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党领袖缺席、政治疲劳以及经济因素,被指是9月16日“拯救大马”集会无法吸引大批人潮参与的原因。
时事分析员接受《透视大马》访问时指出,如果得到政党领袖的支持,那么这场抗议集会估计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潮。
他们说,这次集会也缺乏真正的目标,主办单位应该提出更重要的问题,比如生活成本上涨,而不是巫统主席兼副首相阿末扎希的法庭案件。
大马工艺大学马兹兰博士说,在经历了去年11月的全国大选以及接二连三的政治事件后,大多数人已经政治疲劳。
“人民已经疲倦,自2018年起,我们见证了各种政治乱象。去年11月,我国举行了全国大选,接着还有6州选举,然后是柔佛双补选。不久后,再砂拉越州选之前,彭亨还有一场补选。”
“人们如今关心的是经济问题。生活成本以及高物价。昨天的集会意义不大。声称要拯救马来西亚,但目标是什么?”
“我留意到大多数人都希望政府开始工作并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愿意给予政府时间。”
希索慕丁指出,反对党希望透过渲染阿末扎希的案件来吸引民众,但却没达到预期效果。(档案照:透视大马)
独立民调机构巧思中心执行主任希索慕丁则认为,国盟透过这次的集会所挑起的课题,并未引起民众的关注。
他说,主办单位在拟定口号上做了错误的选择,他们原本以为可以渲染阿末扎希获撤销47项控罪来吸引民众参与集会。
“这项集会并没有吸引到民众,因为他们不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是关于经济或生活成本的,那么会更吸引人。”
“反对党以为他们可以透过渲染阿末扎希的案件来吸引民众,但失败了。阿末扎希的案件并不是他们优先关注的事项。”
周六举行的“拯救大马”行动,主要是抗议总检察署撤销阿末扎希在健康思维基金案中的47项控罪。
9月4日,高庭法官科林劳伦斯批准控方要求撤销阿末扎希47项控罪的申请,并裁决这名巫统主席在被控贪污、失信以及洗钱罪状的健康思维基金案件中,释放不等于无罪(DNAA)。
控方在解释撤控的决定时指出,暂停诉讼是为了展开更深入的调查。
周六,要求首相安华下台和“Reformati”(烈火莫熄已死)的呼声在集会中回荡。
在崇光购物中心(SOGO)前的集会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人群才散去。
“拯救马来西亚”集会秘书处负责人顿费沙和亲国盟部落客峇德鲁希山(Chegubard)皆在集会现场。
约500名集会者最初聚集在甘榜峇鲁占美清真寺外,然后往市中心方向步行。期间,集会者不断高喊“推翻扎希”(Tolak Zahid)、“提控扎希”(Dakwa Zahid)、“烈火莫熄已死”(reformati)和“米价变贵了”(Beras dah mahal)等口号。
当天有不少人高举“提控扎希”的纸牌,但时事分析员认为,主办单位在拟定口号上做了错误的选择,导致民众兴致缺缺。(档案照:透视大马)
领袖缺席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的阿末弗兹教授说,政党领袖的缺席,影响了集会人潮。
他补充,目前许多人面临的经济问题也是导致集会人潮少的原因。
“吉打、吉兰丹和登嘉楼的民众可能在考虑到经济因素后,决定不来参与集会。对于远在吉兰丹的人们来说,经济并不好,他们不可能远道而来并在吉隆坡待上一天。”
“另外一点是,你在集会上看不到政党的最高领导人。这是很奇怪的现象。政党领导人通常会出席(集会),以吸引集会者的注意。但昨天我并没有看到任何领袖,包括伊斯兰党和图团党青年团领袖。”
“这表明这次的集会没有说服力。领袖鼓励年轻人挺身而出,但如果他们自身都懒得露脸,那么你不能指望老百姓会踊跃参与。假如有逮捕行动,那么领袖必须是身先士卒。”
经济因素、政党领袖缺席以及政治疲劳,被指是9月16日“拯救大马”集会无法吸引大批人潮参与的原因。(档案照:透视大马)
智库伊曼研究(Iman Research)项目主任巴德鲁希山认同弗兹的观点,但他说,为了实践民主社会精神,我们应鼓励和平集会。
他补充,在马来西亚,只有得到政党领袖的支持,集会规模才会庞大。
“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集会或者街头示威从未吸引大量人群,除非是得到政党领袖认可或他们亲自参加。”
“第一次的净选盟集会规模庞大,那是有政党领袖参与。之后也因为主打干净与公平选举的原因,所以规模也都不小,但我们仍然看到,每次集会都有政党领导人在背后支持。”
“我们需要允许或鼓励更多的和平集会,无论集会人数多或寡。”
“我们是否同意或不同意其原因是另一回事,但我们需要告诉人们,和平的街头示威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