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我们的愤怒与恻隐

来源:每日蚁论  2014年8月26日 上午 10点00分

直言不讳:经历了这些年的这些事后,我再也不敢用情绪作为一种表态。例如,我不敢对冤案控诉“我很生气”,如果我不确定自己的怒火会不会在真相大白前熄灭;我也不敢轻易地对生命的流逝表露伤感,如果我对同样的死别漠然无情。当愤怒无法坚持为原则,那就只是冲动的宣泄;当恻隐是选择性的眼泪,那就只剩下虚假的表演。

2014年7月17日马航客机MH17遭击落坠毁后,我们都陷入深沉的哀伤里。首相纳吉措辞激烈,誓为罹难者讨回公道,不顾一切让真相水落石出。电视银幕中纳吉的表情和语调顿时让我鸡皮疙瘩,因为5年前的7月16日,一个30岁的生命从14楼坠落,至今都没有答案,了无声息。赵明福的家人5年后还在重复追问:真相究竟在哪里?我在想,这个始终无法给自己人民一个交代的首相,究竟要凭什么代表马来西亚去向国际社会追讨公道?

2006年发生在马来西亚的蒙古女子阿坦杜雅炸尸命案,至今都无法确认谁是凶手;2010年一名巡警向一名14岁的少年Aminul Rashid连开21枪,凶手最终无罪释放。主流媒体没有把镜头聚焦在阿坦杜雅父亲哀怨落寞的眼神,也没有让Aminul Rashid的母亲哽咽叙述丧子之痛。而扣留所离奇死亡的冤魂,仿佛都赶在司法审讯前自我了断,就更不可能在荧幕上找到他们家属的身影了。

8月22日上午我对着电视荧幕,见证一场庄严的遗体接领仪式,向20名罹难者默哀。马来西亚举国上下对罹难者表达深切的关怀,本是对生命的尊重。“他们都是马来西亚人,哪怕飞得再高再远,最终的心愿还是要回家,葬在自己的国土。”–这是当时最直接的感受。马来亚独立日来临之际,我们也许应该思考:在下葬为尘土一部分以前,我们是否尽己所能,致力于让这片国土上的一切,变得更美好?

我对高规格的葬礼没有强烈的异议,惟更希望我们对生命的尊重,除了形式上的安排,还应有精神上的体现。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荷兰的那一套排场搬过来,却只有苍白的精神面貌。一旦人道精神与价值没有确立,杂声四起则避不开、免不了。例如:公正党红土坎国会议员Imran Abdul Hamid就要质疑,何以拿笃事件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待遇远不及MH17罹难者?而坊间也开始议论:同是交通意外、同是人命的伤亡,何以巴士乘客罹难者没有如此的待遇?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种双重标准的悲情,如何扭曲这个社会的灵魂。在MH17事件中,我们甚至连电台在默哀时段播歌都是罪;何以在赵明福、Aminul Rashid命案中,媒体可以未经查证就对死者做出不实的揣测、践踏死者家属的眼泪?

而这个人格分裂的社会,最终要让一个没有道德制高点的首相代表马来西亚到国际社会追讨公道–试想象,倘若俄罗斯或乌克兰回话:贵国冤案不少,人民的愤怒不过是遗忘前的演出,我何必当真?

这叫我们情何以堪?!

林宏祥是新闻工作者,近距离观察政治动态,热衷于跨语界书写、对话,希望马来西亚政治赶得及在天黑之前,冲出隧道。现为《火箭报》编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