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祥·原来大马华教没被打压?

鸿文《被打压的马来西亚华教》,对大马多年来“被打压”的事实,提出不同看法。戴律师多次在其专栏与脸书夸夸其谈,试图以今日行动党在华社议题的沉默无为,为马华过去数十年的无能开脱罪责;仿佛火箭的堕落,可以“证明”马华背弃华社的行径是情有可原的——换言之,因为“新汉奸”的诞生,“旧汉奸”即可洗白?

戴律师爱马华心切,但再多的巧言诡辩,也比不上公道自在人心。年轻一代或许容易被误导,但只要稍微了解大马华教自独立以来,所经历的狂风暴雨,维护母语教育人士如何被当局以威权镇压,而被迫变成“华教斗士”——被褫夺公民权的、被打入牢房的、被内安法令无需审讯即长期关押扣留营的……

即使时至今日,仍有极端种族政客与组织,一再拿华教开刀,指责破坏国民团结,呼吁关闭华小等等;同时,华校拨款与师资不足,华文师训每年受刁难,城市华裔人口增加,华小增建或迁校却困难重重……华教有无受“打压”,坊间早有定论,不是用几篇“洗白文”就能扭转的。

还有,当年掌权者强行派遣不谙华文者进入华小掌校,以图改变华小性质;本世纪初《救救白小》运动,从拯救一所破落华小,演变成全国群情愤涌的维护华校运动,“一间不能少”的华社集体悲情,是怎么累积爆发的,戴律师或许可以假装不知道,却无法改变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

如果把历届政府对华教的态度,视为“多数人不同意(支持华教)”,是否意味着只要当权者不支持的,即使对少数人不公,也可以理所当然?若是如此,全世界所有的公民运动、少数族群对不公义的抗争等等,俱可休矣!

作为少数群体,华社多年来所争取的,不过是“平等对待”四字而已。大马公民在宪法上并无等级之分,但所受实际待遇,别说是土著与非土著,即使是真正的原住民土著也有落差。

没有人会反对给予弱势的原住民特殊待遇,以协助他们改善社会地位。然而,大马或许是全球唯一采取 “扶持强势多数民族”政策的国家。戴律师以中国、纽澳等国的保护弱势土著政策,来为大马强势种族的偏差政策辩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偷换概念、指鹿为马,不值一晒!

戴律师还列举新加坡、泰国和印尼的华教发展,来彰显大马华教的非凡地位,仿佛以此可证明大马华教并无受到打压。

事实上,李光耀当年执意关闭南大、打击华文教育,并以英文作为各民族交流的主要语文,自有其历史因素;何况李光耀晚年也曾对当年的决定表示后悔,新马两地国情不同,岂可一概而论?

至于仅占全国人口极少数的泰国与印尼华裔,因时代背景而接受同化,与独立时占人口(包括新加坡)近49%的马来亚华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没有近半人口的全力配合,同英殖民政府的独立谈判,就不可能如此顺利达成。

戴律师以他国华裔的遭遇,来暗示大马华裔的“幸福”,这种“比烂”手法,就像面对人民不满时,政客们就会拿落后非洲国,来提醒大马人应当知足一样,只能哄哄无知百姓。

华教在大马立足近200年,国家独立至今亦已超过60年,遗憾的是到今天还有人拿“土著特权交换公民权”一事,来合理化国家的种族不平等政策,不仅是公民教育的彻底失败,从华裔评论员的文章读来,更是予人“斯特哥尔摩症候群”受害者的强烈感觉。

睁着眼睛说瞎话需要莫大勇气,戴律师在文章中一再提醒读者无须对他动怒,想来多少早有自知之明。我不晓得广大读者会否动怒,但我个人却为此感到深切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