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密到解禁 越南选择中国新冠疫苗的理由

撰写:

进入5月下旬,越南方面逐渐发现从4月27日开始侵袭其全境的新冠疫情来头不小,其重点疫区岘港、北江、北宁等地遭遇英国变种B1.1.7和印度变种B1.167.2两种变种新冠病毒袭击。在一片严防死守之下,“注射新冠疫苗”这个选项开始进入越南各界人士的视野。

由于越南从3月上旬开始只完成了百万剂疫苗的接种工作,这让越南民间看到任何大规模接种疫苗的消息都大受刺激:譬如5月16日,中国合肥市一天为110万市民接种疫苗的消息让越南网民倍感惊叹。越南的疫苗采购与研发进度也成了各界人士催促的重点。

越南卫生工作者是第一批接种疫苗的人群,5月7日,一名37岁的医护人员在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于血栓症,这使得越南开始对这种廉价疫苗产生警惕。(美联社)

越南卫生工作者是第一批接种疫苗的人群,5月7日,一名37岁的医护人员在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于血栓症,这使得越南开始对这种廉价疫苗产生警惕。(美联社)

也就在5月17日,越南卫生部长阮青龙在总理范明政组织的防疫大会上汇报了该国接种疫苗的初步采购方案。到了这个时候,越南卫生部保密了近四个月的中国产疫苗采购方案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越南卫生部总量1.1亿剂疫苗的方案中,越南卫生部除已敲定30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3,100万剂辉瑞/BioNtech疫苗之外,另计划借助“全球冠病疫苗获取机制”(COVAX)在未来取得3,890万剂疫苗。

为此,越方在与包括美国莫德纳、俄罗斯盖玛莱亚研究所以及中国医药集团等疫苗生产商进行磋商。这也是自1月4日,越南卫生部称“与未透露名称”中国生产商签订信息保密协议后,第一次确认购买中国疫苗的意向。

印度变种病毒及英国变种病毒正对越南发动联手打击

从2020年12月开始,英国变种新冠病毒开始袭击全球。(路透社)
外界仍把目光对准新德里等地的疫情及检疫情况,这使得印度之外的场合容易被忽略。(美联社)
到5月上旬,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带出现明显疫情,很多前来尼泊尔接种中国疫苗的印度人也带来了变种病毒。(美联社)
同理,在刚刚结束示威与短期无政府状态的缅甸,疫情也在蔓延,虽然军事管制有效地控制了人员流动,但越境往返印度的缅甸难民已成为传染源。(美联社)
在老挝,交通的改善导致新冠无症状感染者随之流动。(Getty)
很快,柬埔寨也在2021年4月成为此次疫情传播的重要热点地带之一。(新华社)

对外界来说,越南的这种高度秘而不宣颇具迷惑性。在3月上旬,一些分析人士认定越南已经成为东南亚唯一一个不选用中国疫苗的国家。他们认为,越南对中国疫苗有警惕情绪,在以往牵涉疫苗的重大国际卫生事件中,中国医药企业的参与度甚至不如印度血清研究所,因此,作为新玩家的中国,其产品至少需要市场检验。

此外,越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也决定河内有必要在中越关系正常化三十周年之际,维持一个相对高调的姿态,考虑到越南在2020年的抗疫斗争中已经喊出了“借鉴武汉封城经验”之类的口号,到2021年,他就有必要和北京拉开一点距离,以此维持对冲。

2021年4月24日,中越两国举行第六次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与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出席。在此之前,越方外交人员曾多次谈及疫苗等问题。(中国国防部官网)

2021年4月24日,中越两国举行第六次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与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出席。在此之前,越方外交人员曾多次谈及疫苗等问题。(中国国防部官网)

不过,新冠疫情的实际发展,以及中国疫苗在世界各地的实际效果,也让满腹狐疑的越南方面看到了实际成效。

譬如在柬埔寨的越南使团和经济界人士就先行接种了中国援助柬埔寨的国药和科兴两类新冠疫苗。这些驻守柬埔寨疫区一线的越南政要对中国疫苗的效力最有发言权。随着他们借此在柬埔寨的疫情中幸免,阮清龙也在4月1日会晤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后正式提出了“请求中国帮助为往返中越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建议。

此外,COVAX机制下世界各国中,目前只有中国能维持疫苗的对外输出。目前,曾号称能在2月至5月间输出1.1亿剂疫苗的印度已丧失输出能力,该国全部疫苗用于国内用途;美国虽宣布提供8,000万剂疫苗,但这其中有6,000万剂是美国不认可,易造成接种者心脑血栓的阿斯利康疫苗。

相比之下,采用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分别向世界各国输出5千万剂和1.56亿剂疫苗的中国国药及科兴两家公司就相对值得信赖。在新冠疫苗已成为全球最紧俏商品之际,河内为民众安全采取的任何措施都能成为其政绩。两种变种病毒夹攻之下,此前处于秘密中的购买计划,而今就可以拿出来向媒体展示。

事实上,河内在四个月内对中国疫苗的做法,可能也只是越方操控民意手段的一部分。在疫情之下,驭众有术的河内当局仍不忘借此做点事情,譬如越南新一届国会(即人民代表大会)在疫情下的正常选举,以及越南三种自研新冠疫苗的进展,都足以让其民众在面对印度等国疫情惨况之际心生自豪,进而在新冠疫情带来的不景气环境下面对现状,安心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