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操控世界”的黑手——共济会

2012-05-09 14:16:00

导语:近代的共济会(Freemasons)成立于18世纪的英国,是活跃于欧美的一种带神秘宗教色彩的秘密结社性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地下组织之一,它的总部设于伦敦市中心高芬园。表面上,共济会对外宣扬博爱的思想,以及美德精神;追寻人类生存意义,号召建立和平理想的国家。据披露,世界上众多著名人士都曾是或正是共济会成员。然而,有事例和揭露证明,为了达到它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共济会利用各种阴谋破坏对手,暗中推动世界大势的走向,而他们是最终的获利者。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重大事件上,都有它的“鬼魅丽影”。

目录:

一、“操控世界”的神秘社团

1、共济会的起源

2、神秘共济会:“操控世界”的黑手长什么样

3、共济会(Freemason)光明会 (Illuminati) 与 NWO计划 (新世界秩序)

二、神秘面纱下的丑恶

1、中国社会科学报:解密“共济会”

2、揭秘图谋统治世界的阴谋组织

3、何新:我为什么关注共济会问题?阅读更多

潘维:谈民主法治和制度迷信(未删减版)

作者:潘维 

发布时间:2014-04-11 来源:乌有之乡

因为西方学界和政界不遗余力地鼓吹“制度决定论”,并鼓吹“先进”制度即“民主法治”,非西方国家的政界和知识界已呈现出明显的反智倾向。所有国家的所有病症都被诊断为“专制和人治”。

按:《环球时报》以标题权来满足报刊耸人听闻的利益,而且版面有限,难免删减。此处刊发原文,以正视听。

现代政治学强调从见识而非经典著作里生产知识。说法治的核心是司法独立,逻辑上自洽。但司法独立能催生什么结果?这不能靠思辨书本概念判定。香港政府到1970年代初一直腐败,却已有了百年司法独立制度史。南亚大国都有司法独立制度,多数非洲和拉美国家也有,却并未产生与美欧类似的结果。说当代民主制的核心是竞争型选举制,逻辑上也自洽,但世界各地竞争型选举制的结果大相径庭。对比较政治学而言,问题不在于“民主法治”制度之“应然”,而在于实证比较地说明其对重大政治矛盾的解释力。为什么政治体制相似,结果迥异?… 阅读更多

宁骚:比较中西制度,方知中国道路魅力

2014-04-11 09:55:37

来源:环球时报

核心提示:这样就有助于在世界范围推动两种模式进行有效的“对话”,一方面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的关切得到积极回应,使中国模式获得更加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西方模式这一参照系可以使我们自己更清醒地认清自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同时使我们更全面和正确地看待西方模式的经验教训,从中借鉴有用和有益的东西。

近年来对中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研究成为热点。有些观点认为,中国与西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两者政治制度基本没有可比性,这种不对称比较很难有现实意义。这种认识值得商榷。评估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离不开制度比较。

可比性的前提是比较对象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同性,但这种相似性或相同性的有无和大小取决于比较的视角和标准。比如,在国家权力的架构、运作方式和运作流程上,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可比性不那么显而易见;在政治制度的功能、产出和绩效上,二者可比性就很高。又如,体现统治职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西方的可比性就低一些;而体现管理职能的体制和机制层面的政治制度,中西方的可比性就相当强。评估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首先要从这些可比性较大的层面和角度入手。… 阅读更多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观察者网专访张维为教授

2014-04-11 07:25:49

编者按:当失去羽翼的雄鹰还在依靠惯性向前滑翔的时候,阴影中的夜莺却率先感知到周围的危机。乌克兰乱局愈演愈烈之际,知识界的夜莺歌手、著名自由主义刊物《经济学人》3月1日撰文反思西方民主危机,其后不久,台湾“立法院”又上演了“文革”戏码,成为该文的注脚。《经济学人》是继福山之后,又一个西方政治危机的先知之音,但相比中国人对西方体制的反思已经显得落后。2010年3月,张维为教授在日内瓦与西方学者有过一场关于中国政治的辩论,因为观点过于鲜明犀利,被西方媒体果断封杀,不予报道。但事实无法被永久封禁,这一点西方人甚至比中国知识界部分人士更清醒。时隔四年,《经济学人》在文章中主动引用张维为教授的观点——“(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

西方媒体在吸纳一些批评言论的同时,将来自中国的批评之声称作意识形态软战。作为“冷战”的发起者,西方容易把自己的心思投射到别人身上,习惯于用战争对抗思维来度量别人。我们不妨顺其所愿将意识形态软战继续下去。… 阅读更多

美国为何不断发动战争

徐步 

东北亚是当今世界冷战残留最严重的地区,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相互交织,传统安全与地缘战略共同作用。美国是对东北亚和平、安全与稳定最具影响力的域外大国,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战争对美国发展的影响,对我们认识美国的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及军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国际舞台上每一次重要亮相,每一次影响提升,都与大的战争有密切关系。曾4次担任英国首相的格莱斯顿说,面对战争,“一个政治家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屠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美国人并肩作战的一位英国军官写道,“美国人就是解析家,他们对待战争如同对待任何其他大买卖,将它分解至种种基本成分,撇去表面的东西,界定各类任务和职能,将每个人当做要在某种复杂的工业流程中起一份特定作用的人那般予以训练。美国的基本训练体制有如一条传送带,不过终端输出的是士兵,而不是汽车。”[1]

一、战争是美国成长、强大及称霸的推手阅读更多

张文木:美国东亚地缘战略:底线和极限(摘编)

2014-04-10 10:07:02

简短的结语

迄今为止,我们不能确定美国在北太平洋海区的有效控制范围在西径125度以东的确切位置,但根据日本19世纪90年代在夏威夷和20世纪40年代在中途岛失败的经验,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可动用也必须动用全部国力誓死保卫的地缘政治的底线在径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即在中途岛和夏威夷一带。美国东亚地缘战略的底线和极限简洁表述如下:

1.太平洋的180度径线以东,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是东亚任何一个大国无力涉及的海域;而西径125度即台湾以东,如果中国不被有形或无形分裂的话,是美国国力伸展的极限,因而只是有影响但不能有效控制的海域。

2.在西径125度至130度之间的北太平洋海区则是东亚大国有效国力可及的海域;

3.西径130度至180之间的海区则是北太平洋东西两岸大国将要长期磨合的海域。

4.由此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台湾问题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台湾回归祖国,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必然。阅读更多

论新帝国主义的资本积累与剥夺方式

蒯正明 

“新帝国主义”一词在战后被广泛使用,它是相对于殖民时期传统帝国主义而言的“帝国主义”。传统帝国主义的资本积累和剥夺主要是殖民掠夺,其方式主要是通过暴力手段把不发达国家、民族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地。对此,卢森堡就曾指出:“帝国主义是一个政治名词,用来表达在争夺尚未被侵占的非资本主义环境的竞争中所进行的资本积累的。”“它的主要方法是殖民政策,国际借款制度,势力范围政策和战争。在这里是完全赤裸裸的暴露出公开的暴力、欺诈、压迫和掠夺。”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特征也指出:“垄断是从殖民政策生长起来的”,“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而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确保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必然要拼死争夺,这就引起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国际法西斯阵营的垮台,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到处冲击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殖民体系随之土崩瓦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推进,一种不需要通过殖民战争,但却能更有效地开拓资本积累空间,实现世界财富转移的“新帝国主义”逐步产生。那么新帝国主义是怎样通过隐蔽的手段来进行全球掠夺的呢?看似合理的、合法的理论的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样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揭开其一层层面纱,暴露其真实的面孔。… 阅读更多

张文木:欧亚互动的世界意义——从大西洋到太平洋

作者:张文木 

发布时间:2014-04-08 来源:乌有之乡

当年欧洲大陆国家希望美国强大以牵制英国,现在欧洲也希望中国强大,因为一个强大的中国有利于从西边牵制美国以减轻美国对欧洲的压力。

作者按: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3月24日至25日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应邀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其间中欧双方发表了《关于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如何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欧亚互动的意义,特此选录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一书相关章节(详见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1-39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修订版,第331-336页),以飨网友。本文标题为作者新拟。

所谓大西洋两岸的地缘政治关系,在近现代史中,对欧洲大陆而言,是与英国和后来的美国的关系;对英国而言,则是与大西洋两岸国家的关系,而组构这些关系的原则,则是大陆的地缘均势原则。… 阅读更多

毛泽东的政治概念

黄显中 

摘要:毛泽东的政治概念不是单纯只有无支配自由的内容,亦非单纯只有民众大联合的形式;而是无支配自由与民众大联合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铸造成为毛泽东所从事的伟大共和事业。无支配自由包括国家与人民两个方面,民众大联合分为斗争与团结两个方面,两者如何真正实现有效结合构成问题的关键和难点,以至形成革命和建设中各种片面的、扭曲的政治图景。
毛泽东虽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哲学王”,学界却甚少对其政治思想和事业做哲学的探讨。这不可避免导致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的如此现状:对毛泽东作为政治家的政治事业、活动、生平梳理和考察的多,而对毛泽东作为哲学家的政治概念透视和研究的少。实际上,毛泽东青年时期感兴趣的是伦理学和哲学,伦理学和哲学是他当时思想救国的根本道路[1](p.29),构成他从事革命事业的起点与终点;离开了毛泽东哲学地理解的政治概念,对他的政治思想不可能获得正确深刻的理解。本文从政治哲学的视界构建毛泽东的政治概念,从毛泽东的政治概念解析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与实践,只为从源头上回归毛泽东作为哲学家的政治概念,从而对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和事业做出深刻解读。… 阅读更多

刘仰:新疆之痛的另一个侧面

2014-04-09 07:36:39

新疆我去过多次,虽然南疆、北疆都到过,但新疆很大,依然没能走遍。几次去新疆有的是旅游,有的是参观,有的则是工作。2003年,我到南疆喀什地区两次采访了当地公安的反恐事迹,几乎走遍了喀什地区的每一个县,采访了众多不畏牺牲、恪尽职守的警察、武警官兵,以及很多维、汉群众和干部,宗教人士、被“地下讲经点”裹挟过的小学生,还采访了关押在监狱中的东突犯罪分子,对当时新疆的反恐工作有所了解。新疆的暴力恐怖事件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疆就发生了一系列恶行暴力恐怖事件,当时这些暴力恐怖主要从南疆蔓延到北疆。2001年美国发生“9•11”后,在全世界共同反恐的趋势下,新疆的暴力恐怖活动在一段时间内有所收敛,新疆反恐也取得不错的效果。我当年去喀什做采访报道,正是在那一形势下。

2003年在南疆的采访,有几件事情至今依然令我难忘。一是当地几个县的公安局长都很年轻,最年轻的一个县公安局长当时只有28岁。另一个县的公安局长年龄稍大一些,是中国公安大学的硕士毕业生。虽然他们都英勇无畏地奋战在反恐第一线,但是,那位硕士毕业的年轻局长在采访之外向我表示了他的忧虑。他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某些政策失误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对这些政策的长期后果以及能否及时、有效纠正,他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阅读更多

“反服贸”、全球化与阶级问题

作者:杜继平

发布时间:2014-04-08 来源:批判与再造

反服贸运动的行动宣言虽也批评自由化(即全球化),谴责大财团、大资本家却不反对资本主义,只站在保护小资产阶级的反动保守立场,着眼在利益的重分配,希望给资本主义带上温情脉脉的人道面孔。

台湾的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运动自3月18日晚一些学生社团与社会团体占领“立法院”,到3月30日发动十几万群众游行集会,与马英九政权较量了十三天,仍陷于双方僵持不下的状态,暂时还无法落幕,但整个运动的性质与涵义已可判定。

反服贸运动之引起广泛的注目,一是采取了看似激进的突袭攻占“立法院”、“行政院”的手段,为举世所罕见,一时之间,轰动台湾岛内外;二是他们提出的主要诉求触及了台湾政治、经济面临的重大问题;三是站在第一线充当台面人物的青年学生用清新的形象,妄自以代表台湾人民之姿发言,虽然这个运动背后有着庞大的社会与政治势力的支持,他们只是马前卒。

反服贸运动提出的主要口号是“退回服贸,捍卫民主”,把关乎经济的服贸协议与属于政治的民主问题挂钩起来,在他们发表的“反对黑箱服贸行动宣言”中透露了对代议制民主的不满,也附加了一些反全球化的语言,企图给自己涂抹上看似左翼的色彩,令不少人目眩神迷,或困惑,或附随,然而,稍加追索,便可洞悉隐藏其后的是恐中、反中的非理性心理,主导整个运动的动因是反对两岸统一的台湾自决意识。究其实际,这个运动既无知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现实也没认清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这场抗争与附从者的反应,可谓充分反映了台湾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的集体心理与意识,很有必要加以剖析,一探究竟,以揭露其貌似进步实则保守反动的本质。… 阅读更多

毛泽东在建军上的创举

武更斌 

《胜因:毛泽东靠什么统一大陆?》是一部宏大的当代史书,全面解读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失败走向胜利,推翻旧秩序建立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斗争史。全书采用纪传体,点面结合,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还有管理之道,值得品读。书中1000多幅高清历史老照片十分罕见,值得珍藏。
三湾改编: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9月19日,参加秋收起义的各路起义部队陆续到达文家市集中。当晚,在里仁学校召开了前委会议。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了会议并提出了上山做“特殊的山大王”的建议。他说,在战后国际资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共同勾结对付革命的形势下,特别是国内蒋、汪合流,组成反革命联盟,这个时候我们硬要走交通要道,去打城市,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只有把革命引向敌人不注意的地方去发展,胜利才有希望。他的意见得到了前委大多数同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改变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定计划。… 阅读更多

质疑西方理论,推出东方理论,才能让欧美低下傲慢与偏见之头

2014-04-07 09:33:23

来源:强国社区

核心提示:纠正西方人这种习惯性傲慢与偏见,不仅需要呼吁西方人放弃傲慢与偏见。与此同时,中国还需要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勇于质疑西方理论,敢于推出东方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欧美国家西方人低下傲慢与偏见之头,心服口服。

质疑西方理论,推出东方理论,才能让欧美低下傲慢与偏见之头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3月下旬的欧洲之行取得重大的外交成果,突出的成果之一就是让欧美国家的西方人,能够进一步客观公正的感知中国。众所周知,近代欧美的兴起,让西方人形成对东方对中国习惯性的傲慢与偏见,而正是这种傲慢与偏见对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成了严重的阻碍。纠正西方人这种习惯性傲慢与偏见,不仅需要呼吁西方人放弃傲慢与偏见。

与此同时,中国还需要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勇于质疑西方理论,敢于推出东方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欧美国家西方人低下傲慢与偏见之头,心服口服。例如,西方理论大厦的两大支柱之一是达尔文的生物随机进化论,而这个150多年前的理论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悖论并且与大量事实不符,例如不能够解释生命智力的进化现象。有鉴于此,当中国人勇于质疑西方支柱理论、并且自主创建能够取代随机进化论的全新的生物学新理论——生物智力进化论时,西方人才会低下高昂的理论傲慢之头,认真倾听中国人的思想智慧。毕竟,领先的理论乃是引领人类前行的灯塔,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不能够违背灯塔的指引!重构2014/4/7质疑现有理论是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王红旗(重构智因学研院首席科学家,电影《山海经》总编导总策划)据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3年7月17日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其中,习主席特别强调指出: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技界要共同努力,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阅读更多

李北方:普世主义的终结

2014-03-31 09:56:39

来源:南风窗

核心提示:普世主义不是什么新东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殖民主义早期,数百年来经历过若干变种。但万变不离其宗,普世主义充当强权的意识形态的功能从未改变。这么说并非否认普世主义的理论价值,而是指出不能因此对其政治功能视而不见。比如,民主无疑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但当民主成为霸权的工具,味道就变了。

中国人对世纪之交的科索沃战争印象深刻。在那场以制止人道主义危机为名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狂轰滥炸中,我们从西方听说了一个理论创新:人权高于主权。

伴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炮声,由17世纪中期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主权神圣原则轰然倒塌,从此不再构成西方对他国进行干涉的障碍。西方向世界出口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道路变得通畅了。

普世主义不是什么新东西,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殖民主义早期,数百年来经历过若干变种。但万变不离其宗,普世主义充当强权的意识形态的功能从未改变。这么说并非否认普世主义的理论价值,而是指出不能因此对其政治功能视而不见。比如,民主无疑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但当民主成为霸权的工具,味道就变了。… 阅读更多

从”迪拜奇迹”到”阿拉伯之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受难者们

作者:殷之光

发布时间:2014-04-04 来源:人文与社会

自由贸易与放松金融监管正在将阿拉伯世界重新带入到一个泥潭。资源依附、经济压迫与剥削、宗族战争、宗教极端主义、分裂正在这个地区蔓延。将”阿拉伯之春”与”迪拜奇迹”的破灭作为连续的政治历史事件,来审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在第三世界。

倘若200年后的历史学家们要写一部有关于21世纪的历史,不知他们是否会从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世界重构的历史中寻找到一些灵感。在”短暂的20世纪”结束之后,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世界趋势似乎又开始走回到那”漫长的19世纪”给世界所定下的基调。在这种经济自由的幻象下,新的不平等、压迫、与分裂正在逐渐形成。当我们将视线移到阿拉伯穆斯林世界,便能发现,从2008年迪拜奇迹逐渐破灭到2012年5月埃及总统第一轮大选仿佛出人意料的结局,再到如今仍旧悬而未决的叙利亚危机,这一切无不在为世界提出警告。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以及意识形态阶级政治在世界范畴内的衰亡,一直以来压抑在中东世界的各种冲突开始集中释放。一方面,传统的伊斯兰思想资源被以莎拉非主义为代表的极端主义所占领,民粹主义随即披着伊斯兰的外衣大行其道。这种民粹主义依托了20世纪以来长久生长于阿拉伯世界心中的反帝反殖民思潮,以回归伊斯兰原教旨传统为口号,迅速席卷了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空间。另一方面,急速的市场化与资本化转型使得大量阿拉伯国家与世界市场深度交织,以迪拜为代表的经济膨胀更是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本自由流动与地区间发展极端不平衡能够带来的短期巨大金融利润。这种膨胀式的金融发展,不但攫取了阿拉伯世界内部自生的政治变革资源,其造成的不平等与压迫更为民粹主义式的原教旨话语提供了现实滋长的土壤。因此,发生在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的政变与在海湾国家以迪拜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可以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经济在中东地区影响的两个不同面向。… 阅读更多

以民主的名义:美国资产阶级对人民大众的镇压

作者:唐青钊

发布时间:2014-03-26 来源:乌有之乡

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建立在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尸骨之上的,美国的民主制度就是民主地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镇压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就是民主地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和镇压工人阶级的反抗。

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民主之所以成了“好东西”,是因为它能以“民主的名义”民主地镇压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抗,有效地实现大卫.杜鲁门的“精英就是人民”也即资产阶级的统治。

在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传教士、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斗士的话语权中,美国无疑早就成为是当今现实世界的天堂:在这个国度里,四时少了夏秋冬,八节没有暑和寒,有的只是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繁荣、和谐;人间已不知什么贫困、疾苦、不公、不义、压迫、剥削、血泪、仇恨;历史已经终结在美国的民主制度里,人类的唯一任务就是等待着上帝的末日审判。然而,不必翻开美国建国之初的历史——华盛顿穿着印第安人人皮制作的皮鞋,民主地屠杀着印第安人,民主地镇压着工人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反抗,民主地圈养着数百个会说话的“私有财产”——奴隶;就是翻开美国从强盗变为绅士后的现代史,美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历史也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历史!… 阅读更多

帝国发动的罪恶战争使其开始彻底衰落

作者:埃内斯托•阿巴斯卡尔

发布时间:2014-03-31 来源:起义报

魏文编译

帝国和犹太复国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虚假借口下发动的非正义的、不公正的和罪恶的反对阿拉伯人民和伊斯兰人民的战争促使它开始彻底衰落。

它们在伊拉克的战争冒险夺去发数十万伊拉克人的生命,实际上破坏了这个国家,但是在侵略军近5000士兵被打死和数万人受伤以后,美国不得不撤离伊拉克,没有实现它们控制这个国家和将一个傀儡政府强加于人的目标。面对失败,帝国在这个国家推动分裂和派别之间的战争。

实际上,这场战争并没有结束,与之前在阿富汗开始的侵略战争一样,变成了外国侵略者真正的泥潭。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研究,在美国卷入的这两场时间最长的战争中,经济的成本超过3万亿美元,这是在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今这场危机已经扩散到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支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冒险的总支出大大超过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拨款,而那两场武装冲突都没有实现它们的目的,而且继续要求大量拨款。… 阅读更多

张文木:发展权: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支点

作者:张文木

发布时间:2014-04-05 来源:经济导刊

用强力保卫自己应有的海外平等自由发展的权利,而不是动辄以“制裁”的方式剥夺他国的这种权利,这正是中国既要崛起又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原则界线所在。

在以往形而上的学科中,鲜有对国家安全战略尤其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学理性研究。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是维护主权。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发展权的遏制与反遏制斗争,关乎国家主权的维护,关乎中国崛起的前途命运。

一、从国家主权到生存权、发展权

研究“国家安全”,最不能回避的基本概念首先是“国家”和“国家主权”。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认识。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国家”不同,在这里“国” (state )并不是“家”(family)的放大形式,而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特定部分、在法律上组织起来并具有自己政府的人的联合” 在这里,人是国家组织的基础单元。

在中世纪,神及君权神授的观念占支配地位。“国”是“家”的集合体,君主是家长的集合和放大,因而,现代国家观念在中世纪难以形成。真正并具有人本意识的国家观念,出现在中世纪欧洲王权衰落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如英国的洛克、霍布斯,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的潘恩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这样的看法,即:国家是社会个人和社会团体为共存而相互契约的结果;契约是社会每个个人自然权利相互让渡后的结合,这种结合的最高的表现是人民主权;国家主权是人民主权的外观形式,是一国人民的自然权利的最集中的表现。从自然法的原则中派生出人的许多自然权利,人权是人的自然权利的总和,它包括人的生存权和不妨害他人的发展权。国家主权是社会个人自然权利的集合体,也是全体国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集合体。换言之,全体国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相互依存并作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统一于国家主权的概念之中。尽管他们在对国家起源和对主权的认识上有所差异,但他们的上述理论对后来国家观念及作为国际法基础理论的关于“国家基本权利”理论原则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阅读更多

黄卫东:美国为什么要推动货币自由兑换?

作者:黄卫东

发布时间:2014-04-05 来源:黄卫东的博客

美国推动自由兑换的目的,是让各国政府必须储备更多美元,以应付波动更大的市场需求,政府不得不投入庞大的资源去维护汇市和经济的稳定,增发货币购买美元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手段,等于让美国占有货币主权,成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摘要:美国政府通过军事威胁和经济干涉,使美元成为国际贸易中关键物资石油等的结算货币,各国政府必须储备美元,防止美元枯竭带来的经济崩溃。货币自由兑换本身是指政府不干涉货币市场上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但是,对很多国家来说,由于缺少美元就会导致经济崩溃,政府为了维护经济稳定,就必须用官方储备的美元兑付市场上无人兑换的本国货币,以防市场上的美元枯竭。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等于政府承诺本国货币与美元可自由兑换。美国推动自由兑换的目的,是让各国政府必须储备更多美元,以应付波动更大的市场需求,政府不得不投入庞大的资源去维护汇市和经济的稳定,增发货币购买美元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手段,等于让美国占有货币主权,成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阅读更多

李世默:战国时代——混沌中的世界新秩序

2014-04-05 14:40:21

本文原载中信出版集团主办月刊《经济导刊》2014年3月号)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全球体系,运作并维护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冷战结束以来,这一全球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半个多世纪内,奠定全球体系、主导国际关系的是一套二元对立的话语叙事,其根植于意识形态,强调国际分歧是二元化的单维度断裂。以美国为金主的西方阵营,自认为天赋使命就是维护、扩张上述全球体系。

这个时代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二战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全球范围内对峙。历史决定主义,即宣称一切人类社会都会朝着某一必然的目标发展,是两大对立的普世性意识形态的理论主旋律。苏维埃共产主义宣称,阶级作为超越一切文化认同的基本单位,必将推动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几乎别无二致的是,民主自由主义鼓吹个人权利是神圣的,在此基础上的民主选举足以建立自由的天堂。这两大意识形态全副武装,跨越五湖四海,在全世界散播火种,直至苏联崩溃,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大获全胜,迎来美国统治世界的时代。…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