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冬奥雪橇运动员为北京冬奥村的床点赞

2022-01-29

(观察者网讯)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奥运村的床因为极度舒适先火了。

当地时间28日,美国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拍视频向粉丝分享自己入住奥运村激动的心情,“我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要分享”,视频中,她拿起床用遥控器,亲自操作介绍床垫可以升高和降低到多个位置,画面一转,床变成了接近沙发的状态,萨默惬意地靠在“沙发”上……这样的配置令她震撼不已,“令人难以置信”“北京奥组委好像在说,‘我们怎么可能只比东京奥运会强一点呢?’”

仅仅一天,这段视频便获得了近35万点赞,一些曾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也回帖表示羡慕。

遇到世界性体育赛事,运动员们的居住环境往往会成为焦点。

2016年里约奥运会,因为奥运村环境太差,水管漏水、电线外露、马桶堵塞等,多国运动员曾拒绝入住;去年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其奥运村的纸板箱床也一度震惊各国运动员和全世界观众。

2022北京冬奥会已进入倒计时,近日,各国冬奥代表队陆续抵达。昨天,美国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发布在个人短视频平台的一段介绍奥运村床的视频火了。

冬奥村的床让萨默意外又惊艳,“我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要分享,我们这里不仅没有纸板床,而且北京奥组委好像在说,‘我们怎么可能只比东京奥运会强一点呢?’”

视频中,她拿起了有8个按钮的床用遥控器,向观众展示床垫可以升高、降低到各种位置,“电视模式”能让床头调整到接近沙发的状态,看起来极度舒适,她还拍摄了自己躺在睡袋里的场景,介绍自己处在零重力模式,这让她非常震撼。

据纽约邮报报道,这段视频迅速走红,不少国外网民羡慕不已,一些参加了去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运动员则在羡慕的同时“梦回”当时的奥运村。

美国女子橄榄球运动员伊洛娜·马赫(Ilona Maher)回顾当时的情景称,躺在(东京奥运会)那张床上一周后,背就开始疼了。

美国举重运动员马提·罗杰斯(Mattie Rogers)直接回复了一句“我哭了”,胜过千言万语。

去年残奥会期间,帮助美国队夺得金牌的坐式排球运动员艾玛·谢克(Emma Schieck)也表示,“作为东京奥运会的一员,看到这个场景,想起了当时的纸板床有多不舒服。”

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冬奥村的床配有调节功能,可以在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下为脊柱提供合适的支持。床垫采用记忆棉材质,内置传感器,可以实现按摩、零压力、闹钟推醒等功能。设置闹钟后,床在设定时间会自动起降;一旦智能床识别到打鼾声,还会调节头部的高度,缓解打鼾。

此外,对于有加长床需求的运动员,床位安置了床尾凳,使得整个床的长度能达到2.2米至2.4米。

“科技床”深深贯彻了我国“科技奥运”的理念。据文汇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国际传播及效果评估中心主任周敏介绍,“这样的科技案例还有很多,今年冬奥会有一抹鲜明的科技底色,从筹办到现场展示,‘科技奥运’这一理念是一以贯之的。”

比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首钢滑雪大跳台首次应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竞技型人工剖面赛道设计方法与建造关键技术;作为当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能运行水上项目又能运行冰上项目的“双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的“水冰转换”离不开可转换结构体系以及可拆装制冰系统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作为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采用了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

科技底色之上,是冬奥会的人文关怀。为运动员们提供舒适的床只是今年北京冬奥奥组委为运动员们准备的众多惊喜中的一个。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曾介绍,奥运村里的饮食方面,能够满足运动员的多种需求,包括近几年有的运动员特别流行吃那种叫无麦麸的食品,都能保证,也确保所有菜品都有成分标注,能够让运动员更加安全地选择他们所需要的能量。

“另外,除了按照国际奥委会相关标准之外,我们自己也做了很多的细致安排,这样的细节非常多,比如像洗衣机的设计,我们吸取了曾经的经验,有时候洗衣机排队时间长,会让运动员不能好好休息等等,为此我们打造了洗衣中心,提供专业洗护,保障运动员们安心备战,总之通过大家各种较细致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希望来自全世界运动员,都能有最好的体验。”

另据新华社报道,近日,许多生活在中国的外国视频博主也忙了起来,他们纷纷探馆北京冬奥会,并在Youtube上来了一波花式点赞。

加拿大滑雪项目冬奥奖牌选手亚历克斯·柏里欧-马尔尚(Alex Beaulieu-Marchand)探访了单板大跳台后介绍,“大跳台令人印象深刻,我认为在这样的场馆内举办如此精彩的赛事非常棒,太不可思议了,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设施之一。”

博主@Refa Goes Around 认为,北京已经为冬奥会的举办做了万全的准备,令人印象深刻。

博主@Living in China 在逛完多个场馆后感叹,“我不知道说了多少次100%了,北京真的做得太棒了,我相信在当下,没有任何国家会准备得更充分,更有能力举办2022北京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