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窥迷雾, 破解悬疑(于東)

2012-09-16 00:00

brunai_25201.jpg

笔者要特别声明:,本书出版不是对 “12.8”事变研究工作完结,而是一个开始;本书仅为历史研究者启开一个扇门而已。希望国内外历史学者相继步入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以求得最终确凿结论。

尽窥迷雾, 破解悬疑

揭开汶莱 “12.8” 武装事变真相

•作者:于东•

有学者说:“历史不忍细看。”笔者亦有所悟,看多,看久了,历史疑案,终究会被复原而真相大白。

一向来(数十年来),被那些同情和支持被压迫人民的斗争者和左翼人士认为,1962年12月汶莱人民党的武装起事和砂拉越解放同盟由和平宪制斗争改变为武装斗争形式,是争取独立斗争的被迫的正义行动。

实在的说,公元2000年前,笔者对汶莱于12月8日凌晨爆发的武装起义的看法和态度与一般人无异(或说这是受历史传统意识影响);也不曾存在有什么怀疑 态度。也就是说,基本上是相信 “12.8”武装起义事件是汶莱人民争取独立斗争必要的手段;也相信采取这种暴力行动是汶莱人民党人无奈的选择。

可是人们却忽视了汶莱武装起义和砂拉越解放同盟走上武装斗争道路,这两宗大事在同一个月内发生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关系。汶莱与砂拉越是邻邦,同属于英国殖民 地。1841年前,两邦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后,被强行分割而分离为两个国家。因而,两地民族文化关系密切,而且历史渊源悠久;两国人民 所面对的历史命运,虽有差异,但基本是一致(样)的。

两宗大事改写了两地历史进程,让本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突入一个重大转折点,更定夺了两地(两国)人民未来(1962年后)命运。

可是,随着时局演变,1970年代末和1980年初开始,国际冷战格局由缓和到终结,在内外形势驱使下,执政当局松绑了许多限制,许多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由原来被冷冻(封闭)的状态,逐渐得到解冻;原来那些不可逾越的违言,可以畅谈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史”,逐渐被解开了。这样,汶莱“12.8”事件, 这个历史重大疑案开始被抬到桌面上来讨论和研究。

约在2002年下半年,笔者读了前新加坡政治扣留者,老报人赛.扎哈里的回忆录—人间正道一 书。书中谈到了汶莱 “12.8”事件是英国特工刻意安排的,由此引起我的关注。紧接着的几年下来,类似的说法 “隐隐约约”都可看到和听到。因而,身为一名被 “风暴时代 ‘洗礼’”的过来人,加上个人兴趣和内心存在的历史使命感的促使,自然产生了对其历史疑点的关心。

2008年11月受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砂拉越历史对话会,激起了我要投入追寻,探索 “12.8”事件来龙去脉。于是2009年5月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入这项工作。

所以本书面世,就是为了揭开和还原历史真相的一部分工作。

或许有些人会说,过去的事,让它过去吧,何必再去揭开历史伤疤呢?

古语说:“知史达变,鉴往知来”,“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搞清历史并不是在于纠缠历史旧账,而在于借鉴过去,前瞻未来。

本书史料除了收集民间口述和至今可以寻找到的六本有阐述相关史料书籍和文件(1.Historical Docjments; 2.Pemberontakan Di Brunei; 3.Brunei:Traditions of Monarchic Culture and History; 4.Remember,remember—The 8th of December; 5.The Genesis of Konfrontasi; 6.人间正道)外,主要是来自三位当年汶来人民党之当事人,即,秘书长兼武装起义总策划人和总指挥耶欣.阿芬迪(Jassin Affendi);该党坦布廊县武装起义指挥员干尼.默都兴(Ghani B. Metussin)和汶莱人民党活跃党员,阿扎哈里密友兼前砂拉越人民联合党林梦支部秘书及中央委员陈公兴的回忆口述;但未能取得英国历史档案局(尚未) 解密的文件。因而这是一个追究历史真相的缺欠。然而,三位当事人(尤其是耶欣和干尼)的历史口述可信度如何?依据笔者按采访过程和实情判断,应该(或完 全)是可信的。因为: 采访三人的进程完全是独立的,事前没有任何关连,同样,事前也没有采访的程序安排。因而,他们之间不存在有 先“商议”或 “通气”。

笔者对三人采访过程于下:

1. 首先在刘世业老友引导安排下走访干尼(详情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 “收集资料和调查工作”)。在采访中,干尼始终没有提议我去采访耶欣。当时我不知道耶欣还健在(因为早前听说已逝世),所以始终没询查。也不存在寻找和采访耶欣的意图。

2.完成对干尼采访后的一个偶然机会,遇见和结识了林梦市民陈世银先生。陈先生提议我去找陈公兴先生,因为陈公兴老先生是汶莱人民党独立斗争参与者和知情者。这样我就启动采访陈公兴老先生的计划。

3.在采访陈公兴先生时,他透露:他至今仍有与耶欣联络(这时我才知道耶欣还健在),并建议去采访耶欣。因为耶欣是人民党实权领导人,采访到他,将会取得第一手史料。

这样就要求陈公兴先生协助联络与安排。

总而言之,首先采访干尼时,他说及英国特工煽动一事与较后耶欣较具体和明确说出一个英国 “商人”一事;以及阿扎哈里对老报人赛扎哈里说: “英国奸细破坏”一事,是相吻合的。并由此及彼,联系到已找到可供参考书籍中所提供史料来判断而言,其可信度是乎高而难以找到有可疑之处。

当我完成对上述三位当事人采访和将其口述记录整理完毕后,感觉到,只凭这些口述史料,不足于碓定其真实性,还需要有文字记录来佐证。但,在寻找史事文件和 书籍过程中,发现了记载这方面史书如此匮乏。还好在各方友人帮助下,不负期望,终于找到了可供参考史书(尽管有关史料不多,不全面,但有价值性和参考 性),从中可以佐证了一些事实,利于考证历史的重要疑点。.

至于对 “12事件真相如何下定论, 笔者在本书中不想擅自下结论,并由此特留下的一个“缺口”,由读者们自行去填补吧!

笔者要特别声明:,本书出版不是对 “12.8”事变研究工作完结,而是一个开始;本书仅为历史研究者启开一个扇门而已。希望国内外历史学者相继步入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以求得最终确凿结论。

//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

(注: 本文是作者于东为其新书 “命运的拐点”一书所作之序言)

登入为: admin
探索2012(4)/尽窥迷雾_破解悬疑.txt · 上一次变更: 2012/10/21 16:19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