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获诺奖,他们的研究让新冠mRNA疫苗成为可能

来源:搜狐网    2023-10-02

当地时间10月2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美国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凭借在信使核糖核酸(mRNA)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奖。

诺贝尔奖颁奖词介绍,两名获奖者的发现对于研发有效的mRNA新冠疫苗至关重要,为疫苗的空前研发速度做出了贡献。

考里科和韦斯曼近年因在mRNA方面研究成果获奖颇丰,去年已有较高的呼声认为他们将获得诺贝尔奖。另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未来其他疫苗的研发以及在治疗某些癌症等领域还有应用前景。

从屠夫的女儿到诺贝尔奖得主

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当地时间10月2日,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举行的诺贝尔大会宣布,决定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考里科和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新冠mRNA疫苗奠定了基础。

诺贝尔奖颁奖词说:“两名获奖者的发现对于研发有效的mRNA新冠疫苗至关重要。他们的突破性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mRNA如何与免疫系统互动的理解。”… 阅读更多

俄罗斯背后的大鱼终于浮出,美国突然沉默了!

来源:搜狐网    2023-09-30 

在俄乌冲突最激烈的时刻,数十万的军备运抵俄罗斯增援,为什么西方国家却好像视而不见,如此反常,令人意外,而明白了背后的原因,也就看清了俄乌冲突的本质。

战争开始后,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放干俄罗斯的血,北约采取两个手段,一边30多个国家全力军援,并且随着战争烈度的上升,底线越来越低,坦克,战斗机,甚至集束炸弹这样的违禁武器都列进了援助名单,乌克兰自己也放话除了核武器,他们什么都能从西方国家得到。

而另一方面,是经济,政治、外交的全面封锁,切断俄罗斯的发展命脉。

面对西方的强力手腕,所有人都认为,俄罗斯“咽喉”已经被遏住,尤其是芯片领域。战前俄罗斯的芯片能力就不怎么样,战争开始几个月后,西方媒体大量报道,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缺芯”,已经开始从家用电器上拆解芯片改装用到导弹制导上。面对西方的沸沸扬扬的炒作,俄罗斯没有解释,而是用一次次大规模的导弹袭击狠狠打脸了美国,完全没有西方臆想的芯片危机。… 阅读更多

英国“出兵”乌克兰

作者:虚声 · 2023-10-03 · 来源:乌有之乡

就在中国人在拥堵的旅途中思索吃喝玩乐之际,地球村又暗波汹涌。

据路透社10月1日报道,俄罗斯舆论大师、著名口水战大王、前总统、现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再次火力全开:在乌克兰境内的英军士兵将成为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合法目标,“他们将被无情地消灭。而且不是作为雇佣兵,而是作为英国的北约专家被消灭”。

几个关键点:

1、乌克兰境内的英军。

2、俄罗斯合法打击目标。

3、不被视为雇佣兵,而是被视为北约军人。

  这传递出来的氛围可以用八个字形容:剑拔弩张,杀气腾腾。那么英国做了什么事让梅德韦杰夫如此重拳出击呢?

答案是9月最后一天,也就是30日,英国国防部长格兰特•沙普斯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证实,英国即将在乌克兰正式驻军。

一般意义上来说,英国到别国驻军,表示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大。但这次英国驻军的对象是乌克兰,而乌克兰正和俄罗斯交战。这种情况下,英军跑去乌克兰,相当于卷入战争。… 阅读更多

“开奖周”开启,诺贝尔奖巨额奖金为啥“发不完”?

2023-10-0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开奖周”开启,诺贝尔奖巨额奖金为啥“发不完”?

中新网10月2日电(甘甜) 自10月2日起,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奖周”正式拉开帷幕,六大奖项将逐次揭晓。

回看漫漫颁奖史,这一奖项背后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近千名获奖个人和组织中,又有多少女性收获殊荣?为什么各奖项的奖金似乎永远都发不完,2023年甚至还涨了?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截图

诺贝尔奖缘何而来?

“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一百多年前,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不顾他人的反对和劝阻,立下了这份特别的遗嘱。

他将巨额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用以授予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领域,对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诺奖也由此以这位瑞典著名化学家的名字而命名。1901年,五个奖项首次颁奖,1968年又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次年首次颁发。

阅读更多

埃尔多安怒了:“不再期待”!

2023-10-02   来源: 参考消息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不再期待从欧盟获得任何东西”

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 据法新社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0月1日表示,土耳其“不再期待从欧盟获得任何东西,它让我们在门口等了40年”。

报道称,埃尔多安在议会说:“我们已经履行了向欧盟作出的所有承诺,但他们却几乎没有履行任何承诺。”

报道称,埃尔多安对欧盟的愤怒还来自欧洲人权法院9月28日作出的一项裁决,这项裁决谴责土耳其在2016年未遂政变后判处一名教师有罪。这名教师下载了与政变者有关联的一款加密通信软件。

土耳其认为,一个由流亡美国的神职人员费特胡拉·居伦领导的组织是这起图谋推翻埃尔多安的未遂政变的幕后黑手,并称一款名为ByLock的加密通信软件被用于协调政变阴谋。

报道称,埃尔多安10月1日称,“欧洲人权法院的裁决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说:“(土耳其)不会在同这帮叛国者的斗争中走回头路。”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埃尔多安9月16日表示,土耳其必要时可能与欧盟“分道扬镳”。… 阅读更多

打破中立,为什么哈萨克斯坦宣布制裁俄罗斯?

来源:风闻   作者:牲产队    2023-10-02

俄乌战场还没能让普京稍微喘口气,最近又传来重磅消息,一贯被俄罗斯当成是小弟的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配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这无疑是对俄罗斯的背刺!

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小伙伴,同时也是集安组织成员国,正与俄罗斯保持多层面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中亚五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一直都在坚持跟我国一样的中立政策,如今哈萨克斯坦宣布要加入对俄制裁,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那么,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要打破中立站在了俄罗斯的对立面?这背后又反映了什么深层次的问题?这将对俄乌战场和中亚地区的局势造成什么影响?

9月2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同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哈萨克斯坦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很显然,尽管俄罗斯一再的表示制裁不合法,况且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并没有在联合国形成决议,但是哈萨克斯坦还是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美西方对俄罗斯单方面的制裁。… 阅读更多

联合国呼吁中国毒品合法化后,英国的皇家大烟馆开业了

作者:闻韬 · 2023-10-01 · 来源:乌有之乡

几天之前的9月24日,联合国官方微博在美国发了一个帖子,可谓是震惊了中国人。

因为联合国的官方微博居然对中国大讲所谓的“禁毒执法严重侵犯人权”、“把吸毒者当做罪犯,不能解决问题”、“对毒贩死刑判决与国际人权背道而驰”,还妄言什么“诸多证据表明刑事定罪和禁毒战既没保护人权、又没震慑涉毒犯罪”。

最后联合国官方微博通过“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之口呼吁“吸毒无罪化”,甚至于还特意说了什么“性别平等”。

  联合国官方微博用中文对中国人民讲这些话,显然是有特定的政治目的的,而这个目的也特别简单而直接,就是要求我们中国放弃禁毒转而全面跟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实施吸毒合法化,并把是否吸毒合法化当成是否侵犯人权的标准。

可以说,联合国官方微博的这条帖子恶意满满、极其无耻。

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因为其体制原因、因为资本控制政客与国家政策的原因,才导致了禁毒无效、才导致了全民吸毒。而美西方国家的政府为了回报资本、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才开始将吸毒合法化的。… 阅读更多

美联社记者要求中国特使用英文回答,得到这样的回应

2023-09-30    来源: 莫港 

在英国格拉斯哥市苏格兰会展会议中心内,一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举办的国际媒体记者会被一声突如其来的英文提问打断。美联社的记者迅速发问,场内的记者们都感到一阵诧异。

“打断一下,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问题?”这突如其来的切入让现场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记者会上哈哈一笑,“不如你用中文提问。”他的幽默引起了一片欢笑声,而那位美联社记者则不自然地低下了头。

接下来的提问中,美联社记者又提出了一个“无稽之谈”的问题:“中国总是要反过来指责美国,说美国是历史上最大的排放国。虽然拜登总统已经承认,但中国目前才是排放最大的国家,请问你如何评论?”

解振华淡定地回应:“你这个问题《巴黎协定》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微笑着,“大家早已有了结论,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无序排放造成的历史原因,这是共识。也因此,《巴黎协定》要求发达国家带头减排,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助。”… 阅读更多

亚美尼亚族居民在纳卡“几乎绝迹”

2023-10-01   来源: 参考消息

(原标题:法媒:大规模逃离后,亚美尼亚族居民在纳卡“几乎绝迹”)

大规模逃离后,亚美尼亚族居民在纳卡“几乎绝迹”

亚美尼亚族居民逃离纳卡地区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 据法新社报道,尽管阿塞拜疆呼吁他们留下来,但9月29日晚上,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族居民几乎绝迹。在前一天,自封的分离主义共和国“纳卡共和国”宣布解体。

报道称,联合国宣布将在周末向纳卡地区派遣一个特派团,主要是为了评估人道主义需求,尽管该组织已经“大约30年”没有进入该地区。

联合国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说:“阿塞拜疆政府和联合国已就特派团前往该地区事宜达成一致。特派团将于本周末成行。”

28日,这块飞地宣布“所有政府机构于2024年1月1日解散”,标志着30多年前自封的“纳卡共和国”的终结。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埃里温的最新统计数字称,在短短几天内,约有9.9万人离开了家园,占该领土上12万正式居民的80%以上。

此前报道:阅读更多

纳卡局势迅速收场,亚美尼亚为何没打就投?

2023-09-29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大伊万】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法新社9月28日的最新消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信息总部称,未被国际承认的“纳卡共和国”领导人山姆威尔·沙赫拉马尼扬签署命令,宣布“纳卡共和国”(或称“阿尔察赫共和国”)将于2024年1月1日停止存在。

就这样,本轮纳卡冲突以一种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形式突然爆发、收场,整个南高加索地区骤起波澜。

9月19日下午,阿塞拜疆军队向纳卡地区的“阿尔察赫共和国”发起密集的火力准备。这是继1992年和2020年后,第三次纳卡冲突正式爆发,就在外界纷纷猜测亚美尼亚将作何应对、阿军地面攻势将何时展开之际,局势却在不到一天内,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20日下午,俄军驻纳卡维和部队发表声明称,经他们斡旋,纳卡“阿尔察赫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军队已同意停止一切敌对行动,“阿尔察赫共和国”将解除武装,回到亚美尼亚本土,简单来说就是投降了。据称,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已喜不自胜,决定亲自前往纳卡地区首府斯特潘纳克特,接受“阿尔察赫共和国”投降。… 阅读更多

特朗普的嘴都笑歪了…

作者:有里有面儿 · 2023-10-01 · 来源:乌有之乡

综合《路透社》《福克斯新闻》等海外媒体的报道,由共和党把控的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正式开启对现任总统拜登的弹劾调查,重点讨论有关总统拜登是否违反宪法和法律以及拜登的腐败和滥用职权问题。一旦形成可靠的证据链,拜登可能遭遇弹劾下台的命运,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五位被弹劾的总统。

回想当年特朗普被弹劾,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党争已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你争我斗死不休”已成了两党争斗的现实写照。

或许,此刻的特朗普正跳着魔性舞蹈对周围的同僚说,“此刻应该开一瓶香槟!”

美国总统被弹劾的历史由来已久

  美国的政治体制中,总统是三军统帅,具有非常大的权力,所以从立国开始,如何防范大权在握的总统滥用权力,避免独断专行,是美国制度设计的重要考量。

《美国宪法》对于弹劾的实施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将弹劾联邦官员包括总统和副总统的权力赋予美国国会,众议院独自拥有弹劾权,即众议院负责发起弹劾,而参议院独自拥有审判弹劾案的权力。…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