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争权• 北约“内战”

潘晶

虽然北约依然由美国主导,但其内部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很多欧洲盟友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当其欧洲政策与美国利益相悖时,以欧洲政策为先。

至6月29日,北约对利比亚发动空袭已达百日,卡扎菲依然大权在握。在北约内部,由于不断攀升的军费开支、巨大的平民伤亡及难民流动等问题,盟友间嫌隙日深。各国国内舆论也不断出现了主张北约结束在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呼声。

战事爆发之初,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曾信誓旦旦地宣称“作为史上最强有力的军事联盟将不辱使命”。然而他6月10日发表卸任前最后一次政策讲话时,却 痛批欧洲盟友不愿“投入必要资源、做出必要改变”,以“成为严肃、有能力的伙伴”,反而“把不断增大的安全压力转嫁到美国纳税人身上”,并告诫称北约“面 临即便不凄凉、却也黯淡的未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联合西欧一些国家成立北约。随着苏联解体,华约组织解散,北约本无继续存在的必要。但美国却进一步推动北约东扩,力图将北约从一个以保护盟国安全为主的机制打造成服务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工具。

在欧洲内部,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很多欧洲国家对跨大西洋联盟的认识开始逐渐发生转变。以法国总统密特朗为代表的欧洲各国领导人宣称,应该追求在 一定程度上自治的欧洲防务。1998年12月,法英发表《圣马洛宣言》,这个联合声明是一个里程碑,声明指出:为了应对国际危机,欧盟必须拥有自主行动的 能力,有军事力量支持,有决定使用他们的方法以及一以贯之的做法。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ESDP)意在给予欧盟为人道主义援助和维和等采取自主军事行动 的权力,使得欧盟能够独立于北约和美国对国际危机做出响应。

虽然美国意欲通过北约维系其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等,但自科索沃战争之后,美国自知无力应对所有危机,要求欧洲能更多为自己的安全负 责,故也支持在北约内加强ESDP,希望欧盟能成为美国强有力的伙伴。对很多欧洲盟友来说,他们的对美政策服务于他们的欧洲政策,随着欧盟实力的增强,他 们越来越希望能在国际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希望能在北约内提高“欧洲的地位”。

以法国为例,2009年4月,萨科齐宣布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提出由法国人领导北约盟军改革司令部,并增加在该司令部工作的法国人人数。同年9 月,法国将军斯特凡•阿布里亚尔接替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军詹姆斯•马蒂斯担任该司令部司令,成为北约历史上首名担任最高级别指挥官的非美籍军官。这一切意味 着北约给予了欧洲“更多的地位”和话语权。

虽然北约依然由美国主导,但其内部的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很多欧洲盟友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当其欧洲政策与美国利益相悖时,以欧洲政策为先。以这次德国在 利比亚问题上的立场为例,虽然奥巴马不断给默克尔施压,德国依然只允诺参与利比亚战后重建,坚持不参与北约的军事行动。就连给予班加西反对派的援助,也强 调只给人道主义援助,不给军援。德国的强硬立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约内部各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欧盟一些成员国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等问题,这使它在建立独立的欧洲防务上有所停滞,也无力担负巨大的军费支出。然而就欧洲防务的 长期前景而言,随着欧盟经济得以重整,它的一体化进程必然得以进一步推进,欧盟对建立一个独立于北约和美国的欧洲防务的需求也将更为迫切。随着ESDP获 得越来越多的职能,ESDP不单会介入美国不愿介入的事务,也会试图介入美国核心利益所在,最终难免与北约的职能冲突、重叠。可以想见,今后北约在美国实 现其全球战略这一目标上的功能将大打折扣。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85期,摘自2011年6月30日《青年参考》)

登入为: admin
2010年妙文共享/欧美争权_北约_内战.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7/19 17:3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