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2012-09-11 19:00
![]() |
来自武吉加里尔体育学校的学生一同翻阅印制精美的马来西亚教育蓝图(2013-2025)初步报告书。(图:光明日报) |
(吉隆坡11日讯)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周二推介《马来西亚教育发展蓝图(2013–2025年)》,制定11项教育转型策略,以在未来13年大力提升和改善马来西亚教育水平,与先进国并驾齐驱。
这一次教改聚焦培育拥有6大特性的下一代,确保学生除了具备知识、也具有思考能力、领导技能、掌握双语、道德和灵性及国家认同。
出版稽查报告交代拨款教育大蓝图将分3个阶段进行,而教育部将於2015年、2020年及2025年进行总检讨,通过收集各界意见,确保大蓝图取得效果。
为确保转型计划的透明及公共责任,当局也会每年出版稽查报告,向公众交代拨款去向及进度。
教育大蓝图聚焦强化学生6大特性
•領導技能 •思考技能 •雙語掌握 •道德與靈性 •知識 •愛國
教育大蓝图11项转型策略
1.公平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机会
.为语文、数理科的学习订下国际标准的基准。
.2017年启动全新的中学标准课程纲要(KSSM),并检讨教育部小学课程标准概念(KSSR)。
.在2016年之前,重新探讨考试及评估,以专注培养学生思考技能。
.在2020年之前,提高学前教育素质,同时推动100%入学率。
.义务教育将从6年增加至11年,从6岁开始,同时保留职业教育培训的基础。
.增加教学资源的投资,以应付学生的特定需求。
2.确保每一名孩童都能掌握国语及英语
.在小学阶段推广普及国语课程,加强与改善因语文问题而对是否就读预备班犹豫不决的学生的弱点。
.发展识字与精算测试计划(LINUS),包括英语知识。
.提升英文教师水平,增加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
.在2015年之前,鼓励每一名学生学习其他语文。
3.发展马来西亚人的价值观
.在2017年之前,社区服务将成为学生能否毕业的必要条件,旨在加强公民意识。
.在2017年之前,专注各种宗教中心思想,加强伊斯兰教及道德价值核心。
.让学生参与“ 1Sport, 1Club及 1Uniform运动",以全面提升学生对团体活动的参与。
.从2016起,全力加强及发展学生交融团结计划(RIMUP),加强不同源流学校、族群及社会经济社群的交流。
4.将教学转型到职业选择(尤指受过良好教育或专门训练者,如律师、医生及教师)
.从2013年起,提高教师门槛,必须是30%最佳毕业生。从2013年开始,提高个人持续教育发展教育(CPD)素质,尤其注重以学校为主的训练。
.在2016年之前,实行具竞争力及以表现为基础的就职教育培训。
.在2016年之前,加强教师的领导、教学技巧及专门科目的途径。
.在2025年之前,加强同辈领导团队学习文化(Peer-Led Culture)及检定过程。
5.确保各校的学校领袖杰出表现
.从2013年起,以竞争为基础来遴选校长及加强校长接替程序。
.从2013年起,启动新校长职业计划,通过更好的支援、弹性运作来改善学校课程及课外活动,加强学生责任感及表现。
6.授权州教育局、县教育局及校方根据需求而拟定解决方案
.从2014年起,根据不同州及县情况,有系统地改善学校。
.加强校方管理及主权,包括弹性运用拨款及课程,这项计划由表现最佳及进步最大的学校先开始。
.在2015年之前,确保100%的学校拥有基本需求,从沙巴及砂拉越开始。
7.推动资讯通讯工艺以提高学习
.在2013年之前,通过1BestariNet计划为全国1万所学校提供国际网络及虚拟学习环境。
.从2013年起,通过影像图书馆来提供最好的网络教材,教师将通过这项技术来教导重要科目。
.充份使用资讯通讯工艺来远距离学习及自学,允许更多特制教材。
8.改善教育部传递能力
.加强州教育局、县教育局在拨款及人力的决定权,同时从2013年起制订关键绩效指标。
.在2014年之前,2500名教育部及州教育局职员调往县教育局,以给予学校支援。从2013年起,加强150至200名领导的角色。
.从2016年起,加强教育部的功能及架构。
9.与家长、社区及私人界成为伙伴
.为家长提供配备,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进度。
.从2016年起,邀请家协提供意见,以收集课程表现及教师素质。
.在2025年之前,扩展学校信托模式至500所,包括有潜能的赞助人如校友、非政府组织。
10.确保花费的每一令吉都能达到学生表现的的最大价值
.综合各项计划来了解学生表现及是否达到每年目标,以确保符合政府以绩效为基础的拨款。
.善用拨款来提升绩效,分配拨款给重要科目,例如提高技能及师训。
11.提高透明及公共责任
.从2013年起,针对教育大蓝图目标及计划出版稽查报告。
.在2015年、2020年及2025年进行检讨,以确保大蓝图依然有效;同时也将收集各界意见。
◆语文
―所有一至三年级学生每年参加两次国语及英语的识字与精算测试(LINUS)。
―提供课外改善课程给四至六年级。(在2017年之前,分阶段取消专门给巫英语表现弱的学生就读的预备班)―所有教师必须在未来两年通过剑桥分级测验(Cambridge PlacementTest)。
―小学从6年缩短至5年,大马教育文凭从5年缩短至4年。
―以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imss)作为数理科的基准。
―从6岁开始11年的义务教育,在2020年之前,所有离校生必须拥有大马教育文凭或同等学历。
―在2025年之前,所有特殊学生将送往特殊学校就读。
―在2025年之前,学生需要学习第三语言,目前有华语、淡米尔及阿拉伯语,未来将提供西班牙语、法语及日语等。
价值观
―所有学生必须参与社区服务。
―部份道德及伊斯兰课将共同进行,以便共享价值观,伊斯兰研究将专注在伊斯兰及其他宗教的核心价值。
―私立学校也必须参与发展学生交融团结计划(RIMUP)。
教学
―提高教师门槛,从2013年开始,必须是30%最佳毕业生才能成为教师。
―教师每年接受校长、其他教师同事或家长的评估。
―表现最佳的教师可在25年内,从DG41升级至DG54。
―表现欠佳的教师将被调配至教学工作,例如课外活动、纪律或行政。
―教师减少行政工作,专注教学。
学校
―校方可弹性运动拨款来进行各种活动,先从高表现学校开始。
―在2015年之前,100%的学校拥有基本需求,从沙巴及砂拉越开始。
资讯通讯工艺
―在2013年之前,所有学校拥有4G国际网络。
部门
―在2014年之前,2500名来自总部及州教育局职员被派往县教育局,以便支援学校。
家长
―家长可上网监督学生学习及表现。
![]() |
【热点新闻: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