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马朝野齐口炮轰阿拉判决•国阵基督教徒领袖受促退盟

b7420b6b5ac1db9bd27e911277836ee3.jpg

 

《当今大马》2013年10月16日 下午3点30分

自上诉庭裁决政府胜诉,禁止天主教周刊《先锋报》使用“阿拉”字眼后,东马人民对此跨越政治立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捍卫宗教自由。

各大报章、新闻网站和社交网站充斥着数百条对这项裁决的评论,有些留言指出,对东马两州加入马来西联邦后遭背叛深感遗憾;有些则呼吁禁止马来西亚穆斯林连线(ISMA)、土权领袖等宗教狂热分子进入东马。

以下是《当今大马》整理出各党政治人物对裁决的看法:

沙巴立新党主席杰菲里吉丁岸(Jeffrey Kitingan)

这不是上诉庭的裁决,而是巫统或国阵持续的政策,除非首相和国阵全方位转型,展现出包容与和解,否则大马终究被摧毁和分裂。

要提醒首相和中央政府的是,问题起源是内政部援引《1984年印刷与出版法令》中的酌处权来禁止(《先锋报》)使用“阿拉”字眼。很明显的,这是联邦政府的决定。

自此,种族关系恶化就因为巫统玩弄“种族和宗教”牌而加速恶化。这动摇了官方“大马——真正的亚洲”,和首相本身“一个大马”空洞口号的基础。

如果种族和宗教关系继续分歧,这将有可能导致马来西亚分裂。联邦政府已经忘了,它是属于全马人的政府,不是属于马来人或是马来半岛的政府。

他们已经忘记本身执政的并非是马来亚联合邦而已,相反是马来西亚联邦,沙巴和砂拉越的开国元勋曾经获得承诺将会享有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何等重要,以至于原住民在沙巴州内陆根地咬(Keningau)矗立了一座誓约石,象征着永远的自由,如果没有这些承诺,就没有今天的马来西亚。

在婆罗洲或邻近国家使用 “阿拉”字眼,并不曾引发任何种族动荡或扰乱。相反的,即使没有“一个马来西亚”口号,沙巴和砂拉越依然和平共处。

穆斯林非政府组织没有必要站出来宣告“基督徒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因为在沙巴和砂拉越的生活中,兄弟姐妹、妈妈爸爸、妻子丈夫可以是基督徒、穆斯林或其他宗教。

不要忘记,不曾有大马基督教徒质疑或挑战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的地位,相反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的行动和政策,才是(少数民族)被边缘化和剥夺权利的原因。

如果首相接受穆斯林组织的观点,那就是开始谈判和允许沙巴、砂拉越脱离马来西亚的时候,让马来半岛可以自身恢复成为马来亚。如果联邦政府默许马来半岛极端的马来人搞分裂,那就没有任何理由留住沙巴和砂拉越。

砂人民党主席詹姆士马星(James Masing)

上诉庭法官因对沙巴和砂拉越社会宗教状况无知,而在近两个月做了两个错误的裁决,即Bisi Jinggot原住民使用土地权利的案件,以及禁用“阿拉”字眼的案件。

政治领袖必须慎重考虑一点,我们不能够让那些无知的司法机构成员去作出判决,他们理应是司法制度的诠释者。

行动党中委约翰布莱恩(John Brian Anthony)

马来西亚已经没有了宗教自由,而我们祖先的担忧也在马来西亚庆祝50周年时成真。极端的穆斯林认为这片土地是他们的,所以他们不尊重基督徒信仰自己宗教的权利。

所有信仰基督教的达雅政治领导人应该退出国阵,以向极端的穆斯林传达这个国家并不只是属于他们的明确信息。这是马来西亚悲哀的一天,首相是如此的弱,他之后不可能再让马来西亚团结。

沙巴行动党秘书兼甘拜园州议员艾德温波西

艾德温波西表示,上诉庭针对“阿拉”一词的判决,已打击马来西亚在国际上建立起来的中庸形象。

他说,这项判决令全国的基督教社群感到失望、震惊和愤怒,特别是世世代代都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神的沙砂基督教群体。

他发表文告说,有关判决不但打击马来西亚多年来在国际上建立起来的中庸方针治国形象,同时也侵蚀了国民之间的团结。

“沙巴及砂拉越的基督徒多年来都使用‘阿拉’这个字眼,并没有产生任何问题,为什麽现在却说使用这个字眼会对回教造成威胁呢?

艾德温波西指出,当东马的基督徒代代相传都使用阿拉字眼,怎么能说‘阿拉’这个字眼不是基督教信仰重要的一部份呢?”

也是民主行动党沙巴原住民谘询理事会主席的他,认同砂拉越教会协会主席波利拉卜主教所说的,法庭的是项判决违反了普世观点。

他对沙巴教会协会主席曾立德回应此事时表示,基督徒称呼上帝为“阿拉爸爸”,这种称呼发自内心深处,不能被改变,因为大家都有权利选择敬拜上帝的方式。

他认为,上诉庭令人震撼的判决,一定要被挑战至联邦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