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問題在經濟

《星洲日报》2015-05-19 10:05

面對敦馬哈迪的逼宮,首相納吉週日透過官方部落格回答13道疑問,答案沒有甚麼新意,不過可以看出在壓力下,政府政策已趨向保守。

13道疑問,很多之前已經回應,包括蒙古女郎阿旦都雅命案、一馬援助金、一馬公司、彎橋、罪案和貪腐課題,個人關注的是,首相如何回應政府忽略土著權益的指責及“一個馬來西亞”理念受到抨擊的問題。

針對有人指為了贏回華印裔的支持,納吉忽略扶弱政策的指責,首相說,他的施政極度強調土著發展。他通過土著議程領導單位(TERAJU)擬定了土著扶持計劃(Bumiputra Empowerment programme);包括首相署在內24個部門,對幫助土著設定了99項關鍵表現指標(KPI);政府相關公司包括國油企業,都保留特別合約固打予土著。

納吉也把“一馬理念”定義為接納完整的馬來西亞憲法,尤其是153條款下的所有條文,而“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反對153條款。但是,在505大選過後,他已經鮮少提起一馬理念和新經濟模式。

由此可見,在2013年大選後,因為大選成績不理想,黨內右翼力量崛起,政府的一些政策已經U轉。然而,這樣做不可能挽回流失的非巫裔選票,甚至也無法鞏固馬來票,雲冰和峇東埔補選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推行強化土著經濟政策是保住政權的靈丹,巫統不會在傳統強區雲冰失掉5%的支持率,所以重點不在種族政策,而是如何把國家經濟搞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安逸。

雲冰與峇東埔補選證明人民更在意的是生活費高漲,包括徵收消費稅和馬幣下跌帶來的物價上漲、減少津貼增加了民眾的經濟承擔。

而目前有跡象顯示,前面的經濟挑戰更為嚴峻;如果經濟下滑,納吉將面對更大的壓力,黨內會更加動盪。

雖然國家銀行總裁潔蒂在上週五宣佈第一季經濟增長5.6%,但這是民眾為了避開4月1日實施的消費稅大量採購所催谷的數據,很可能是曇花一現;目前市場冷清,第二和第三季經濟的增長力道將大大減弱。

到底市場行情有多差?一些商家說,這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比任何經濟衰退還要糟;大馬零售商集團董事經理陳海信披露,所有零售業附屬領域的銷量幾乎下跌多達50%。

其他數據也不好,比如銀行的個人貸款的增長已從過去的15%至20%,放緩至3%至4%。

沒有人能夠確定這種低消費的情況會維持多久,一般預料將持續半年,如果民眾長期勒緊腰包,將衝擊各行各業。

外國也開始關注大馬房屋過剩的情況,比如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黃循財警告,新山的私宅供應過剩,可能導致價格下滑。獅城買家購買的大馬房地產,從前年的2千609個單位,跌至去年的838個。

明年將是更困難的一年,因為原油價格暴跌的效應將在明年顯現(國油上繳的稅款將大減)。國際伊斯蘭金融教育中心(INCEIF)教授莫哈末阿里夫就指出,鑑於債務高企,假設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大馬並沒有任何“彈藥”可應對。

因此,首相應該在第十一大馬計劃推出振興經濟的配套,不要以為高收入先進國將水到渠成,忽略了潛在的危機。

納吉能否化解壓力,就看經濟;經濟好、蛋糕擴大,黨內相安無事,民怨也將消減。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