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若不得已,應請伊黨離開民聯

《星洲日报》2014-04-22 09:23

卡巴星逝世、武吉牛汝莪國會選區將舉行補選,在行動黨傷感的時刻,伊斯蘭黨是否還會繼續提出私人法案,在丹州落實伊斯蘭刑事法?

個人相信伊黨準備已久,而且目前宗教保守主義抬頭的氛圍也有利於伊黨實現此目標,因此伊黨不會迴避;即使6月不提,也會呈上9月的國會會議。

現在的對策是阻止伊黨提呈私人法案,而不是討論如何制止讓私人法案在國會辯論通過,前者是直接讓伊黨知難而退,後者是消極的做法,猶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最終夢魘可能成真。

如果是通過修改聯邦憲法來落實伊刑法,華基政黨要取得75名國會議員的反對票,相信不是問題,但是丹州副州務大臣莫哈末阿瑪日前透露,伊黨並不是要求修憲,只是修改條款,只需要簡單多數票,112票即可。

根據法律專家的意見,伊黨只需修改刑事法典及刑事程序法典,就可落實伊刑法。穆斯林國會議員超過半數,若交由國會表決,相信伊黨可如願以償。

而且國會辯論伊黨的私人法案,將激化保守宗教情緒,破壞國民及宗教和諧,有沒有通過後果都是嚴重。

所以,阻止伊黨提呈私人法案才是上策,這可以通過民聯、巫統及議長三個途徑達致。

伊黨此時如此堅決要落實伊刑法,有內外因素。去年的505大選,行動黨成為大贏家,贏得38個國會議席,伊黨最差,只有21名議員。

因此,再走回激進宗教路線,挽回流失的支持力量,是伊黨這次提出伊刑法的主因;華人的支持率上升,也促使伊黨放手一搏。

兩個民聯成員黨態度不夠強硬也是關鍵。公正黨顧問安華說,伊黨可以自由落實伊刑法,但公正黨與行動黨不會支持伊黨的2項私人法案。

伊刑法關係到民聯的路線,即自由、開放和民主,不能以伊黨的權利來簡化之。既然公正黨與行動黨立場一致,就應該向伊黨施壓;若伊黨堅持己見,就必須做出選擇,即放棄伊刑法或離開民聯。

伊黨可能看準盟黨急於奪取中央政權的心態,而有恃無恐,因此公正黨與行動黨應基於原則,向伊黨攤牌。即使伊黨脫離民聯,削弱下屆大選入主布城的勝望,但這將取得民眾更大的信任、提高民聯的聲望;況且伊黨也會有離開民聯,自己單打獨鬥的擔憂。魚與熊掌,總要抉擇,現在也是時候一勞永逸解決民聯理念上的矛盾。

對巫統來說,伊刑法課題是雙刃劍,讓伊黨的私人法案在國會辯論,可以打擊行動黨和民聯,但是一旦弄假成真,將沒有回頭路。國陣政府此刻需要外資來推動經濟的轉型;一個開放的政治體系,也才有望實現高收入國目標。

馬哈迪敢回拒伊黨的伊刑法,因為他強勢,現在納吉處於弱勢,加上宗教情緒高漲,一旦打開缺口,最終巫統也無法操控整個局勢,而玩火自焚。

由下議院議長駁回伊黨的私人法案也並非不可能,登嘉樓州立法議會本月15日就駁回由伊黨州議員,提出要落實於2002年7月7日在議會裡通過的伊刑法的動議。

捍衛世俗國體制,是民主鬥爭的底線,也應是不可退讓的原則。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