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配合5月3日新闻自由日,邀请媒体工作者及学者分享心得。左起为罗纹娜、温义成、扎哈隆纳因、主持人诺丽拉及拉蒙。
《东方日报》 国內 2014年5月3日
(莎阿南3日讯)马来西亚在「2014年世界新闻自由」排行榜中名列第141名,亚洲策略及领导机构(ASLI)董事丹斯里拉蒙纳瓦拉南直指我国新闻自由正开倒车,促人民必须以手上一票打破「政府掌控一切」的现况,才可能谈新闻自由。
他说,我国现在处于政府俘获(State Capture)状態,这是世界各地都会发生的状况,执政党为了持续执政,就会控制一切包括选委会、司法甚至整个国家系统。
他表示, 我国在「自由之家」每年发布的全球新闻自由排行榜,排名从2009年起每况愈下,而新闻自由与人权有密切关係,若国民本身就是不能自由思考、害怕发声的人,情况就很危险。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自1980年起每年发表全球新闻自由报告。2013年,「自由之家」评估了197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自由度,大马属「没有新闻自由」,排名141。
拉蒙说:「在爭取媒体自由过程中,人民扮演很重要角色。我不愿將一切怪在政府头上,我认为我们是怎样的人,就决定了我们目前的状况。」
他续称,我国可说是相对成功的民主国家,但人民却没有好好利用手上一票的权力,別人以「买票」就把手中权益送出。
他总结,「新闻自由对活跃的民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打破政府俘获的状態,是非常重要的。」
雷蒙是今早出席在雪兰莪玛拉工艺大学举办的「大马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NUJ)新闻自由论坛:东盟国家新闻自由,前进或退步?」时,如是指出。
论坛主讲人包括诺丁汉大学教授扎哈隆纳因、律师公会代表郑永健、前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总秘书温义成,以及菲律宾新闻从业员联合会主席罗纹娜。
热议諮询理事会
此外,2011年时掀起爭议的媒体諮询理事会,也是论坛现场的热议话题。成立该理事会的呼声从1999年就开始传出,旨在由媒体监管同行报导;而政府在2011年试图由內政部及新闻部主导成立该理事会,掀起反弹声浪后不了了之。
本地记者凯伦阿鲁科莎米在发问环节时指没必要成立媒体諮询理事会。「国內號称『独立』的机构,基本上没有任何话事权。你看看选委会、司法、人权委员会等,他们到底真正掌控多少权力?」
温义成则指出,「我认为不用成立这个理事会,因为它最后只能沦为橡皮章。」
郑永健认为,媒体应成立諮询理事会,但必须是独立的媒体监督委员会。
国油科技大学管理及人文系教授阿末慕拉则说,2001年提呈成立理事会时的建议,其实是4/5成员由记者组成,另有4至5名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