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腾蜕变对马中联营启示/南洋社论

多元重工(DRBHCOM,1619, 主板消费股)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2023首季度盈利1亿790万7000令吉;上财年同季则净亏2574万令吉。该公司的首季营业额同比增33.69%至41亿357万1000令吉。

报告特别指出,宝腾汽车在今年首季的增长强劲,售出的车辆从去年同期的2万6706辆,大幅增长50%,达到4万287辆。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引以为荣的国产车普腾(Proton),曾经是绽放着光芒的马来西亚第一家国产汽车公司,几十年的发展期间,由于出现官僚主义的管理和不当的市场策略,业务在2010年之后一蹶不振。

宝腾扭转颓势展锋芒

2017年,中国吉利宣布收购普腾 49.9%的股权,成为多元重工业的另一大股东。李春荣出任总执行长,着手重组管理层,改变了公司的结构,调整市场策略和发展方向,并大力削减企业开销。由于吉利拥有较大的话语权,经过一系列的整顿,易名后的宝腾开始扭转颓势,再展锋芒。

宝腾两款运动休闲车X70和X50亮眼出击,以低油耗、低保养、低车价作为宣传口号,车款一时成为市场的宠儿。公司业绩也走出低迷,稳步回升。最近,宝腾配合庆祝40周年纪念,推出首辆新能源运动休闲车X90,作为推动新策略的第一步。公司也决心开发更多新产品,提升在新市场的领导地位。

宝腾和吉利经过6年的整合,无论在研发、生产、质量、采购、销售和市场营销都有了重大的改变,宝腾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逐步增长,连续4年在马来西亚排名第二,曾经蒙尘的品牌重新擦亮,也从复苏走向发展。

首相安华3月杪访问中国,多元资源重工业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意向协议,探讨投资320亿令吉,在霹雳州丹绒马林合资建设面积多达1000英亩的高科技汽车工业园,主力生产新能源汽车。

另一方面,2015年投入生产,坐落在霹雳州华都牙也的中车东盟制造中心,也是马中合作的项目。这个集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车辆、电动车组、内燃车组、轻轨车辆和其他铁路装备的制造生产中心,占地50英亩,投资额约4亿令吉。7年来,中车先后获得总值超过50亿令吉的多个项目,累积占有超过85%的马来西亚市场。中车立足大马,不但有助推动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并且提供当地民众就业,这是合作共赢的联营模式。

马中企业合作投资典范

马来西亚当前除了强化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之外,更致力引进生物医药、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高增值投资,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优势与先进,应该是我国招揽的投资目标。

马来西亚是最先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也积极与中国开展合作,但一些政治的炒作,引发国内一些民众或企业对中资进入大马怀有疑虑。企业跨国联营结为亲密伙伴,从资金和技术的引进到提供就职的机会,互惠互利是双方必须具备的合作条件,而彼此的相互信任更加重要,没有相互的信任,联营企业不会有好发展。

宝腾汽车蜕变,中车落足大马,这是马中两国企业合作投资的典范,这些成功的例子,应该是马中企业未来合作的效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