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雅伦:哪个才是真正的他?

《星洲日报》2013-10-19 09:39

215x220.2013.10.19.khairy-jamaluddin-dan-isteri-catwalk0-123454.jpg 领导巫青走“青年革新”路线的凯里,平时也勇於尝试新事物。比如跟妻子在慈善活动上走秀,或是加入军队接受严格的军训。他的开放和多面性,在年轻人里颇受落。

 

巫统党高职和最高理事竞选今天投票,最紧张刺激的是副主席职的六角战,到底鹿死谁手相信会在星期日凌晨揭晓。在上个星期已率先成功捍卫巫青团长职的凯里,此刻应该是以轻松从容的心情做壁上观。

巫青团、妇女组和女青年团中央选举已在上星期尘埃落定。凯里在四角战中,不留情面的扫完所有189个区部的选票,让另外3名对手捧蛋而回。一洗上届党选被喝倒采的耻辱,难怪其嘴角一直不期然的上扬,难掩得意之情。

他甚至被视为一颗政治明星,极有可能是未来的领导接班人。

这次没有劲敌,是他赢得漂亮的原因之一。有人把凯里压倒性的胜利,解读为“中庸开明的作风受到党代表的认同”,但也有人把他和备受争议的妇女组主席莎丽札的双双留任,嘲讽为“巫统代表拒绝改变”。

从当初的“4楼男孩”到今天的巫青团长及青年体育部长,凯里的蜕变是相当明显的。表面上,他确是比刚刚出道时成熟稳重多了,但他是否如一些人所说的“中庸”,是不是能够持之以恒的站稳立场以及不会走回大马来人主义的政治方向,我仍有所保留,交由时间去证明。

在前首相敦阿都拉上台後,我看到凯里从一个刚刚涉足政治、彬彬有礼的马来年轻知识分子,逐渐变成一名骄傲自大的“首相女婿”。还在政治起步期的他,多番发表与其学历和视野不符的种族极端主义言论,而引起众怒。

那时的他神气跋扈,惹人反感。2008年大选过後,凯里和阿都拉成为众矢之的,马哈迪怪罪他干政,慕克力指他是巫统的负担。

凯里不知天高地厚的跟敦马哈迪贡上了,老马对年少轻狂的他恨之入骨,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在竞选巫青团长时击败了自己的儿子慕克力。结果,当上巫青团长的凯里没有入阁,党选失利的慕克力反而当上了副部长。

2009年,我随当时的副总编辑郑丁贤去专访凯里。那时阿都拉已经退位,而凯里是巫统唯一没有官职的巫青团长。正如丁贤在其采访手记中所写,访问他是因为我们想知道,总是令人捉摸不定的凯里,是否变了?变得怎样了?

在那之前,凯里的言论总是极端的,给人种族主义的印象,这是华人不喜欢他的原因。

308过後,他低调了很多,报章少报导他的新闻,也不再见他嚣张的样子。访谈中,他有问必答,谈他身为首相的女婿面对甚么样的误解、趁机纠正别人对他的看法、解释他为何总是给人极端的印象。

凯里说,他并非种族主义者,而是站在一个以马来族群为主的位置为这个种族争取权益,因此难免给人偏激的印象。

他形容自己的政治生涯犹如坐过山车,时而高,时而低。而那时候,他正处於最低潮,他对各种人身攻击和诽谤觉得很累,甚至想过趁年轻放弃政治,去做其他事。

我更清楚的记得,他强调不赞同一种源流学校,甚至不赞成宏愿学校,他认为各源流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来促进交流和沟通。

他甚至表明不担心党内保守派人士反对他的看法,如果他们反对,他准备面对。

那时候我想,凯里也许是受了挫折,也长了智慧,言谈思维都成熟稳重多了,他自己也认为必须自我改变了。

一年後,当我看到凯里在“国民团结”研讨会上,提出落实单一源流学校制度以促进国民团结的论调时,我顿时感到十分失望,突然有种上当的感觉。

这个用了两年时间来重塑“开明”形象的巫青团长,似乎不设防地露出了原形。

接著这两年,总是听见有人说凯里又变了,变得更中庸,更开明。不久前我访问巫统一名较开明的领袖拿督赛夫丁时,他也指凯里是巫统内少数的“开明派”。

对於这种种对凯里的评价,如今我只抱著故且听之的态度。毕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我也搞糊涂了。

(星洲日报/集体回忆•作者:侯雅伦•《星洲日报》新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