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研究:在曲折中奋进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

刘淑春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理论,而且更强调投身社会实践运动,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改变世界”。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 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开辟了波澜壮阔的行程。当今时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新的特征、新的趋势。对其展开及时深入的研究,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工作者应当承担的使命。本版特开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研究”专栏,以查时观世,裨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的社会主义运动步入曲折发展之路。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这一运动在主体、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主体力量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力量始终是共产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两大思想流派及其政党。但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载体是共产主义政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爱国主义阵线,那么近年来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异军突起、大有抢夺社会主义运动旗手的态势。

以重建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共产主义政党仍是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主力军。这支队伍的构成始终是“一大众小”:“一大”即“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它目前拥 有16万党员,是议会第二大党,在国家杜马450席中占有57席,在2010年3月14日举行的八个地区的选举中,其选民支持率接近20%;“众小”指在 议会外活动、组织规模小且未达法定政党注册条件的6—7个共产党。总体而言,议会内的俄共与议会外的几个共产党在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上立场一致,但在 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导致俄共与其他共产党长期不和,而且短期内彼此的鸿沟难以弥合。议会外共产党为了生存 和扩大影响,近年一直在不断组合,为走向联合迈出了最初步骤:2008年10月建立了以俄罗斯共产党—苏共为核心的“左翼阵线”;2010年2月,这一阵 线又与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及另外几个青年和工会组织联手建立了“俄罗斯联合劳动阵线”,该联合组织正为注册为政党而扩充队伍。俄共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核 心力量近十年来腹背受敌,在拒绝普京关于俄共更名社会民主党的提议后,先后经历了议会内的“政变夺权”、杜马选举前的盟友叛离、大选后的党内分裂等磨难, 致使其组织规模锐减,政治影响力削弱。但俄共没有消沉,通过其内部的思想整顿和组织调整而重新振作起来,利用议会内外的一切机会,宣传其旨在走向社会主义 的纲领主张,在2007年的大选中保住了议会第二大党的位置。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际,俄共加大了社会动员的力度,深入宣传其使俄罗斯摆脱危机、实现现代化 的建设性方案,并在城市居民、尤其是青年学生中吸收新党员,以增强队伍的战斗力,结果在最近的地区选举中赢得新的选民支持,其得票率与2007年杜马选举 结果相比几乎增加一倍。这一结果对在曲折中奋进的俄共是极大的鼓舞。

而社会主义运动中社会民主主义一翼近10年来不断分化组合。由戈尔巴乔夫领导的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在2007年春因未能达到法定政党注册资格而被解散,尽管 戈尔巴乔夫于当年10月重新组建了名为“社会民主党人联盟”的社会运动,但该运动因戈尔巴乔夫个人的不佳名声而一直没有大的起色。实际上,2006年10 月由祖国、退休者和生活三个党联合而成的“公正俄罗斯党”已经取代了戈尔巴乔夫党成为俄罗斯目前最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该党由上院——联邦委员会 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领导,声称以公正、自由和团结价值观为思想基础,以建设新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为纲领,以现实、民主和高效的社会主义为目标。该党目 前是议会第四大党,占有38个议席,在最近的地区选举中得到12.45%的选票。“公正俄罗斯党”组建后,原戈尔巴乔夫党的一些成员及“社会主义统一党” 等八个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党先后并入其中,党员达40多万。该党已于2008年6月底被社会党国际接纳为观察员成员。该党成立之初声称要打破俄共“对唯一 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垄断”,意在取代俄共成为新社会主义运动的旗手。然而4年来,它虽然在党员数量上超过俄共,但在社会支持率上远赶不上俄共,可见其社会基 础并不牢固,而且在客观上使社会主义运动更分散。

此外,一些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的各种社会团体、学术团体和左翼激进组织也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组成部分或同盟军,如苏联军官联盟、社会主义倾向学者协会、选择基金会、红色青年先锋队等。这些组织成分复杂,观点各异,但共同特点是主张俄罗斯走向社会主义。

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共识与纲领差异

近年来,无论是共产党还是社民党,都在反思苏联解体原因、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向俄罗斯社会推出了建设新的、21世纪社会主义的构想。例 如,俄共在2008年版纲领中明确提出其“战略目标是在俄罗斯建设更新的社会主义,即21世纪社会主义”,并强调“这并不是说要回到过去,而是要向前进, 走向厘清了过去错误和谬论、完全符合今天现实的、更新了的社会主义”。公正俄罗斯党2009年版纲领也认为,“无论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考虑,还是从俄罗 斯民族精神传统出发,未来俄罗斯只能选择社会主义方案,即新的、21世纪社会主义”。纲领同时声明,“不放弃本国的历史”,“只有依靠苏联的经验,才能继 续前进”,“我们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然而,共产党和社民党提出社会主义构想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前者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后者依据多元化的社会主义理念。俄共的纲领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积 累规律的学说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时代性质,从而说明建设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纲领认为, 苏东剧变以来,美国及其盟友推行帝国主义全球化政策,加剧了劳资之间的国际性对立,世界正在经历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重新瓜分和对地球自然资源控制权的争 夺。“当今时代仍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在21世纪,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一种群众运动和一种社会制度定会重现生机。”俄共纲领从阶级 分析方法出发,认为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回到了今天的俄罗斯社会,国家机器完全表达大资产阶级及其以寡头为代表的上层的利益和意志。国家笼罩在 系统性的危机之中,国际地位丧失,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附属国。因此,只有重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挽救祖国。

而公正俄罗斯党的纲领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明确宣称以“公正、自由和团结”的价值观为基础,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主义世界观”,而且认为现在“不存在实现社 会主义规划的统一意识形态基础,只存在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联合起来的价值观”。纲领反对新自由主义,把人类面临的贫富差距扩大、金融投机泛滥、国际恐怖主 义及其他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的根源主要归结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全球化市场的自发势力引发新的不公正,而社会主义是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替代选择。

由于共产党和社民党的理论基础不同,二者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方案也不尽相同。俄共纲领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如下表述:“社会主义是摆脱了人剥 削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按照劳动的数量、质量和成果分配生活财富的社会。这是在科学计划和管理、采用知识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工艺基础上实现高度劳动 生产率和高度生产效率的社会。这是实行真正的人民政权和发达的精神文明、激励个人的创造积极性和劳动者自治的社会。人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的和因素。” 为此,俄共试图通过三个阶段走向社会主义,最终形成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而公正俄罗斯党的纲领没有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定义,只是将新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继承了人类文明的全部经验、具有前途的信息和知识发达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加以 阐释,归纳起来具有如下特征: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受民主监督;国家实行积极的社会政策,保护公民的社会安全;所有制形式多样化,认为社会化不是消灭私有 制,而是从政治上调节所有权,确立国家对财产的占有、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形成以社会为取向的市场经济,但反对市场社会,重新将控制市场的权力从寡头手里转 移到公民社会和国家手里;由代议制转为参与制民主,发展自治形式,推动公民社会制度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以近期纲领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与不同的反对派角色

现阶段,俄共和公正俄罗斯党在实践上都以反对派政党的身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议会内的立法和议会外的各种合法手段宣传自己的近期行动纲领,影响俄罗斯 的政治和社会进程。两党在某些方面观点一致,如政治上都反对以保守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统一俄罗斯党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反对官僚腐败;经济上都主张加强国家调 控,改变原料依赖性发展模式,发展创新型经济,扶持实体经济;分配领域都主张实行累进税和对低收入者的免税、补贴来缩小贫富差距;社会领域都主张国家加大 对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的投入,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对外政策方面都主张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恢复俄罗斯应有的国际地位。但俄共的反对派角色更鲜明,对 现政权的抨击更激烈,认为普京执政以来的统治集团错过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机会,使国家卷入金融经济危机的漩涡。为此,俄共号召左翼力量结为广泛的民族和爱 国主义阵线以战胜统治集团,改变现行制度,将自然资源和重要部门国有化,动员社会潜力和资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公正俄罗斯党一方面支持普京,另 一方面攻击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同时还用社会主义词汇面对公众。这种自相矛盾的反对派角色使它赢得了“第二政权党”的名声,自然也引起社会主义运动内 部的疑惑,共产党更称它为“假社会主义”。因此,运动内部在主体力量、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这种复杂局面预示着,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近期内仍将是曲折 和艰难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布时间:2011-7-14 11:27:19)

登入为: admin
探索与研究/探索2011(3)/在曲折中奋进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8/27 22:5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