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欲成立“东部战略通信小组” 吹响对俄舆论战号角

来源:环球军事2015.7    作者:王彬 朱寿光     时间:2015-07-21

亚洲基金会120150721.jpg

一名乌克兰青年扮演成僵尸,用新闻纸和亲俄分子的标志物“圣乔治丝带”堵住嘴,以此来抗议俄罗斯的宣传。

相关阅读:撕下“新闻自由”伪面具 美欧强力围剿俄“外宣航母”

6月25~26日,欧盟首脑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会上通过一项由欧盟对外行动署起草的对俄反宣传草案,草案寻求实施统一的战略来反制俄罗斯通过国家力量扶持对欧盟成员国和友好国的宣传,并计划成立代号“东部战略通信小组”的实体机构加大对舆论战的筹划指导。

“口水仗”升级为“舆论战” 

乌克兰危机以来,俄与西方尚未兵戎相见,但媒体间的攻讦与约架声不绝于耳,舆论媒体上的较量已成为双方博弈的新战场。

西方部分智库5月联合发布一份有关俄罗斯在乌克兰地区危机中舆论战威胁的评估报告,称克里姆林宫的宣传机器是俄在乌克兰发动“混合战争”的关键组成,其影响力不仅渗透进东欧国家,同时还有西扩趋势。

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表示,自3月以来,欧盟内部一直在探讨如何应对俄罗斯宣传“造势”的对策,欧盟已深刻意识到俄正在发动一场信息战争,即通过在欧洲国家播放俄语电视节目,或以欧洲正统刊物的增刊形式,散布关于俄或乌的各种虚假信息。

从现实情况来看,舆论场对欧洲来说是一个棘手领域,各国在其中遇到的挑战不尽相同,很难达成一个统一的反击方案。在本草案出台之前,欧盟及内部某些国家虽已经开始推进了一些反击计划和构想,但因各自为战效果不彰。

与 个体国家希望开展的需要雄厚资金支持的重大计划不同,欧盟此次推行的计划动作不大,却切合实际。此次出台的对俄反宣草案设定了三大目标:一是向东部邻国宣 传和推广欧盟的政策和价值观;二是提升整个媒体环境,加大对独立媒体的支持;三是提高民众对于外部媒体制造虚假信息的感知力,并加强欧盟对于该事务的参与 和应对能力。

文件中提到,欧盟信息传播的“重点首先应放于欧盟主动促进该地区的有效发展这些信息上”,而不是局限于政策的细节本身,即让东 欧乃至全世界相信由欧盟所提出的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该计划强调,欧盟的战略应当凸显出益处,而不是官僚政治。

欧 盟对外行动署还号召28个欧盟成员国加强跟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欧盟委员会的合作,更加主动地促进“东部邻国”地区的媒体自由发展,具体建议包括对该地区 的记者和媒体进行针对性培训和“能力培养”。欧盟还将“考虑”如何最好地培训那些正处于冲突前线的记者,以使其更好地对当地居民关切的事情进行报道。

在 草案的实施细节中并未提及在俄罗斯建立新的独立媒体调查机构,但是却提到“一些成员国已经增加对俄语广播的资金支援力度”。同时,欧盟还将继续在地区层面 上支持独立媒体,包括俄语媒体,以确保民众能够通过地区语言获取其他的信息来源。该文件还指出:“欧盟将确保能够通过多地区语言获取新闻素材和产品,特别 是俄语。”

从通过官媒指责彼此军事干涉别国内政、破坏明斯克停战协议,到将实施信息攻击和反制措施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法律层面,西方国家与俄围绕乌东部乱局不断调整针对性和指向性的敌对策略,舆论场也成为双方关系不断恶化的一个缩影。

反制俄媒体的“非对称优势”

俄著名节目主持人基塞莱夫曾称,舆论战已经成为乌克兰这场地区冲突中 的“主要战争类型”。欧盟才信誓旦旦地指责俄应为马航坠机事件负责,俄就迅速在国家电视台公布乌飞行员沃洛申为元凶的“铁证”;欧盟和美国坚称俄罗斯对克 里米亚进行了“进犯”和“入侵”,俄主流媒体立即证明实施战斗的仅是当地民兵,并质疑推翻亚努科维奇得到了来自美英德和土耳其雇佣军的帮助。

其 实,俄对西方民众的心理战和舆论战,在乌克兰政局动荡之后就已全面开启。其策略和目的,对内在于避免国内掀起大规模反政府游行,以致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对外则拉拢乌克兰的亲俄罗斯力量,使得乌克兰境内的舆论产生拉锯效应,激发和团结那些乌克兰境内俄罗斯族人的力量和危机意识,使亲俄舆论可以发挥平衡报道 的作用。

201 3年成立的“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其前身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和“俄罗斯之声”电台。作为俄舆论战的主力军,该通讯社在国际 传播中效率惊人,在黄金时间的收视率居东欧众多外国媒体之首,每月收视观众数相当于“德国之声”的5倍,全球观众达到2.6亿人,在欧洲6国,其拥有超过 700万观众,其中120/0每天收看。特别是在卢布贬值、油价下跌的经济态势下,俄总统普京仍要求财政部保持对该媒体40%的预算增长。

在常规军力与西方差距逐渐显现,整体金融实力难以抗衡欧盟综合体的情况下,俄在舆论战领域的“先声夺人”已逐渐形成一种非对称优势。

由于不满“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有关乌克兰问题的报道立场,美国国务卿克里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指责该电视台是普京的传声筒;英、德等国也以“信息不够客观”为由威胁“噤声”该媒体。

作 为本轮欧盟草案中强硬立场的一部分,北约计划9月份在布鲁塞尔总部成立一个代号为“东部战略通信小组”的对俄反宣机构,该机构将利用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 对6个“东部邻国”,以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等国发起媒体攻势,揭穿俄罗斯支持的媒体机构在欧洲国家传播“神话和谎言”。

草案还提及多条反制俄罗斯虚假信息的建议,包括增加对现有使用俄语广播的西方媒体的资金投入,例如BBC国际频道,或是建立新的新闻机构,比如建立一个综合的俄语电视频道,不仅提供新闻,还提供娱乐节目,来对抗亲俄媒体。

英国也宣布成立了一支1000多人的“特种部队”,对于部队的使命,英国防部称“当前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博科圣地、‘伊斯兰国’”,将“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极端分子相提并论。

乌克兰则开设“停止谎言”网站,“揭露”俄媒体凭空捏造事实的证据,如一名女演员称为俄罗斯电视台的报道扮演过多个角色,包括扮演一名家庭主妇指责其国家的“法西斯主义分子”政府,以及扮演一名士兵的母亲。网站列出了许多类似的情况。

从媒体动员、统一立场、放大声音,到出台草案、政府主导、集体运作,俄与西方在看不见硝烟的信息战场上不再满足于争夺一时一事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而是谋求现代战争中舆论场上的非对称优势成为终极目标,乌克兰危机发酵所引起的俄欧矛盾逐步升级。

从幕后走上前台

此前,俄与西方国家虽均指责对方在基辅骚乱、乌东部战事中扮演幕后“黑手”的角色,但都力避彼此间的直接对抗冲突。本次北约以草案法律和专设机构的方式高调反制俄国家力量支持下的媒体宣传,这场战争幕后的代理人正逐步走上前台。

媒 体在这场危机的中心地位势必日益凸显,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将媒体描述为“武器”和克里姆林宫“最主要的宣传员”。俄方将通过“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等 媒介不断分化国际社会的公众意见,并不断削弱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对于俄罗斯干涉东乌克兰局势所形成的统一的反对意见;俄罗斯总统政府团队与媒体大佬至今仍 定期举行例行政治简报会,这些媒体大佬还与克里姆林宫搭建有“黄色热线电话”。

而西方国家也已经从法律层面展开制裁和反宣活动,英国负责监 督新闻媒体的管理机构(2013年成立)已经向俄“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提出14项问题,限制其播报新闻的角度和方式;立陶宛、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已经禁 止俄罗斯电视频道的播放;欧盟还表示将加大对俄媒体资助资金的监控力度,必要时采取冻结等制裁措施,俄方坦承,受困于资金问题,驻德国、荷兰等地的“今日 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分社部分业务开展不畅;今后,欧势必加强和国内党政军、财团合作,利用来自国防部、政府、前线司令部等消息源的信息进行报道和分析,挑 战俄民众心理的承受能力,试探普京支持度真实性和持久度。

总体而言,这场舆论战的实质是两个阵营软实力的较量。在俄罗斯,大部分有影响力的 媒体由国家和备类机构所拥有或控制,或是由支持普京的商人所垄断。由国家控制的第一电视频道的新闻广播可以覆盖82%的国内群众和独联体逾400万人 口,70%的观众相信,国家电视台对于乌克兰的报道大部分或全都是客观的,83%的人将乌克兰危机归昝于乌克兰或西方国家,而只有20%的人相信俄罗斯向 乌克兰派遣了部队。

相较于俄罗斯,北约更擅长鼓动诸如“颜色革命”的舆论战,今后可能通过资金支持等方式加大对俄国内莫斯科回声电台等亲西 方独立媒体和反普京政权“网络大V”的支持力度;利用信息技术、资金以及BBC等老牌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大对俄罗斯的信息攻击而不是自我辩护,采取反制措 施,对俄驻外媒介、亲俄媒体实施制裁和打击。

乌东部战火重燃,明斯克协议已成一纸空文,俄与西方的斗法由战场上心照不宣地支持民间武装和政 府军硬较量,发展成舆论场上软实力间的公开叫板剑拔弩张,再联想到一段时期以来的同时段同地域的示强军演,甚至核力量的威慑挑衅,彼此间的全面对抗模式已 然开启,颇有“冷战”回归之势。★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4651.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