字地球与人类社会和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在智慧的地球上,我们将看到智慧的医疗、智慧的电网、智慧的油田、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企业等。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指出,传感网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实现了物与物的互联而被称作“物联网”,他还指出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当前,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加大这方面投入,研究开发新技术,力图占据领先位置。目前,我国也将这项技术发展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如果说“数字地球”是把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为全球信息化提供了基础框架,那么“智慧地球”将会整合“数字地球”和物联网,具体而言,就是通过RFID等一系列的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我们将数字地球与物联网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智慧的地球”。

未来全球将更加 “智慧化”,而要实现这样的智慧化,就必须对每个物品,在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嵌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正如我们所知,目前全球有多套地理信息系统争相进入博弈阶段,而哪套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成功嵌入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将决定所谓“智慧地球”的“智慧”是由谁来掌握。因此,谁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实际上决定的是“智慧地球”的“智慧”是谁的智慧。

现实的确如此,2000年4月28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批准美国空军可以关闭用于故意降低民用GPS信号定位精度的选择可用性 (SA)软件,但是根据美国法律,美国国防部负责向全球提供标准的GPS定位服务的同时要防止对GPS的“敌意”利用,也就是说,美国依然通过法律拥有限制GPS信号强度和精度(SA干扰)以及彻底关闭GPS服务的权力。其他国家在与美国发生冲突时,就极有可能会被掐断GPS信号。所以,只有自主研发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防止受制于人。

因而也就不难进一步想象,如果整个国家实现了“智慧”化,但是嵌入该国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外国的“智慧”。由于法律是对现实社会秩序的程序化体现,地理信息系统嵌入并改变、塑造并以不可逆的过程形成了新的经济社会秩序,最终将会由各国法律确认。那么,我们不难推断,如果整个国家的“智慧”是外国的“智慧”,那么这个国家的法权体系也将很大程度上将受制于人。这也是主要大国争相角逐地理信息技术博弈的主要原因。

和传统的博弈场所不一样的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竞争场域不是主权范围的竞争,而是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这里不是主权范围。

领空和外层空间的法律定义是不一样的,国际法承认一国对其领土上面一定高度的空间为其领空,国家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而外层空间(outerspace)是指空气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因此,一国的领空是指其领土上面的空气空间,空气之外,不属于领空,是外层空间。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早已达到空气之外,针对外层空间的外层空间法已经成为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主权国家而言,能动态改变的是国内法,但是“智慧地球”博弈的领域属于主权之外的空间,因此除了技术博弈之外,国家之间法律博弈的实质是如何用国内法律的动态改变参与主权外角逐。

因此,从“把地球管起来”的战略考虑出发,我国参与全球地理信息技术大博弈直接决定了未来我国在管理地球的活动中有多大的权利。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以北斗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博弈,深入参与到改变社会生活每个环节的不可逆过程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国内法的动态改变,对新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专利体系加以确认,使得未来的地球,是我们的“智慧”地球。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