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組織紀念碑前追悼 檳公祭抗日罹難者

《光明网》2024-11-11

 

(檳城11日訊)檳榔嶼華僑抗戰殉職機工暨罹難同胞紀念碑今日舉行公祭儀式,73個華團、政黨及媒體代表齊向抗戰犧牲的機工及罹難同胞獻花致敬,場面莊重及肅穆。

該紀念碑管委會主席拿督莊耿康說,這場紀念活動定於每年11月11日上午11時舉行,是源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協議簽署的歷史背景。

莊耿康吁維護世界和平

他說,許多國家自那時起將11月11日定為“和平紀念日”以紀念一戰、二戰及其他戰爭中為和平獻出生命的軍人和平民,世界各地的和平倡導者們也通過這一日,呼籲大家珍惜與維護世界和平。

莊耿康今日出席上述聯合公祭儀式時這樣說,為了增強紀念碑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管委會在2011年為紀念碑建成60周年時,進行大規模的修繕與美化工作,新增了機工與卡車立體塑像、滇緬公路浮雕、以鴿子為主題的和平柱及大理石雕刻的《紀念碑事略》等設施。

“為了進一步提升紀念碑的觀賞性與吸引力,管委會今年再次投入4萬令吉進行修繕,以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訪。”

此外,莊耿康也提到為了讓年輕一代不忘這段重要的歷史,檳城閱書報社《孫中山紀念館》特地設立了《紀念南僑機工展廳》和《紀念馬新抗日戰爭展廳》,展出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紀念碑管委會獲2萬撥款

檳州行政議員黃漢偉今日也代表檳州首席部長曹觀友致詞時宣布,撥款2萬令吉給相關紀念碑管委會。

他也提及,他曾參觀中國雲南昆明西山森林公園內的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但是檳島的這座紀念碑,歷史更為悠久。

今早的聯合公祭儀式由檳州首席部長曹觀友代表黃漢偉、中國駐檳城總領事周游斌、紀念碑管委會主席莊耿康和檳州華人大會堂主席丹斯里陳坤海帶領華團代表們獻花致敬,與出席者為殉職機工及罹難同胞默哀1分鐘。

同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澳門歸僑總會、澳門客家歸僑聯委會和緬華筆友協會,也在會上聯合致祭及朗讀祭文。

與會的政黨及華團代表包括行動黨、公正黨、馬華、民政黨及人民黨;華團代表檳州中元聯合會、檳州華人大會堂、檳城鍾靈中學董事會、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檳榔嶼潮州會館、檳城海南會館、檳城嘉應會館、檳榔嶼中山會館、檳威華校董事聯合會、北馬瓊海同鄉會、檳城華校教師會、庇能華人機器公會、檳城三江公會、檳城孫中山協會、馬來西亞鍾靈校友會聯合總會、檳城鍾靈校友會、林連玉基金檳州聯委會、紀念崔耀才教育基金委員會、檳城中正學校暨正中中學贊助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檳榔嶼南洋大學校友會、馬來西亞韓江校友會總會、檳榔嶼韓江校友會、檳州華校校友會聯合會、檳城孔聖廟中華校友會、馬來西亞鳳凰友好聯誼會、馬來西亞廿一世紀聯誼會、檳吉玻烈士墓園管理協會、檳威老友聯誼會、檳城朱家拳體育會、檳州歌樂協會、檳城留台同學會、檳城留華同學會、天和園慈善基金會、公民校友會、公民第一分校、公民第二分校董家協和學生、檳城慧音社、檳城閱書報社孫中山紀念館、公民學校信理員紀念碑管理委員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澳門歸僑總會、澳門客家歸僑聯委會和緬華筆友協會等。

星洲媒體代表則有星洲日報北馬高級區經理洪葆芩、光明日報高級經理(廣告營銷)兼威省/吉南/北霹靂高級區經理柯忠辰。

 

陳坤海(前排左起)、黃漢偉、周游斌(後排左起)和莊耿康在紀念碑前獻花。

 

陳坤海:不可磨滅貢獻

檳州華人大會堂主席丹斯里陳坤海博士認為,南僑機工為抗戰所作出的英勇犧牲,不僅在中華民族抗擊侵略的歷史中寫下了光輝篇章,也對全球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強調,這些無畏的先烈為今天的和平奠定了基礎,而紀念他們不僅是緬懷過去,更是要繼承他們的精神與責任。

他認為馬中兩國人民自抗戰以來,通過共同奮鬥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種情誼不僅體現在政治和經濟領域,更融入了文化與社會層面,成為兩國關係深化的重要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駐檳城總領事周游斌受邀致詞時說,今天大家在紀念碑前回顧南僑機工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英勇事跡,旨在弘揚南僑機工精神,並引導青年一代銘記先烈為爭取和平所付出的犧牲。

他說,中國在全球發展、安全和文明倡議的指引下,推動高品質的“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於為世界創造一個開放、包容和美麗的未來。

他說,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日前訪問中國並與習近平主席會晤時,讚揚了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並表示這一理念代表了全球南方國家的共同願望和未來方向。

周游斌也呼籲,中馬兩國共同努力並繼承和弘揚南僑機工精神,深化兩國地方合作,攜手推動中馬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與繁榮作出不懈努力。

 

各政黨代表聯合拜祭,分別是民政黨代表方志偉(左起)、胡棟強、馬華代表陳德欽、行動黨代表藍卡巴星和公正黨代表吳俊益。

 

星洲媒體集團代表柯忠辰(左二)和洪葆芩(左七)聯同杏壇團體和檳州中元聯合會代表在紀念碑前鮮花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