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党青年团打扮成“圣战士”游街的行为掀起“制造恐惧”的争议,在所难免。现在讲的是“昌明大马”了,街演的话要的也是文明与开明元素,而非古代带着血腥意味的荒蛮艺术。
再说,假战士们挥舞着那些逼真仿制长剑和长矛的夸张动作,不吓人才怪,怕是他们在家时这身装扮已经吓哭他们家的小孩一轮。
伊党在第15届全国大选取得了历史上最佳成绩,甚至只差一步就入主布城。当时大部分期望中庸大马的国人可说是捏一把冷汗。
如今在新政府成立不到100天,他们挟带着最佳战绩余威,战士打扮走上街头欢呼圣战,到底想要传达什么讯息?
伊党领导层说,这个叫“角色扮演”(cosplay),在全界多个国家都有流行,也像中国京剧一样带着刀枪表演,为何伊斯兰党青年团打扮成圣战士就不行?这有欠公平。
以两百多年历史的京剧来比近代的角色扮演,其实冲突不大,都是演,资料也显示京剧里也真有剑、斧、刀、枪和戟这种比圣战士长矛更有杀伤力的武器,但是京剧是在台上唱戏时配合剧情才用的道具武器。所有战斗的吆喝与戾气只会渲泄在固定范围的舞台上,完全不在马路上公开流窜吓人,两者哪能一样?
显然伊党领导层只是随便回应社会昌明群体,此时此刻的“圣战士”游街作怪,主要还是趁第15届全国大选获得佳绩后,继续为伊斯兰党刷存在感,以为即将来临6个州的州选举作热身,告诉支持者伊党将愈战愈勇,已作好准备为宗教和民族“开战”!
伊党的确是拥有底气的,无论他们发布任何挑起种族与宗教情绪的言论,在马来人居多并相对发展缓慢的州属,不只不会流失选票,反而是大狂收甚至轻易战胜巫统对手,如今伊党也征服了大部分新选民,党务如此蒸蒸日上,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士气如虹,部分还很嚣张得目中无人。
然而,伊党的终极目标和作法,毕竟是与昌明大马以至宪法所阐明的和谐、多元与共存,是有很大差距的,更何况是以敌视与仇恨的宗教和政治力量来进行分化国内各族。
宗教部长纳因莫达就说得很客观,主办圣战士游行的单位应该取材展现爱好和平、团结与和谐的回教价值观,而非战斗,不然只会带给回教、回教徒和国家带来负面印象。
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也警告了,登嘉楼伊青团扮“圣战士”,手持类似武器品游行已引发民众忧,必须停止。
赛弗丁也表示,伊青团的游行带有阿拉伯语的回教曲“Nasyid”背景,清楚突显了战争的主题,这种带有情绪化的行为,夹杂武器或任何形式的“军事”符号,都是非常不合适的,肯定会引起公众不安。
内政部长发言得及时,但愿会有后续劝诫阻止激进青年团过激的动作,也为实现“昌明大马”的现代化和开明,严密监督伊党与其他激进团体的极端言论及越界演出,不要让和谐的大马天空被偏激的宗教乌云笼罩,昌明大马的昌明宗教与文化,从来都能与各族融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