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2015年4月7日 下午2点51分

选委会2013年杪终止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后,政府机构就主导了新选民注册运动,但净选盟今天出来喊不公平,指控其中有偏袒国阵之嫌。
这个选举监督组织今日指出,隶属通讯部特别事务局(JASA)的助理注册官(ARO),往往与国阵及巫统有密切关系。
他们也揭露,5个州属2014年首三季的新选民状况有可疑之处,因为其中巫裔人数剧增,反之,华裔却比上届大选大幅减少。
净选盟因此质疑,选委会终止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选举注册官,另一方面却让政府机构保留此类官员,旨在偏帮国阵与巫统,即偏重地登记对执政党有利的族群。
根据媒体报道,选委会于2013年11月即第13届全国大选后,冻结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助理注册官,在这之前,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皆可推动选民登记活动。
注册官拥有巫统党职
净选盟宣传与教育局成员祖儿(Zoe Randhawa)今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根据柔佛选委会官方网站,特别事务局的52名助理注册官中,有35人与国阵、巫统、土权,甚至是国阵非政府组织4B青年运动有关联。
根据净选盟的调查,当中部分助理注册官是一些巫统区部的领袖,例如巫统亞依淡区部秘书、地不佬巫统女青年团团长等,也有一些是巫统党员、土权区部领袖与亲巫统部落客等。
另外,净选盟也调查马六甲选委会官网,发现有9名特别事务局的助理注册官也与巫统及印裔前进阵线(IPF)有关联。
无论如何,祖儿表示,净选盟在调查其他州属的选委会官网时,发现没有相关的助理注册官资料。
祖儿质疑选委会偏颇,同时质疑选委会是否让这些助理注册官帮助国阵与巫统进行选民登记,以在来届大选可继续执政中央。
增加单一族群选民?
与此同时,根据大马选民册分析计划(MERAP)的调查显示,彭亨、霹雳、雪兰莪、柔佛及吉隆坡在2014年首三季的新选民登记人数,巫裔占大多数。
大马选民册分析计划(MERAP)研究员李维达就举例,在霹雳首三季的新巫裔选民登记高达78%,这与上届大选的48%合格巫裔选民相比,大幅增加。
他续说,霹雳首三季的新华裔选民登记人数则只有10.3%,这与上届大选的37.7%有明显的落差。
森美兰方面,根据李维达的研究,2014年首三季的新巫裔选民登记人数则达83%,反之上届大选只有53%合格巫裔选民;新华裔选民登记则只有约8%,与上届大选的30.3%相比显然大幅减少。
净选盟质疑这不成比例的新选民族群率,是否旨在帮助国阵增加对他们有利的单一族群选民人数。
国阵害怕华裔海啸?
净选盟署理主席沙拉俊(Sarajun Hoda)则要求选委会,必须回答为何巫裔新选民人数会剧增,反之华裔新选民则下滑。
无论如何,他不否认,或许国阵政府坚信上届大选的“华裔海啸论”,才会寻找对他们有利的选民。
“我认为国阵现在真的相信华裔已摒弃国阵,若他们向华裔招手,要求华裔选票,则他们会碰钉。”
“所以对巫统而言,若要继续生存,必须回到巫裔的选票。或许国阵真的相信上届大选的‘华裔海啸论’。”
净选盟秘书处经理曼迪星(Mandeep Singh)则促请选委会重新允许政党与非政府组织委任助理注册官,以进行选民登记。
他也要求选委会,慎重研究是否落实自动选民登记系统,让年轻人在年龄达标后自动成为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