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辞职后,如何举办一场安全的奥运会?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邵琦   2024-07-17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邵琦】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16日在部长会议上表示,他将在当天晚些时候接受总理阿塔尔及其团队的辞职。报道称,阿塔尔接下来将带领“复兴党”在国民议会大展拳脚——阿塔尔在国民议会选举中成功连任国民议会议员,并于日前作为唯一候选人当选国民议会执政党“复兴党”主席。

法国总统马克龙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目前,法国各党派仍在就总理人选进行密切磋商。内政部长达尔马宁呼吁总统阵营与右翼共和党组成联盟组阁。在国民议会选举中排名第一的“新人民阵线”也在努力就提名总理候选人达成一致。法共全国书记鲁塞尔表示,“如果我们在未来几小时甚至几天内找不到解决方案,这将是一场真正的灾难。”然而,即使左翼联盟成功达成一致,马克龙也可能会拒绝这一建议,因为左翼在国民议会没有绝对多数席位,难以建立稳定的政府。

除了总理,另一个在法国政坛举足轻重的职位也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本周四,国民议会将选举关键性的议长一职。国民议会议长是仅次于总统、总理的法国第三号政治领袖,对内具有确保议会有效运作、协调各党派议员立场,对外具有代表法国立法机构等重要职能。据《费加罗报》15日报道,马克龙阵营计划在周三进行一次内部投票,以决定继续提名前国民议会议长皮韦还是另作他选。

阅读更多

冯德莱恩能否“过关”连任欧委会主席?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李萌   2024-07-17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随着新当选的720名议员当地时间16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聚集,新一届欧洲议会迎来了首次全体会议。法新社称,此次会议标志着欧洲政治格局的潜在转变。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原本希望在会议期间发表演讲,却因“投票议程繁忙”而被推迟。报道认为,欧洲议会领导层对欧尔班讲话的拒绝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欧洲政治的紧张气氛。

新一届欧洲议会首次全体会议16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法新社)

本次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6日至19日。据“欧洲新闻网”报道,议员们在16日选举新一届议长,经过投票,来自中右翼欧洲人民党党团的马耳他人梅措拉获得连任。梅措拉以温和的形象和良好的跨党派关系而受到支持,2022年1月首次当选欧洲议会议长,如今,她将继续担任这一职务两年半。

16日的全体会议还计划开始选举14名副议长。法新社称,由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领导的欧洲保守派和改革主义者党团已确定将有一名成员担任副议长,但这一右翼党团希望再争取两个副议长名额。由欧尔班牵头组建的“欧洲爱国者”也希望获得两个副议长席位。报道说,极右翼势力欲寻求更大的影响力,这将使新一届欧洲议会的政治构成更加复杂。

阅读更多

这名老共产党员,第四次当上了我们邻国的总理

2024-07-16    来源:搜狐网     作者: 牛弹琴

(一)

国际政治,有时就是很戏剧性。

在美国,一颗子弹的轨迹,差点改写了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历史;在我们西南这个邻国,一名熟悉的老共产党员,又一次当上了总理。

他的前任,已经是三起三落;而他,现在更是梅花四度。

他就是尼泊尔新总理奥利。

现年72岁的奥利,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长期担任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主席,曾在2015年、2018年两度出任过总理,2021年又短暂回锅。

在尼泊尔,总统是虚职,总理才是最具实权的人物。

值得一说的,刚刚下台的普拉昌达,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是尼共(毛)的主席。

毛主义是什么?相信也不用我多做解释。

普拉昌达曾经就这样说,毛泽东是尼共(毛)区别于尼泊尔其他所有政党包括其他共产党最根本的地方。

所以,第一次出任尼泊尔总理后,普拉昌达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中国,2008年他专程来北京出席奥运闭幕式。

这也打破了以往尼泊尔领导人上任后,第一次出访必去印度的惯例。… 阅读更多

谁在令美国“煽动战争”?63年前就已有了答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4年07月15日

据英国广播公司7月11日报道,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2024年峰会上,北约表示“坚定不移”支持乌克兰把战争打下去,并誓言“不可逆转地”推动乌加入该组织。

北约陷入“战争狂热”

北约,这个诞生于冷战初期、现已七旬“高龄”的全球最大军事组织,不仅没随着旧时代一道成为历史,反而持续膨胀,变得愈发庞大和可怖。

查询北约官网可知,冷战结束后,该组织历经7次扩员,半数成员国是过去25年里加入的。

目前,北约成员数量从创建伊始的12国增至32国,拥有超300万现役军人,这还没包括与之关系紧密的日、韩、澳、新等“准成员国”。

7月10日,北约成员国元首在峰会上合影。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截图

7月10日,北约成员国元首在峰会上合影。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截图

外媒称,今年北约有23个成员国达到“将GDP的2%用于国防”的目标,其不仅要向乌提供美制F-16战机,还会把至少20%的国防开支用于采购和研发军事装备。

另据路透社报道,为与俄长期对抗,北约计划新增35至50个旅,扩军规模或达35万人。… 阅读更多

首批F-16战机今夏入乌参战 面临四大困境

来源:澎湃新闻     2024年07月15日 

乌克兰离获得梦寐以求的F-16战斗机越来越近。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北约峰会上表示,首批F-16战机已经开始从丹麦和荷兰运往乌克兰,但他没有透露首批移交的战机具体数量。布林肯说:“这些战机今年夏天将在乌克兰上空飞行,以确保乌克兰能够继续有效地抵抗俄罗斯。”

而后白宫新闻机构发布了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荷兰首相斯霍夫、美国总统拜登的联合声明,称西方国家计划向乌克兰提供整支的F-16战机中队。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0日回应表示,北约国家计划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斗机一事表明,美国领导着一个“战争团伙”。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强调,向乌提供F-16等新式武器不会改变前线局势。他还指出,倘若这些战机亮相乌军部队,它们将像西方广为宣传的其他军备一样被烧毁。

F-16携带AGM-88反辐射导弹出击执行反雷达任务,目前美国空军主要由F-16承担“野鼬鼠”任务。

F-16携带AGM-88反辐射导弹出击执行反雷达任务,目前美国空军主要由F-16承担“野鼬鼠”任务。… 阅读更多

特朗普副手是他,欧盟官员:对乌克兰而言,这是灾难

来源:天下事     2024年07月16日

特朗普副手是他,欧盟官员:对乌克兰而言,这是灾难

当地时间7月15日,也就是为期4天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第一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相社交”上宣布,他的竞选搭档是39岁的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万斯(JD Vance)。有人认为,万斯的到来对乌克兰而言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据美国《政客》杂志网站报道,对于特朗普选择万斯作为竞选搭档,一名欧盟高级官员回应说:“对乌克兰而言,这是一场灾难。”

报道称,欧洲已经对特朗普胜选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感到恐慌,万斯加入共和党的竞选名单,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新一届政府对乌克兰和跨大西洋联盟的承诺的质疑。

万斯已经明确表达了他对乌克兰问题的看法。2022年,他在一次采访中告诉班农(Steve Bannon):“实话告诉你,我真的不在乎乌克兰会发生什么。”

2024年2月,万斯首次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他告诉《政客》,美国需要重新评估对乌克兰的支持。他还缺席了与乌克兰代表团和其他参议员的会议。… 阅读更多

尹国明:特朗普遭枪击这事,比开始大家了解的要更严重

2024-07-1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尹国明

图片

  【现场分析有观点认为,有一枚子弹击中特朗普胸部,被防弹衣挡下了】

【前言】特朗普遇刺这件事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恶化到多么严重的程度。

特朗普遭遇枪击。当时特朗普还在台上演讲,枪声突然响起。直播画面表示,特朗右耳及面部有血迹。宾夕法尼亚州警方早些时候表示,特朗普是被提词器的碎片击中。但特朗普后来在社交媒体上称,他的右耳中枪了。特朗普这一次距离鬼门关也就差那么一厘米甚至几毫米。

根据最新的消息,枪手距离特朗普180-275米,用AR式步枪共发射了8颗子弹,还造成观众1死2伤,也有消息称已经2死2伤。情况比一开始大家了解到的显然更为严重。

这件事就不简单了,让美国本来就严重恶化的政治生态,更恶化了。

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策划实施这次枪击事件的,无非就是三种可能性:1、竞争对手;2、第三方;3、自己人。

第一种可能性不但不能排除,而且还远大于第三种。

第二种的可能性也远大于第三种。… 阅读更多

【环时深度】13年了,“沃尔夫条款”让美国作茧自缚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李准 樊巍    2024-07-15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准 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编者的话:最近,美国航天界面临的难题不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主力火箭“猎鹰9”号7年多来首次在太空解体而被停飞,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星际客机”故障致两名宇航员滞留国际空间站超过一个月,舱外行走任务开始前宇航服冷却装置又严重漏水。而在探月方面,中国嫦娥6号6月底获得的月背土壤让美国科学家和相关机构颇有兴趣。然而,一则叫作“沃尔夫条款”的美国国内法律让包括共同研究月壤在内的一系列美国与中国的太空合作都受到巨大阻碍。美国多位业内人士公开批评该条款“偏执”“错误”,那么为何在过去的13年里,该条款仍每年都被保留在美国立法之中呢?中美之间开展平等互利的太空合作前景又会如何?

NASA前局长:条款根本没有达到其目的

“两个自然段的文字实际上禁止了美中太空合作。”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样形容“沃尔夫条款”。该条款于2011年4月被通过并包含在美国《2011财年国防部及全年继续拨款法》中。这两段条款文字规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将拨款用于与中国或有中方背景的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双边合作,任何NASA下属或使用的机构也不得将拨款用于接待中国官方访客。

阅读更多

中俄“海上联合-2024”军演开幕,外媒渲染“对抗北约”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郭媛丹      2024-07-15

原标题;中俄“海上联合-2024”军演开幕,外媒渲染“对抗北约”,中国军事专家驳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郭媛丹】14日上午,中俄“海上联合-2024”军事演习开幕式在广东湛江某军港举行。同日,中国国防部证实中俄两国海军舰艇编队开展第四次海上联合巡航。外媒在报道中称,北约峰会前脚对北京采取强硬立场,中俄两军便举行演习,“因此释放了战略信号”。对此,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种说法毫无依据,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已经实现了常态化,无论是演习主题还是课目设置均不针对第三方。

俄舰艇驶入湛江某码头。(“人民海军”微博视频截图)

中国国防部此前发布的消息显示,中俄两国军队于7月上中旬在湛江附近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据“人民海军”消息,此次演习以“联合应对海上安全威胁”为课题。中俄双方共派出水面舰艇7艘以及舰载直升机、陆战队员等参演。… 阅读更多

克宫:俄要将导弹“瞄准”欧盟各国首都

来源:环球网     2024年07月15日

“我们的国家处于美国部署在欧洲的导弹的瞄准线之内。我们以前经历过这些。”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近日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我们有足够的能力阻止这些导弹。但潜在的受害者是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在北约峰会承诺加大对乌克兰军事和财政支持,尤其是美国10日宣布将于2026年在德国部署远程攻击系统的背景下,西方媒体普遍将佩斯科夫的上述表态解读为来自克里姆林宫的警告和威胁。对于美国计划在德国部署远程武器,俄媒分析认为,此举或是为了对俄施加更大震慑和威胁,试图借此分散俄军事部署和能力,但只会招来俄更直接和猛烈的回应。“德国之声”则担心这会引发欧洲新一轮军备竞赛,德国有多个党派对此表示担忧,甚至执政联盟内部也提出批评。德国社民党议员施特格纳说:“这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安全。相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螺旋,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欧盟国家只是充当目标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3日报道,佩斯科夫是在接受“俄罗斯-1”电视频道主持人采访时说这番话的,后者13日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相关采访内容。“一直存在一种‘矛盾’的情况:美国部署了不同类型、不同射程的导弹,通常都是针对我国的。相应地,我国将(部署这些导弹的)欧洲地点确定为我们导弹的目标。”佩斯科夫解释称,华盛顿不断从(武力)升级中“获利”,而欧盟国家只是在对峙中充当目标。… 阅读更多

卢卡申科发声:两国已撤军!

2024-07-1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卢卡申科发声:两国已撤军!曾称不允许北约将白俄罗斯卷入冲突 

每经编辑 毕陆名

据央视新闻14日报道,当地时间13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乌克兰方面已经从白乌边境地区全面撤出了此前部署的武装部队和增援部队,目前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没有任何复杂的局面,白俄罗斯方面希望以后也不会出现任何复杂的局面。卢卡申科强调,他已下令将临时部署在南部边境的白俄罗斯部队撤回至常驻地点,避免进行任何不必要的行动。

白俄罗斯国防部当天发布消息称,卢卡申科已下令将临时部署在南部边境的白俄罗斯部队撤回至常驻地点,避免进行任何不必要的行动。白俄罗斯国防部强调,这一命令是在白乌边境紧张局势消除、乌克兰方面撤军后下达的。此前,白俄罗斯调动了边防部队以及第56防空导弹团在内的陆军部队,以加强边境安全。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卢卡申科还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需要对话以避免局势升级,俄罗斯愿意坐在谈判桌前展开对话,进行讨论并达成协议。但是到目前为止,从刚刚结束的北约峰会就可以看出,在北约的推动下乌克兰还将战斗。卢卡申科表示,他会在近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这些问题,并考虑如何进一步行事。… 阅读更多

曝光!以总理突然“反转”

2024-07-14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记者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日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态度反转,在停火谈判中推翻了一项关键让步。

熟悉谈判情况的以色列消息人士表示,内塔尼亚胡要求在最终停火期间禁止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返回加沙北部。而此前以色列曾同意在最终停火期间允许巴勒斯坦人不受限制地进入加沙北部。内塔尼亚胡本周告诉谈判小组,作为任何停火和人质协议的一部分,要求禁止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进入加沙北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资料图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资料图

报道称,这一新要求可能会破坏以色列与哈马斯人质谈判的进展,并让人进一步质疑内塔尼亚胡对以色列自己提出的协议的承诺,该协议已成为具体谈判的基础。

另据报道,美国总统拜登1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以色列和哈马斯已同意美方提出的停火框架。不过他同时承认,仍有一些“复杂的工作”要做。… 阅读更多

最新潜规则:谁要和平谁玩完!

作者:徐吉军    来源:汉唐光辉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4-07-14

如果要问,最近两周,全世界最初风头的政客是哪位?

这个荣耀,应该属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10多天内,欧尔班“旋风式”访问中俄美乌,并与四国会谈讨论俄乌冲突停火的可能性!

2024年7月1日,欧盟成员国匈牙利成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直到2024年12月31日才结束!

接掌欧盟之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立即开始了他的“和平使命”!

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次日,7月2日,欧尔班访问乌克兰,在基辅与泽连斯基会谈!7月5日,欧尔班率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欧尔班呼吁

7月8日,欧尔班访问中国时表示,匈牙利反对与中国对抗,支持欧盟与中国合作。

7月9日,欧尔班离开北京抵达华盛顿,参加北约峰会。

欧尔班与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讨论了“实现和平的可能性”,又与普京探讨俄乌实现和平的路径,再到中国征求俄乌和平的意见,最终抵达美国将上述访问成果传达给美国方面。… 阅读更多

滚动更新|特朗普遭枪击,详情曝光

来源:凤凰网      2024-07-14
10:02
【女儿伊万卡回应父亲特朗普遭遇枪击】伊万卡·特朗普:感谢你们的爱和祈祷 “感谢你们对我父亲以及今天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无谓暴力事件的其他受害者的爱和祈祷。 我感谢特勤局和所有执法人员迅速果断的行动。 我会继续为我们的国家祈祷。爸爸,我爱你,今天和永远。”
09:56
【美媒:枪手用AR步枪发射了8发子弹】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执法部门的消息人士透露,枪手站在集会场地附近的屋顶上,用一把AR式步枪发射了多达8发子弹。 消息人士称,枪击发生时,枪手180米至275米外。
09:44
【美警方:特朗普不是被子弹击中,伤口来自被击碎的提词器】当地时间13日, 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集会现场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他的右耳上部中枪,感觉像子弹穿过了皮肤。但目前尚不清楚枪手的情况。 宾夕法尼亚州警方此前表示,特朗普不是被子弹击中,而是被玻璃碎片击中。据称这些碎片来自被子弹击中的提词器。
阅读更多

字少事大,解放军低调现身北约家门口!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07-13

7月10日,据美联社塔林(爱沙尼亚首都)消息:中国与白俄罗斯军队在波兰边境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是中白两国首次进行具体的军事合作,反映了双方军事关系日益密切。

北约国家将会在即将召开的北约峰会中声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竟然“不声不响”地到了北约家门口进行军事演练,这令很多西方媒体感到了不安和焦虑。

其实,我军早有公告,只是国内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罢了,低调低调!

7月7日,中国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中国和白俄罗斯军队将举行“雄鹰突击-2024”陆军联合训练。

字少事大,“雄鹰突击-2024”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都令北约感到紧张。

在时间上,它正值北约成立75周年峰会在华盛顿召开期间。

7月10日,北约组织发布《华盛顿峰会宣言》,首次直接警告中国。指责中国持续挑战北约利益、安全、价值观,已成为俄乌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加剧了俄对邻国和欧洲-大西洋联盟安全的威胁。… 阅读更多

北约刚包围白俄罗斯,中国运20,就带着解放军到了

来源 :华山穹剑     

最近北约国家围绕白俄罗斯部署了大量军队,他们在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部署了10个战术合成营,总人数超过一万人,与此同时乌克兰也跟着进行响应。

最近白俄罗斯已经连续多日发布乌克兰军队正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边境集结,并且派遣无人机越境侦察但是被白俄罗斯防空部队击落的事情。

 

除了陆地上有动静,海上的动静也不小,根据白俄罗斯安全会议国务秘书亚历山大∙沃尔福维奇的说法,目前美军带领的北约部队,在波罗的海地区部署了20余艘战舰、2艘攻击型核潜艇、2艘航空母舰。

这些战舰携带了350多发巡航导弹, 已经瞄准了白俄罗斯全境和俄罗斯的西部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白俄罗斯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就变得非常正常了。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反恐为中心的永久性政府间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第一份协定,是《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任何参与该协定的国家,两两之间都必须保证以下内容:… 阅读更多

中方正告:不要!不要!更不要!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2024年07月13日 

问:有瑞典政要表示,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获胜,将鼓励中国夺取别国领土,当前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面临中国压力,台湾面临中国入侵风险等。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瑞方有关言论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攻击抹黑。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一、众所周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不侵略任何国家、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从不损害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纪录最好的大国。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不是任何国家的威胁,而是国际社会中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

我们敦促瑞方不要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不要用西方传统大国走过的轨迹来误判中国,更不要凭空捏造虚假叙事抹黑中国。

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中国同包括瑞典在内的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湾不是乌克兰,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没有任何可比性。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乌克兰问题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相提并论,无异于赋予台湾国际法主体地位、将台海两岸关系曲解为国家间关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实质是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阅读更多

伊朗当选总统,就对华关系表态

来源:央视新闻      2024年07月13日

当地时间12日,伊朗当选总统佩泽希齐扬在伊朗媒体撰文,阐述其外交政策理念。

期待与中国进行更广泛合作

佩泽希齐扬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在伊朗面临挑战的时候,始终与伊朗站在一起,伊朗非常珍视这份友谊。伊朗期待在走向全球新秩序的过程中,与中国进行更加广泛的合作。他提到,2023年,中国在促进伊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展示其对国际事务的建设性愿景和前瞻性态度。

△伊朗当选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伊朗当选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伊将致力于为缓和俄乌冲突贡献力量

在提到与俄罗斯关系的时候,佩泽希齐扬表示,伊朗将继续扩大和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并致力于为缓和俄乌冲突贡献力量。他表示,其将继续在双边以及金砖合作机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下,与俄罗斯开展合作。

美对伊施加压力不会奏效

针对伊核协议,佩泽希齐扬表示,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欧洲国家也违背了其承诺,尽管如此,伊朗仍期待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上,与欧洲国家进行建设性对话。阅读更多

中方:我们不得不投弃权票

来源:观察者网       2024-07-12 

综合联合国新闻网、路透社报道,联合国大会11日表决通过一项有关乌克兰核设施安全问题的决议。决议由美国、乌克兰等提出,要求俄罗斯从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紧急撤出其军事人员和其他未经授权人员,立即交还至乌克兰主权和主管当局的全面控制之下,并要求俄罗斯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进入乌核设施等。

决议以99票赞成、9票反对、60票弃权通过,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等国投弃权票,俄罗斯、古巴、朝鲜等投反对票。

在投票前,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表示,该决议草案是有害的、高度政治化的,且与核安全无关。他强调,对核安全构成真正威胁的是乌克兰方面,乌方多次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相关基础设施以及核电站员工和家属居住的附近城市进行野蛮袭击。

在投票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作出解释性发言,指出中方反对武装攻击核电站等和平核设施,呼吁各当事方保持冷静克制。傅聪表示,决议草案没有突出推动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的当务之急,也没有突出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欧洲安全问题,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的根本方向,“这些同中方一贯坚持的立场和主张存在差距,我们不得不对决议草案投了弃权票。”

阅读更多

南非大选结束:历史性失利!非国大首次失去议会多数席位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7-10

【编者按】2024年6月3日,美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世界》刊文,报道了南非2024年全国大选的结果。非国大得票率刚刚超过40%,反对党民主联盟得票率为21%,民族之矛党得票率为14%,经济自由斗士党表现欠佳,得票率略低于10%。由于非国大此次未能在议会中赢得半数以上席位,该党必须联合其他政党,才能确保现任总统拉马福萨在新一届国民议会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胜。

非洲人国民大会(ANC)一位高级官员周日表示,尽管非国大在周三的大选中惨败,失去了长达30年的多数党地位,但非国大不会考虑可能的联盟伙伴提出的任何要求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下台的建议。

南非目前正陷入一系列旨在组建全国联合政府以保持政治稳定的紧张谈判之中。非国大总书记菲基莱·姆巴卢拉(Fikile Mbalula)明确表示,拉马福萨总统将继续担任党的领导人,对于任何要求拉马福萨总统辞职以推进谈判的提议都将被视为“禁区”。…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