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运河:像雾像雨又像风?

来源:世界知识   作者:宋行云     时间:2015-06-17

QQ截图20150617141127.jpg

开 凿泰国克拉地峡,一个论证了100多年仍未启动的运河项目,时不时会被媒体翻出来“讨论”一番。近期,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有关中方企业参与泰 国克拉运河项目的新闻再度被炒热。5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回答“日前中泰双方企业就泰国克拉地峡运河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请问中国政府对此持 何态度,是否参与该项目”的提问时表示:“我们也是从媒体上看到有关报道。我没有听说过中国政府有参与该项目的计划。”2014年3月,泰国一个网站曾称 由中国柳工集团、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牵头的克拉运河筹建小组开始运作,拟建亚洲最大人工运河,但中企辟谣此乃不实报道。

又一条黄金水道?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笔者接触到的一些泰国商界人士和学者认为,开凿克拉地峡后不仅通行费将使泰国收入不菲,还会给泰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际地位等带来滚雪球般的综合提升效应。

从 经济角度而言,货船通行费自然是合理合法收入。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每年的通行费收入分别约为50亿美元和20亿美元。马六甲海峡每年通行船只十万多 艘,如果克拉地峡开通,从印度洋直接经克拉运河到太平洋的泰国湾,再到南海,与取道马六甲海峡相比,航程缩短约1200公里,节省二~五天航行时间,大型 轮船每趟航程节省约30万美元。比较乐观的测算是,克拉运河每天大型船只(10万~20万吨)通行量可达300艘,每年通行费收入可达十多亿美元;比较保 守的估算是,运河每年从马六甲海峡分流两三万艘船只,通行费为数亿美元。

而克拉运河从开挖到长期运营,还会带给泰国诸多综合收益。第一,增 加就业。据估算,开凿运河大约能给泰国增加三万个就业岗位,运营后每年也得雇工成千上万名。第二,带动泰国南部贫穷地区经济发展,稳定南疆。地峡开通后, 当地会吸引更多投资,建立一批工业园区,彻底改变南部经济社会长期落后局面,成为泰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整个环泰国湾经济发展,提振泰国萎靡不振的经 济,继而消除泰南恐怖主义频发和局势动荡的根源——贫穷。第三,泰南将会成为本地区新的航运与经济枢纽,并进而提升泰国综合国际地位。当然,开凿克拉地峡 对地区国家也会有一些好处。

同时,马六甲海峡的一些缺陷更加凸显了开凿克拉地峡的必要性。第一,马六甲海峡最窄处只有37公里,每年通行十 万余艘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船只排队现象显著,未来几年的通航能力将趋于饱和。而船只绕行印尼龙目海峡,从印度洋到达南中国海和东北亚海域,至 少绕远两三千公里,差不多耽误十天航程。如此看来,克拉运河是个很便捷的补充航路。第二,马六甲海峡最大水深27米,水中礁石较多,船只搁浅、受损事故时 有发生,载重超过十万吨尤其是20万吨的巨轮通常绕行龙目海峡,费时费力。而专家估计,克拉运河可通行20万吨巨轮。第三,安全问题。印尼经常有山火,导 致马六甲海峡有时能见度极差。而且,马六甲海峡及印尼海域的海盗袭击案件数目在2009~2013年间增长了700%,2013年达到107起,显示出海 峡通道安全的严峻性。

百余年未能动工——难题与风险不少

“克拉地峡运河”构想最早可追溯到拉玛五世皇时期,当时因泰国国力所限,这一浩大工程成为海市蜃楼。二战前后至上世纪70年代,日本也曾有意在此开凿运河。近年来,克拉地峡开凿问题频频被炒热,却同样仍是只打雷不下雨。

泰国商界支持开发克拉地峡的声音一直都有,而运河迟迟未能开挖,委实面临诸多难题与争议,遇到的阻力和风险远远超越运河本身。既受制于泰国政治稳定与社会民意,同时也牵扯到诸多国家的地缘政治博弈。

第 一,技术难题。泰国专家表示,地峡两侧的印度洋与泰国湾的海平面并非一样高,开凿和运营运河需要克服高低水流间的自然运动力量;正在论证的开挖地点不少, 最后必须选择成本低、收益高的点。笔者曾亲眼看到一位泰国专家在地图上标注了密密麻麻的点和线,但迄今似无一条大家一致认可的开凿线路;开挖方式是采取直 接陆地上开凿运河还是地底下开挖海底隧道也未有定论。地上开挖运河必须建设多个桥梁连接运河南北两地交通,而挖隧道毕竟是地下作业,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第 二,投资成本高与收益回报周期长的难题。据估算,克拉运河开挖建设周期长达十年,总投资为300亿美元左右,一般企业恐怕无力承担这笔巨额投入。理想情况 下,如果仅仅靠运河通行费,收回本金需三四十年。如果再算上企业贷款利息,运营过程中的人员工资、设备维护与折旧等成本,连接克拉运河南北两地的多座桥梁 建设费用,征地、拆迁、环保等带来的巨额补偿等,单靠通行费恐怕难以收回成本。此外,有人担心,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节省航程都在一万公里左右,其建成 初期的几十年内尚且长期亏损。而马六甲海峡是国际海峡,暂未征收通行费,克拉运河也只节省1200公里航程,对国际船只而言是个可选之道而非必经之地,其 是否能吸引大量船只通行还是个未知数。因而,企业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是否合算,就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如何组建一个愿意投资、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联合体,是投 资成功的关键前提。

第三,生态环境与社会舆论风险。有民调显示,只有不到1/3的泰国人支持开凿克拉地峡,约1/3的人不置可否,其余的人 反对。泰国媒体发达,公民社会强大,非政府组织活跃,他们强烈反对那些会带来拆迁、移民、环境破坏的大项目。比如,泰国严重缺电,但因为环保人士反对,难 以新建中大型水电站,只能长期从缅甸、老挝进口电力。那么,开挖克拉运河所带来的移民、生态影响恐怕不亚于建设水电站的负面效应,势必将改变当地一些人的 传统生活。此外,泰国有些人认为在国土上开凿一条巨大运河有伤风水,甚至认为会加剧本来就有分裂倾向的南部地区与中部、北部的割裂。如何让泰国民众和舆论 心悦诚服地接受和支持开挖克拉运河,难度不小。

第四,泰国内政风险。克拉运河尚处于论证阶段,这么大的项目,最终需要泰国政府、国会的审核 通过,并进行国际招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问题在于,泰国政治动荡、政府频繁更迭已成“新常态”,每个政府最核心的任务是应对国内政治斗争,可能这个政府 同意开挖运河,但还没走完程序就下台了,或者项目因被卷入朝野政争而久拖不决。此外,克拉地峡南部地区是泰国一些极端分裂势力活跃之地,尽管这些人一般只 在本地搞恐怖袭击,但恐怖主义的间接、潜在威胁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哪天是否会落到克拉运河头上。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南部恐怖分子借威胁运河安全来 要挟泰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可能。

第五,国际地缘政治博弈风险。克拉运河一旦运营,利益首先受损而感觉不爽的自然是马六甲海 峡沿岸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而从亚太乃至全球大国政治博弈来看,美国正在联合日本、菲律宾等地区盟国围堵中国崛起,加强在南海的军事存在,重点威慑 中国南部海洋运输通道。现在,传言中泰公司签署了有关克拉运河的合作备忘录,尽管中泰政府否认参与运河项目,但西方媒体炒作中企参与此项目是为了帮助中国 商船缓解“马六甲海峡困境”,而如果美国、日本等国的公司被排除在外的话,则这些国家必然会明里暗里地阻挠克拉运河开发。从军事安全角度而言,泰国是美国 在东南亚的两大缔约盟国之一和美国“非北约主要盟友”,谋求在泰国建立更多军事存在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关键目标之一。如果我们看看泰国地图,美泰 每年搞数十次联合军演(其中最著名的是“金色眼镜蛇”),美军经常“光顾”泰国的梭桃邑、乌塔堡等军事基地,而这些基地距离克拉地峡不远,战斗机半小时足 以到达,这种隐形军事压力是不得不考虑的。而且,美国近日企图以救助东南亚难民为由在普吉岛增加军事存在,可能也与中泰企业签署克拉运河开发备忘录的新闻 报道有关。

总之,克拉地峡的开凿有着潜在的巨大收益,但其不仅牵扯到“技术和资金”难题,更需要大的区域统筹和协调,需要多国多方推动建立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调行动”机制,需要将泰国、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利益攸关方的企业都拉进来,形成利益均沾局面;在 具体开凿和运营过程中,技术要过硬,环保要严格,补偿要到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应对上述多个难题与风险。因此,克拉运河的命运如何发展,仍然扑朔迷离。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military/info_3849.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