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助力阿富汗和平重建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世达       2022-10/17

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就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提出重大倡议主张。就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发展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继续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等平台作用,鼓励阿富汗当局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根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作为阿富汗友好邻邦,中国始终密切关注阿富汗形势的演变,并采取切实措施支持阿富汗各领域平稳过渡。在当前形势下,中方倡议和主张具有重要意义,将从多个层面助益阿富汗局势向好发展。

第一,加大相互支持。中方呼吁,共同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把本国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点对于饱受外部干涉之苦的阿富汗尤为重要。中国一贯尊重阿富汗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支持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国家前途命运,让“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真正落到实处,支持阿富汗走出一条自立自强之路。中国从不干涉阿内政,从不在阿谋求任何私利,从不寻求所谓势力范围,中方立场赢得阿富汗人民的充分信任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阅读更多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期间的穿梭外交

王永魁 · 2022-10-16 · 来源:党史博采

◆1957年11月6日,毛泽东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上讲话。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泽东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参加了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以及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这两次会议统称为“莫斯科会议”)。“莫斯科会议”是为了解决苏共二十大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召开的。在苏联期间,毛泽东会见了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人,成功进行了穿梭外交,为促进“莫斯科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这些会见中,毛泽东也对西方国家作了进一步了解,对制定中国国内政策有了新的思考。

三次会见哥穆尔卡

1956年波匈事件之后,波兰与苏联的关系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波兰统一工人党对苏联长期以来的“老子党”作风心存芥蒂,1956年10月新上任的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哥穆尔卡一度表示不愿意在“莫斯科会议”的《宣言》上签字。毛泽东抵达莫斯科时,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哥穆尔卡已经表示同意在《宣言》上签字,但仍有一些不同意见,希望毛泽东出面做做工作。… 阅读更多

二十大首场新闻发布会,五个细节值得关注

2022-10-15      来源: 政知新媒体

二十大首场新闻发布会,五个细节值得关注

撰文 | 董鑫 蒋若静 刘艺龙

10月1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举行新闻发布会。

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二十大准备工作情况和大会议程,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从4点半开始,到6点半结束,有12位记者提问,其中8位都是来自境外的媒体记者。

二十大首场新闻发布会,五个细节值得关注。

细节一

主会场&分会场

今年二十大新闻发布会设置了两个会场。

主会场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言人在这里发布消息和回答记者提问;分会场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也就是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三层的世纪厅,记者们在这里参会,向发言人提问。

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共有约2500名境内外记者报名参加大会采访报道工作,其中港澳台记者约150名,外国记者约750名。

大会期间,除了这场新闻发布会,新闻中心还将组织5场记者招待会、5场集体采访,大会新闻发言人、有关嘉宾和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或梅地亚中心出席,媒体记者则通过视频方式参加。… 阅读更多

朝鲜为啥坚定挺俄?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虚声   2022-10-16

俄罗斯《真理报》9月20日报道,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通过俄乌战争,让俄罗斯人彻底知道,在世界上俄罗斯只有两个朋友—朝鲜和伊朗。

这话一度在舆论界引发一阵热议。虽然朝鲜和伊朗亲俄是众所周知的事儿;但像白俄和委内瑞拉,也是一直站在俄罗斯一边的。所以说俄罗斯只有朝鲜和伊朗两个朋友,听起来还是比较突兀的。

根据卡拉辛的阐述,只有伊朗卖给俄罗斯战术无人机,只有朝鲜愿意派遣工人到俄军占领下的顿巴斯参与恢复重建。换句话说,只有伊朗和朝鲜两个国家在乌克兰战争中给予俄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帮助(注意定语,在乌克兰战争中)。

当然这话只代表卡拉辛的个人观点,并不是俄罗斯官方表态;但也表示了伊朗和朝鲜真的支持俄罗斯。

实际上论挺俄,朝鲜远比伊朗坚定。

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之初的3月2日,联合国大会搞过一个“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提案。投票结果:… 阅读更多

一分钟会发生什么?

原标题:一分钟会发生什么?华春莹连发20图,细数中国成就、中外合作成就

来源:环球网      2022-10-15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北京时间15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推特连发20张图,通过“一分钟会发生什么?”的形式,细数中国近年来国内取得的瞩目成就以及辉煌的中外合作成就。

15日上午10时许,华春莹先是连续发布了10张图片,均是关于中国国内取得的瞩目成就,个个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她在第一张图片上方配文写道:“在中国,一分钟会发生什么?”↓

1. 每一分钟:“复兴号”动车可以行驶5833米

2. 每一分钟:中国新增12.7公顷的森林或草地面积

3. 每一分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过7000万次

4. 每一分钟:中国新生产出10辆新能源汽车

5. 每一分钟:中国新增移动支付28.77万笔,成交总量超10亿人民币

6. 每一分钟:中国新增3.2万份共享单车订单

阅读更多

为什么我们深爱中国,为什么我们终将胜利!

来源:久升学院     作者:坏土豆    2022-10-15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从2020年到现在,就出过两次远门。

一次是在2021年10月,从深圳出发,在武汉太原之间两地跑,当时公众号停更了好长时间。

在去年,国家对疫情的控制几乎完美,动态清零被验证是完全成功且可行的,我在出行时,除了跨城市时需要做一次核酸、出门佩戴口罩后,生活几乎没有影响,几乎感觉不到有疫情的存在。

而全国也就是在西安、郑州等地零星出现疫情。

还有就是最近的一次,2022年10月5日至10月12日,从深圳出发,在武汉开封两地来回跑。

这一次的疫情形势和2021年就不一样了,因为某港躺平之后,全国时长在部分片区出现疫情,我们的生活好像几乎已经离不开核酸检测了。

正常情况下我不会出门,但因为小妹的婚礼在10月办理,所以不得不选择出行了多个地方。

我想重点聊下本次的出行。

从深圳火车到武汉,再从武汉自驾到开封,然后从开封回武汉,再从武汉返回深圳。… 阅读更多

朝鲜军方“罕见”声明

刘海生 乔文姝 · 2022-10-15 · 来源:环球时报公众号

朝韩之间的紧张局势正在不断升级。根据韩国军方发布的消息,13日晚至14日下午,朝军战斗机群“示威性”飞越韩军防空预警线,朝方随后发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并打出约580发炮弹。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宣布,朝方对韩军在前线地区“长达10小时的炮击”进行了坚决有力的反制。对于双方的行动,朝韩互相指责对方“挑衅”,让外界看不到紧张局势缓解的前景。韩国内有关部署美国核武器等“以核制核”的讨论则给紧张气氛加了一把火。对此,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专家布鲁斯·贝内特说,如同部署“萨德”一样,这样做必然造成韩国社会极大分裂,并招致周边国家反对。

  14日,一名男子在首尔火车站观看有关朝鲜试射导弹的新闻。图源:外媒

朝鲜军方“罕见”声明

朝中社14日报道称,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当天说,据前线敌情,韩国军方13日在朝军第五军前方地区进行长达10多个小时的炮击。朝方称,严重关切韩军方“在前线地区的挑衅行动,并采取坚决有力的军事反制行动”,向韩军方“引发前线地区军事紧张的鲁莽军事行动发出严正警告”。法新社说,这是来自朝鲜军方的罕见声明。… 阅读更多

普京新策略,土耳其立刻“接盘”,默克尔却急了

作者:后沙 · 2022-10-15 · 来源:乌有之乡

“北溪”两条海底管道在9月26日多处被炸后,德国成了最大受害者,德国现在只能依赖于美国与挪威,但这些天然气价格又高得离谱。

德国只好一边报怨美国收取了天文数字的费用,一边默默躺平接受美国折磨。

  俄罗斯则在上周向德国释出善意,“北溪2”还有一条未受损的支线(B管),只要经过检测和技术维护,就可以在短期内向德国紧急供应天然气。

德国却保持沉默,10月12日,在“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普京亲口表示“已经准备好向欧洲供应天然气”,通过幸存的B管(年输送量约275亿立方米),“现在球到了欧盟那边,他们想要的话,可以直接打开管道阀门。我们不在任何事情中限制任何人,包括今年秋冬季节向欧洲提供额外的天然气供应。”

当天德国终于回应了,但态度却是拒绝,“冻死事小,失节事大”。

正在挣扎的德国为什么不去接住这个“救生圈”?

一、接受普京的提议,就等于启动了“北溪2”,但封杀“北溪2”是德国新政府的“政绩”,这可是它价值观的表现,是对美国忠诚度的考验。… 阅读更多

乌克兰弃核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来源:久升学院    作者: 虚声      2022-10-15

乌克兰战争还在继续,东斯拉夫人的伤亡还在继续。其实这种伤亡完全可以避免。

如果乌克兰政客有印度或土耳其骑墙水平的一半,乌克兰人的日子都可以过得美滋滋,根本就不会有战争。

如果乌克兰当初从苏联那里分得的家底能保留一成,即便现在日子过得不好,但也不会有战争。

在地球村舆论界,乌克兰政客群体一直是被嘲笑调侃讥讽的对象。因为他们仅仅用了30年时间,也就是一代人的功夫:

把曾经的世界第三核大国变得一无所有,把建立在世界最肥沃土地上的国家弄得民不聊生,

把地缘超级好的乌克兰人拖到战火纷飞的境地。

血的教训!乌克兰弃核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精选文章 第1张

 

01 曾是世界第三

根据美国情报显示,苏联解体之前拥有11000多枚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战略核武器,以及至少15000枚战术、战地核武器(注,这是能打到美国本土的核武器,总数量远多于这些),这些核武器80%部署在俄罗斯,20%部署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阅读更多

新加坡会超越香港,成为亚洲第一金融中心吗?

来源:网易首页     作者:牲产队      2022-10-13

据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在中国深圳和英国伦敦联合发布“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超越中国香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

而在此之前,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位置长期被香港所占据。关于香港和新加坡的亚洲第一金融中心的争论就此走向舆论前端。有不少人对香港的金融地位表示悲观,认为新加坡取代香港,成为亚洲第一金融中心已成必然。

队长却不以为然。香港的金融地位不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中央政府给的。只要中央政府继续支持香港作为中国国际金融的桥头堡,香港作为亚洲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就很难被新加坡超越。

我们先要弄清楚,香港为什么能成为亚洲第一大金融中心?这离不开两大强国。第一个是英帝国,第二个是中国。在英殖民时期,香港是一个三不管地带。英殖民政府对推动香港的繁荣发展没有兴趣,但是对利用香港获取亚洲财富很有兴趣。… 阅读更多

中国在坚持“动态清零”,福奇则对美国再发警告!

来源:久升学院     作者:后沙       2022-10-14

2020年以来,我出门之前除了要带手机、带钥匙、带钱包、带身份证,还得找口罩,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今年,又多了一项–核酸检测。

中国在坚持“动态清零”,福奇则对美国再发警告!- 精选文章 第1张

不少人对核酸检测带有情绪,冷嘲热讽,这完全可以理解。防疫手段有时真的跟不上这该死而狡猾的新冠病毒。然而,无论病毒如何变来变去,中国都从未动摇过“动态清零”的决心。

如果国家的决策层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基于科学的分析,没有最为谨慎的评估,没有以人为本的责任心,就不会有“动态清零”的政策。这项政策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和健康,或许今天还无法去测算,但横向对比一下那些搞“躺平抗疫”的国家,一切惨状历历在目。

有的人“羡慕”美国的“开放社会”,它们有的州甚至在公共场合连口罩也不再要求佩戴,更不要说做核酸。然而,只要将美国新闻连起来看就可以知道,总统拜登、副总统哈里斯、众议长佩洛西、国务卿布林肯,还有国防部长奥斯汀等等高官和议员们,他们都确诊过,有的还是反复确诊,有的是无症状。… 阅读更多

联合国正式否决!中方:无助于降温俄乌局势

2022-10-13   来源:华山穷剑

日前,俄乌战争迎来转折点,俄罗斯祭出狠招:举行乌克兰四个地区的“入俄”公投,一时之间引起美西方的强烈指责。在公投高票通过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忙得“不亦乐乎”:签法令、任贤能,仿佛一切都已注定,只等大开庆功宴,不过却遭到联合国的“当头一棒”。

1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不承认乌克兰四个地区的“入俄”公投结果,共143个国家投了赞成票,35个国家弃权,5个国家投了反对票。投反对票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叙利亚、朝鲜和尼加拉瓜。

资料图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表示,联大的决议具有挑衅性,“这份文件不仅忽视公投合法的事实,还具有对抗性质,可能破坏任何有利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努力”。他强调,该决议与维护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无关,仅仅是西方国家用于实现地缘政治目标的工具。

在投票之前,俄方曾提出采用“不记名投票”的表决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美国可能施加的压力,却遭到了联大主席恰巴·科罗西的拒绝,俄方代表涅边贾指责,这是双标的体现,“不仅为决议起草者站台,还竭尽所能操纵联大程序”,在联大上是前所未有。… 阅读更多

安理会上发生激烈斗争 中方为何投了弃权票?

来源:华山穷剑   作者:牛弹琴    2022-10-12

资料图

(一)

斗争很残酷。

围绕着乌克兰危机,当前至少有三个战场,第一是乌克兰的前线,真枪实弹,血肉横飞;第二是经济绞杀,西方全力制裁,俄罗斯全力抗争;第三是国际机构较量,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安理会。

作为最新的进展,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与赫尔松四地加入了俄罗斯联邦。紧接着,激烈的战斗,就在安理会爆发了。

本来,安理会9月30日要讨论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美国和阿尔巴尼亚突然发难,向安理会提交一份草案,谴责俄罗斯并吞乌克兰领土。

根据这份草案,俄罗斯在四个地区举行的公投是非法的。草案呼吁所有国家、国际组织和机构,不要承认俄罗斯的吞并声明,并呼吁俄罗斯立即、完全、无条件地从乌克兰撤出所有军事力量。

然后,就是激烈辩论。

资料图

美国驻联合国女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称,有人说,提出这项决议草案的进程是匆忙的,但“匆忙的是俄罗斯吞并乌克兰领土的非法行为”。阅读更多

乌方承认两天内30%能源基建被打击

原标题:乌方承认两天内30%能源基建被打击,外媒:如果俄早这样打就赢了

2022-10-12   来源: 华山穹剑

据悉,四天前俄国防部宣布了一条关键命令:任命苏洛维金大将为“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全面负责乌克兰境内的战事。俄媒期待这位经历过车臣战争、叙利亚战争且一线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能够扭转局势,重夺战场主动权。

在西方不计成本的大力援助下,乌克兰的反攻给俄军各阵线带来了巨大压力,很多土地被重新夺回;很多人认为俄方在下一阶段的行动将决定这场冲突的最终走向,苏洛维金变成了乌克兰战场上的一根决胜的“平衡木”。

10日到11日的两天时间里,俄军各部队对乌克兰本土发起了自冲突以来规模最大的导弹“集中打击”。俄方的目标包括乌克兰全国境内所有的能源、军事指挥和通信设施,据媒体报道主要袭击目标就是能源等基建;尽管乌克兰方面宣称10日的75枚导弹有41枚被拦截,但据统计各州的很多设施都遭到严重破坏,数千个定居点停止供电;这次袭击还造成了首都基辅轮流停电,乌克兰被迫停止了对外出口的所有电力。… 阅读更多

白乌边境,传来了不同寻常的信号!

来源:久升学院    作者:纵横十     2022-10-13

不知各位是否记得这样一条消息,10月9日,白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出外交照会,指责乌克兰炸毁所有白乌边境桥梁,并在白乌边境大量布雷,声称这是乌克兰准备攻击白俄罗斯。乌克兰方面表示“这是没有的事”。

另外,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已经组成联军,说是因为白俄罗斯西部紧张,还有传闻说波兰与北约准备向白俄罗斯动手。

看起来平平的信息,却传递出俄罗斯准备向乌克兰西部动手,发起对乌克兰全面攻击的可能性。

说乌克兰炸毁所有白乌边境桥是为进攻白俄罗斯,这显然是没有的事,是白俄倒打一耙。

原因很简单,假如是你准备进攻别人,你会先将自己通行的公路桥、铁路桥全炸了,还布上大量地雷吗?历史上可有谁这么干过?

显然,乌克兰这样干不为进攻白俄,而是出于防御目的。

防御谁?防御俄罗斯军队或俄白联军从白俄方向发起进攻。战争最开始时,俄罗斯军队突袭基辅,战机正是从白俄罗斯边境机场起飞的。… 阅读更多

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动态清零”?

来源:久升学院    作者: 明叔     2022-10-12

今天,人民日报发表作者为“仲音”的评论员文章——《“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这是在近期国内多地疫情有所反复的情况下,官方媒体就中国防疫政策导向发出的最明确信号。

我一直是“动态清零”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我每天关注国内外疫情数据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中国当前实施的“动态清零”政策,依然是全世界综合成本最低的防疫政策。

原因很简单,第一,“动态清零”政策有着清晰、严谨的科学依据。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现在疫情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最新的奥密克戎各种变异毒株传染性极强,对有基础疾病、高龄人群等脆弱群体,依然有很大的伤害。

北半球即将进入冬季,即便是在美国,也有很多专家担心,在今年冬天,新冠与流感叠加,会进一步加重美国医疗体系的负担。

疫情进入第三年,从世界各国的情况下,哪个国家不认真防疫、哪个国家选择“躺平”,哪个国家的老百姓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阅读更多

天然气危机:欧洲跌倒,美国吃饱,某大国含泪赚差价

作者:后沙 · 2022-10-12 · 来源:乌有之乡

欧洲这几天似乎有点被冻醒了,随着气温下降,乌克兰热度也在下降,欧洲民众们关心的是电价和取暖问题。

德国、法国、英国等传统欧洲大国,每隔几天就有数万人上街示威。10月8日,几万名德国人在极右翼政党“选择党”组织下到议会大厦门口抗议,口号是“能源安全和降低通胀—德国优先”;英国伦敦、曼彻斯特,纽卡斯尔等50多个城市举行了示威活动,口号是:“我们受够了,拒绝支付”,还有人当街烧了电费账单;革命老区更不用说了,“黄马甲”卷土重来。

  连摩尔多瓦,10月9日也有6万人在首都基希讷乌示威,全国总人口才330万。他们要求政府向民众支付电力和天然气上涨费用,还要求追随美国政策的总统马娅·桑杜下台。

但欧洲就算被冻醒,也已经晚了,“北溪”管道一断,一了百了,这个冬天主要就只能依靠美国和挪威的天然气,还有态度模糊的卡塔尔。

法国总统马克龙出来“抗议”了,他近日在巴黎巴黎举行的一场企业家大会上称,欧洲国家应该与亚洲经济体一起,要求美国和挪威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天然气。… 阅读更多

沙特和欧佩克决定减产,是为了阻止美国开创限价先例

2022-10-12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欧佩克+为什么不惜惹怒美国,决定石油减产

美国说此举“帮了俄罗斯”,沙特坚称是出于“经济原因”。对此,印尼财长10月11日表示,沙特和欧佩克做出如此反应,是为了阻止美国“将大宗商品价格用作地缘政治目标”,因为一旦开创这个先例,将加剧全球经济焦虑,且没人知道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印尼财长丝莉·穆利亚尼,图自彭博社

据彭博社10月12日报道,印尼财长丝莉·穆利亚尼在11日接受采访时做出的上述表述。

“当美国使用经济手段实施制裁时,这为一切创造了先例”,丝莉·穆利亚尼告诉彭博社,这将加剧全球经济焦虑,“将造成不确定性——不仅对印度尼西亚,对所有其他国家都是如此”。

丝莉·穆利亚尼表示,美西方试图对俄石油限价的举动,可能促使了沙特阿拉伯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做出石油减产的决定。彭博社称,欧佩克10月5日宣布“重大减产计划”,令美国总统拜登感到“失望”,并破坏了拜登政府在中期选举前试图降低全球能源价格的努力。… 阅读更多

俄乌冲突最惨烈的一天,普京的警告信息量很大

来源:腾讯网    作者:牛弹琴   2022-10-11

资料图

毫无疑问,10月10日,俄乌冲突最惨烈的一天。

普京雷霆一怒,俄罗斯导弹齐发。

在当天的强硬讲话中,普京也毫不回避,这次大规模导弹袭击,就是针对乌特工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报复。

普京说:今天上午,在国防部的建议下,按照俄军总参谋部的计划,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能源、军事指挥和通信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精度远程空基、海基和陆基武器打击。

基辅大街上,火光四起。有导弹甚至在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附近爆炸。俄罗斯的目标,你懂的。

泽连斯基感叹:这是一个艰难的早晨,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乌克兰境内多个目标:基辅、赫梅利尼茨基地区、利沃夫和第聂伯罗、文尼察、弗兰科夫地区、扎波罗热地区、苏梅地区、哈尔科夫地区、日托米尔地区……

俄罗斯在发泄愤怒。

我原先就说过,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原先俄罗斯很珍惜的巡航导弹,原先俄罗斯克制不对重要基础设施攻击,原先俄罗斯也没认真执行的斩首计划,是不是都可能付诸实施?阅读更多

美国为什么急了?

原标题:对华芯片再封锁、克里米亚桥被炸,美国为什么急了?

2022-10-10  来源: 华山穹剑

这两天有两件重要的新闻,同样是在10月7日,一个是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另一个是美国再度对中国祭出了芯片封锁禁令,对中国的芯片封锁,设备限制,几乎是全面性升级。

这两件事合在一起,一个是针对俄罗斯,另一个是针对中国。

如果把乌克兰与美国合在一起看待,那就是美国在同一天,或同一段时间之内,同时针对中俄两国。美国为什么这么急?还是说,美国充分估算好了,美国自觉有这能力,是时候同时对中俄两国出手?

克里米亚大桥是一项超级工程,耗资37亿美元,连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本土的唯一陆上通道。2018年完工的时候,普京还亲自驾车为其剪彩。

但是,就在俄乌情势紧张的时候,被俄罗斯视为本土的克里米亚大桥被炸,而事件发生的前一天,是普京70岁的生日,针对性很强,这对俄乌之间的冲击就大了,俄乌双方的战事很可能会升级。

今年7月,俄罗斯前总统,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曾经说:如果敢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审判日“将非常迅速且猛烈地到来。…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