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意脱节,是失去民心的关键

《星洲日报》2014-09-09 09:00

副首相慕尤丁在巫统梳邦区部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说,上届大选有很多华裔选民不支持国阵,直到今日也未见华裔态度有所改变,相信这与华裔关注公平施政、教育、文化及宗教等多项课题有关,这个例子也反映了马来西亚选民的心态已经转变,而随着选民在政治上越趋成熟,他们的要求也已不仅局限在基础建设、民生的需求方面,而是著重在争取平等、言论自由、共享经济蛋糕、获得宪法中赋予的权益等关键课题上。

副首相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值得国阵深思的问题,即很多政治分析家在分析上届大选结果时都指马来西亚人已达到“政治成熟”,但“政治成熟”是否意味着拒绝国阵?还是这只是纯粹反映选民伴随国家发展进程也越来越了解本身权益、民主,知道自己能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

这是505大选过后,副首相首次可以站在一个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角度,看待华裔选民所发出的讯息,令人欣慰。也希望巫统领袖能由此展开更加深入、客观及理性的探讨,真正了解华裔的意愿和心态,从而摆正党的政策和方向。

就华裔要求更公平施政的意愿而言,副首相的看法是正确的。华裔选民已经不再满足于仅限于大选期间才能享有的“蜜月”待遇,也厌倦于各种有关政、经、文、教的诉求,必须依靠大选来时才能获得回应或者局部解决的情况,而大选一过,一切又回归原状,甚至更加倒退。

大选后的海啸论、感恩论,以及把矛头都指向华裔的种种偏激言论,无疑深深伤害了千千万万华裔的心,华裔通过选票传达的讯息被扭曲,华裔要求公平施政被污蔑为挑衅马来主权,华小和独中被标签为造成种族分化的学校,凡此种种,都令华裔心寒不已。

此外,强化土著经济政策的出炉,争论不休的改教风波,以及禁用阿拉字眼事件,皆令华裔对国阵的施政感到失望,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这么说,多数华裔把选票投给了民联,除了出于上述不满心态,也因为民联能更好地回应他们华裔要求公平施政的诉求,让华裔对未来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当然,一切美丽的承诺,还需经过实践的验证,否则都是虚假的政治手段而已。

其实,对于朝野政党,华裔都是抱持同样的期盼,即希望她们能展开良性的竞争,展现更高的民主素养,让我们看到谁比谁更好,谁比谁更能给我们带来公平、和谐与幸福的生活,而不是两个烂苹果在比,我们只能含泪从中选出比较不烂的一个。

简单的说,华裔对高标准自由民主的执着与向往,乃是坚定不移的,但国阵长久以来却与华社的这股主流民意脱节,这是她逐渐失去华裔支持的关键,例如华文独中统考文凭至今未受承认、国立大学的收生制度仍欠公平、经济蛋糕的分享越来越少、政治权益日趋旁落,这些都是华裔心中难解的结,国阵唯有对症下药,才能力挽狂澜。哀大莫过于心死,但愿国阵以此为鉴!(星洲日报/星‧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