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鲁宁:中国开始从容“开发”英国

鲁宁

鲁宁

  •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

6月17日,李克强总理访问英国。浏览国内媒体对此行的报道,多聚焦于双方签下的300亿美元的经贸合作上。可在笔者看来,这只是李克强访英成果的表象而非本质。

6月17日,李克强与卡梅伦共同见证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6月17日,李克强与卡梅伦共同见证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多少年了,中英经贸合作一直按下例惯常套路进行:英方先在政治上要挟中国,中方将采购合同投向德、法等英国竞争对手,英国一焦急对华态度有所收敛,继而向中国“有限示好”,中方“不计前嫌”向英方抛出大把订单以示合作诚意……然后,英国在获益后“旧病复发”,再次拿诸如人权之类问题要挟中国,并时不时对西藏、香港之类搞点无趣加徒劳的“小动作”,作为新一轮中英经贸合作的“开场戏”。英国绅士们误以为,惟如此,英国才能在对华合作中维持住“英国高中国一头”的绅士颜面。

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英国经济受到重创。于是,英国被迫开始与中国“平起平坐”。从已卸任的布莱尔到如今当朝的卡梅伦,前后两位英国首相皆因对华“不厚道”而被中国冷落。这让英国执政团队在政治上失国内分,经济上让德、法坐收渔利,中国对英关系则渐入“收放自如”的佳境。

外交天平从平衡到倾斜也带有惯性,它在中英交往中已展现到清晰可辨之地步。接下来上演的,注定是中国从“收放自如”到“以我为主”的新转折。李克强此番访英,恰是这一“新转折”已然开启的“开场锣鼓”。笔者以为,即使只分析中英此番300亿元美元合作大单所呈现的结构性变化,就可体察这一“新转折”的真切呈现,继而揭示出李克强总理此访的价值所倚。

以往中英经贸合作大单,主要合同通常是中国向英国购买成套装备和技术专利,如果英国能卖点军民两用的高科技产品给中国,往往还夹带有条件苛刻的一系列“政治附加”。

这一次300亿美元经贸合作大单,中国依然是以“买”为主,但中国所买是英国BP在世界多地生产的液化气(采购金额200亿美元),剩余的100亿美元,则改为由中国向英国输出中方的高端制造,以及中英技术合作、科研合作、技术开发推广的合同金额。譬如,由中方资本投资英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由中方资本投资英国的核电、高铁、海上风电、光伏项目等等。由此,双方同意“促进关于轨道交通包括高铁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装备供应、设施维护等待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双方为此签下《中英交通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继而又签下《中英海上风电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意就海上风电技术、施工标准、金融支持、技术培训开展务实合作。”

当今英国人缺钱不假,但在诸多工业领域和行业,中国成套装备制造、主机制造及相应的成套、成系列的运营控制软件组合的现有开发成果,以及后续开发能力已超越英国,英国向中国采购比在欧美采购性价比更高。如是这般,英国只能退而求次,改为充当向中国的“成套制造”提供配套的部件供应商。所有这些中英经贸合作的“质地之变”和“主次之变”,说明中国已有资格开始从容地、步步为营地“开发”英国了。

能力决定合作的主次地位,英国人被迫向中国高端制造和中资开放国内市场,缘于中英国力对比今非昔比。一旦国力不济,一味傲慢就变成了“孤傲”,而孤傲的最后结局一定是“孤独”。英国人既以物喜又以己悲——国力变化决定中英外交走向,对此,英国人说不出口却心照不宣。

以往,英国人要求合作伙伴开放本国市场常常不讲限度,死守已方市场却从不含糊。李克强此访,中英之间尚未能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议(法律文件),但英人还是签下了《关于加强双边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在中英经贸联委会框架下成立投资促进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有进展就好,迈小步更稳。渴望中国对英投资,英国比中国更急,可英人患得患失太甚,一时半会还放不下架子,这正给了中国从容等待的机会,讨价还价的余地也越来越大。

金融合作是经贸合作的更高层次和高级阶段。英镑的“值钱”和人民币的“不值钱”,曾经长期阻碍中英两国资本合作的进程和规模。可到了去年6月,中国人民币首破G7防线却首先拿英镑“开刀”。去年初夏,中英两国央行首签初始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有效期暂定3年,期满后不排除自行展期及继续扩大规模之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笔者曾在去年6月25日撰写《英镑缘何与人民币“结盟”》一文首发于观察者网)。李克强此访,是中国“开发”英国的又一显著进展,是英国进一步向中国开放人民币投资市场。

英方为此承诺“欢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和投资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欢迎中国在英国设立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欢迎中资银行在英国开设从事批发业务的分行,欢迎中资机构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计价产品。双方决定在两国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的直接交易。从英镑“惟我独尊”到改为与人民币“合作共赢”,中国“开发”英国、中资“直投英国”再下一城。

中英教育合作规模已非常可观,但中方长期处于“教育贸易”的巨大逆差之势:其一,中国留英学生数量巨大,英国留中学生数量可怜巴巴;其二,中方自费留英归国学生质量堪忧。由家长花钱替子女到英国“买”个文凭回国糊弄用人单位者并非少数,久而久之,还连累到真海归在国内的身价跟着贬值。以李克强此访为分水岭,中方将在今后5年每年派遣2000名公派留学生赴英,英方则在2020年前输送总计8万名英国学生来华留学。这一“乾坤颠倒”说明英方已意识到英国教育向“中国学习”至少乃互相取长补短已“时不待英”。而假以时日,中方则将逐步填平中英“教育贸易”之中方逆差,继而进一步确立最终向英方输出“中国高端制造”到输出中国优质教育的崭新格局。

历史是中英合作双方力量“中长英消”的最好见证人。1982年9月,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摔了一跤。起因也许是邓小平掷地有声、不容英国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地正告撒切尔夫人:“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如果不回收,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那一年,人民币对比英镑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那一年,中国经济总量5323亿人民币,英国则是2810亿英镑,中国无言以对。2013年,英镑主动与人民币“结盟”,在于英国经济总量若按人民币与英镑的兑换比计算,只剩中国经济总量的1/5稍强。历史是面镜子,当年中国国力远不及英国,邓小平对收回香港主权都如此不容商量,我们今天再与英国人打交道,还有什么理由为英国人的“小家子气”而纠结?

陈毅元帅曾感慨“没有原子弹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就挺不起”。适才短短半个世纪,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不但挺直了腰杆,而且每每形成了以中国领导人唱主角的“中国气场”,就连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但凡到欧美旅行过的,也在心里多了层“原来国外也不过如此”的真切体验。变化因何而起,就在于没有综合国力打底就没有外交——具体到中英关系,中国就不可能与英国平等交往,更别指望英国人能半推半就的“容忍”由中国来“开发”英国。

中国人真正在世界面前扬眉吐气的好戏才刚刚上演序曲,精彩大戏还在后头,等着吧——前提是继续聚精会神把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lu-ning/2014_06_23_239940.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 责任编辑:陈轩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