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14
作者/来源:生生 http://nandazhan.awardspace.com
1954年10月,南洋大学积极展开建校工程,在裕廊路上段约14英里半处(现裕廊西13街附近)建造校门牌坊。1980年,南洋大学关闭。1981年,南洋理工学院在原南洋大学校园里成立。1986年,南洋理工学院关闭原南洋大学入口处,当局有意把南大校门牌坊拆除,由于承包商不愿参与投标,校门牌坊逃过一劫。
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升格成为南洋理工大学(下称理工大学)。1995年第四届全球南大校友联欢会之前,理工大学在云南园内,面向泛岛高速公路,仿建了一座南大新牌坊。据说,新牌坊“不论是大小、形状和字体都力求和旧南大牌坊一模一样”。事实上,复制成品是比较矮小的花园牌坊。
2003年,有人建议把旧南大牌坊迁到理工大学新校门处。建议者并无恶意,搬迁牌坊却可以造成毁灭性恶果:“意外”地砸烂了,或者,拆毁后“发觉”不适合搬到新门口,废弃了。当时,《早报》出现了“多数”轰轰烈烈的搬迁论说。还好,真正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不上《早报》的反对见解。当声势沉静后,校门牌坊再次逃过劫难。
仔细看看想想,花园牌坊和校门牌坊有许多迥异的地方:
1。地理位置: 花园牌坊建在云南园内,不曾做过校门入口;南大牌坊原先座落在南洋大学校门林荫道入口。
2。历史年代: 花园牌坊在1995年建立,南大牌坊是1954年底开始建造的南洋大学建筑物。
3。建筑构造: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陈煜撰文说:“旧南大牌坊的屋脊、屋檐和檐椽均采用与坡屋顶所使用的琉璃瓦同样的蓝绿色调,脊尾的团云图案立体圆润,因此比较绿瓦白脊的新南大牌坊更为凝重肃穆。虽然两座牌坊都有着 1955 和‘南洋大学’的题字,字体大小和镶嵌方法都有所不同。此外,旧南大牌坊保留了以线条勾勒转角的作法,这和建校纪念碑所采用的细部手法相似,而新南大牌坊没有这一细节特征。两座牌坊最为有趣的差异在于立柱底部的葫芦状依柱石,旧南大牌坊的圆形图案较为扁平,与立柱之间没有缝隙,而新南大牌坊的圆形图案向外突出,与立柱间留有明显空隙,从而将其变成独立的装饰构件,解除了其传统的结构功能。”
4。直观印象: 由于构造上的不同,花园牌坊外貌洁丽,校门牌坊显得古雅。花园牌坊面首上砌着 1955,校门牌坊的1955 年份雕刻在斜立的牌匾上。花园牌坊“南洋大学”的题字,界限在底面的长方框内,有着收缩、局促的感觉。校门牌坊“南洋大学”的题字,上下字迹突露在底面的长方框外,有着冲破压迫的鼓劲。
5。主权身份: 花园牌坊的主人是理工大学,校门牌坊原是南洋大学的校门。相关历史沧桑,文献有所记载,这里也就从略了。
建造花园牌坊,本来出自好意,效果却是好坏尽有。初到云南园的游人,拍摄“南大牌坊”的纪念照,美满写意。可是,多数游人没有留意到牌坊上志明杨荣文准将揭幕的文字记录,误认花园里的牌坊是南洋大学门口的牌坊,那是以假乱真了。新的牌坊,不是1955年造成的。当人们知道了牌坊的身世,醒觉以后,自然而然的要把花园牌坊叫成假牌坊。
新的牌坊,除了点缀,只要不是取代作为古迹的校门牌坊,也可提供纪念的意义;可惜,那里没有历史真实的文字介绍。类似的,校门牌坊也有过矮化和移位的历史过程;校门牌坊整修的资讯,还没见过详实报导。
作假的东西,不耐长远。因此,也就会有那么一些人,想把真的牌坊除掉。没有了真的东西,年代一久,假的就当成真的。因此,校门牌坊还会有第三度劫难。校门牌坊会不会逃过新的一轮恶运,待看新加坡新一代的智慧了。
不只南大牌坊闹双胞,也有一些人要把理工大学叫成南洋大学。他们这么想,当所有的南洋大学校友都过世后,没有人会记得南洋大学,理工大学就拥有南洋大学了,或者,理工大学就是新的南洋大学了。
反观历史,当南洋理工学院占据南洋大学原有校园后,南洋理工学院摧毁了南洋大学的文学院、商学院、大礼堂等建筑。那时,当局也不让南大校友进入云南园,十足敌视与南洋大学有关的一切。理工大学新校长即位后,自认前身是南洋大学,笼络南洋大学校友成为理工大学校友。只是,要称呼成南洋大学,怎么不为陈六使平反,怎么不为南洋大学平反?
南洋理工学院对南洋大学是无情的;理工大学的一些人,讲的是“深切了解南大校友的感受”,做的是“要南大校友认同南洋理工大学是母校”。文化教育界人士,那么无情无义!当理工大学称为新的南洋大学的时候,只要人们明白历史的真象,大家都会知道,那是假的南洋大学。
2009-5-12
2009-5-25修

分类题材: 追忆南大_ntahrec, 南洋华社_nychine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