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价太低难糊口.园主胶工进退维谷

《星洲网》2018-08-25   16:31

有没有销售和服务税都一样惨,国际橡胶产量供过于求,小园主虽然逃过销售税,可是胶价低迷下还是一片凄风苦雨,处境困难!

橡胶行情差连带小园主生活捉襟见肘,图为工人整理湿胶丸以便载往胶厂售卖。(图:星洲日报)

(霹雳.江沙24日讯)有没有销售和服务税都一样惨,国际橡胶产量供过于求,小园主虽然逃过销售税,可是胶价低迷下还是一片凄风苦雨,处境困难!

橡胶收购商颜孙治对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说,目前湿胶丸每公斤才售2令吉左右,新村大部份年轻人被迫远走他乡养家糊口,只剩下老年人苦苦留守胶园。

颜孙治:年轻人被迫离乡

颜孙治说,根据了解,江沙各个新村的年轻人多已去大城市讨生活,跟2009年胶价大好时比较,年轻人口流失了90%,以利民加地为例,割胶的村民都是超过50岁的年龄层,50岁以下的能走就走,否则不但养不起妻小,恐怕连自己吃饭都成问题。

“小园主每个月割胶所得只有1000令吉左右,如果割他人的橡胶芭还得将一半收入分给芭主,还要祈求千万不要下雨,否则整天收入泡汤。”

卢振盛:转行打散工

胶工卢振盛指出,由于胶价太低,他目前转行做一些散工如帮人捡榴梿或打农药过活,待橡胶起价才重回老本行。

他表示年轻时曾去外国“跳飞机”,在渔场打杂搬运鱼获,但现在已逾50岁,外国雇主不会聘请他工作。

“我的一些朋友在外国做了一个多月散工,外国雇主基于朋友手脚慢,不到2个月就遭解雇打道回府。外国雇主通常喜欢20多岁的小伙子,做工手脚比较快。”

陈桂松:只能省吃俭用

小园主陈桂松说,他大半生都在割胶,没有其他一技之长,就算胶价差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

他说,数名孩子在小学及大学求学,目前只能省吃俭用,确保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 ‧ 大霹雳 ‧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