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应对

李辽宁 

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主要是指国家的军事与政治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国家安全的内容得到了极大拓展,除了领土、主权、人口、资源等传统安全以外,也包括经济、信息、生态、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意识形态”与“文化软实力”相结合,成为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利益

客观世界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要进入到人们的头脑之中,并被人们所掌握,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认知图式和理论框架,而意识形态就承担着这种角色。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甚至说:“没有意识形态,我们几乎没有善恶观,没有法律和秩序,没有停靠的锚地和港湾。意识形态造就了我们行为的动力、态度和生活于其中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念。”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识形态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因此,主导意识形态是否安全,是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关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变革,它一方面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汲取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机遇与挑战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我们所受到的防范和遏制也在增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无论如何,美国人总会对一个强大的中国心存疑虑。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而且因为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一个竞争者。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既有商品与货物的流通,也有思想和观念的交汇。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通过商品贸易来传播意识形态,是他们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手段。曾经负责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魏德曼指出:“贸易不只是创造财富的手段,它还是美国思想和理想借以渗透到所有中国人意识中的渠道;从长远来看,它为美国的意识形态产业(诸如电影、激光唱片、软件、电视)和使国际交流更为便利的产品(诸如传真机和互联网计算机)开辟市场。”
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但也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更加自觉,更加关注幸福指数,追求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但与此同时,原有的价值系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重建,难以为新的生活方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导致社会精神危机的出现。不仅如此,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也凸显出来:发展不平衡、官民矛盾、贫富矛盾、贪污腐败、生态破坏等,这些都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也为主导意识形态带来挑战。
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可以说,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其多端性、匿名性和虚假信息的不可控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而网络安全更是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震惊世界的“斯诺登事件”就是典型案例。显然,美国不会因为窃听丑闻而放松对他国的监控。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缺的环节。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意识形态安全战略规划。基本内容应该包括: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及其要素,世界意识形态安全的总体态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与现状,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动力与条件,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因素,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举措与保障等。意识形态安全战略规划应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实施完成。
第二,加强内涵研究,夯实意识形态的结构要素。从内在结构来看,意识形态包括三个基本层面或要素:认知—解释层面、价值—信仰层面、目标—策略层面。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在认知—解释层面,重点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在价值—信仰层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强大的价值和信仰支撑;在目标—策略层面,围绕实现中国梦制定好发展步骤和策略。
第三,扩大对话交流,提升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在社会意识结构中,从个体心理开始,逐渐发展为群体心理—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层次逐步上升、影响力逐步增大的序列,每一个都是由前者发展而来。要维护主导意识形态的安全,最重要的是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当前的重点是要充分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内在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与交流,在解决民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第四,强化话语权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能。要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辨析和引导,吸收不同思潮的积极因素,增强主导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吸引力;加强学术交流,既要强调中国国情、民族性、本土化,又要体现时代性和国际性。只有从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上认识中国问题,方能更好地诠释中国特色,建构中国话语,彰显中国影响力。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13期,摘自2014年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