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毛泽东

•韩 钢•

就空间距离而言,比她同毛泽东走得更近的人大概不多

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近”一词流行起来,不少历史读物还以此作书名,无非想藉此表示作者或主人公同某位历史名入关系的密切或者对其的了解。此类 读物大多是虚张声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本《走进毛泽东的黄昏岁月》则不然,它的主人公之一孟锦云,是真的走近了另一位主人公一毛泽东。孟是毛泽 东的护理人员,在毛泽东生前最后一年多时间里一直服侍他。就空间距离而言,比她同毛泽东走得更近的人大概不多。

很长时间里,孟锦云名不见经传。虽然其名字作为“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曾出现在毛泽东治丧活动的报道里,但在一长串名单里不会被人注意。 1993年,一本名为《毛泽东的晚年生活》的书在中国大陆出版,记述了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经历。孟的经历有些戏剧性。她是湖北人,1959年选入空军政 治部歌舞团舞蹈学员班,后成了该团团员。那一年,孟才十二岁。1963年开始,孟常与其他团员一起,受命去中南海陪同高层领导人跳舞。这个年仅十六岁、 “身材颀长,皮肤白皙,容貌秀丽”、长着“一双明澈如水的眼睛”的湖北小姑娘,给毛泽东留下了印象,被毛泽东戏称为“半个小同乡”。两湖古属楚国,同乡之 说当源于此。“文革”初期,孟卷入空军两派争斗,糊里糊涂地被判了个“反对毛主席”的罪名,关进监狱,后下放农场劳改。1973年释放后,回到原籍,在武 汉一家军队医院当护士。197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孟竞再次进了中南海,见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一句“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的最高指示,让孟的命运从 地面跃入云端:一个戴着“反对毛主席”帽子的释放“罪人”,瞬间变成了“毛主席身边的医护人员”,从此陪伴毛泽东左右,伺候其生活起居,直到他西去。书是 一本小册子,设计、装帧、印制皆极粗糙,印数也不多,却因为内容而被人关注,孟的名字也渐为人知。这本书是那本小册子的增订版,改了4书名,添了内容,设 计、装帧比初版精彩了许多。

毛泽东的个人生活信息向来神秘。80年代以来,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包括秘书医生、卫士、护士、厨师、理发师等发表和出版了不少文章与著述,毛泽东的个 人生活往事逐渐曝光。因为本书的主人公是毛泽东的贴身护士,写的又是毛泽东最后一年多的生活,还是提供了一些以往不为人知或知之不详的史实尤其是细节。

日常生活细节的披露

孟锦云到中南海工作时,毛泽东已是风烛残年。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大病一场,此后身体便每况愈下。不要说“神采奕奕”不再,即使行动也很困 难,大部分时间在床上,生活规律被打破,没有白天黑夜之分。除了外宾,毛泽东连政治局常委和委员也很少见,也极少主持会议、约人谈话;服药、吃饭、睡觉、 看书、听读和圈阅文件,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很难想象,最高领袖的主要生活内容,就是服药、吃饭、睡觉和看书、圈阅文件!

以孟锦云的记忆,即便生活内容就是服药、吃饭,毛泽东还要靠人服侍。据孟说,毛泽东的手抖得厉害,拿不住筷子,吃饭、喝水都需要人喂。孟锦云所述并不新 鲜,毛泽东最后一任机要秘书、也是他的护理人员张玉凤早就回忆,孟不过是印证了张玉凤所记。但孟锦云提供的一个细节,却是张玉凤没有说过的:给毛泽东喂 饭、喂水有分工,一般是张玉凤喂饭,孟锦云喂药、喂水、喂水果。孟发现,毛泽东对这种分工很在意,谁人喂饭,谁人喂水,谁人打针,都要经过毛泽东的认可, 互相不能代替和轮换。有一次,孟有其他事要办,让护士小李喂毛泽东吃西瓜,毛泽东却摆了摆手,还是要孟来喂。另一次,到了吃饭时间,张玉凤不在,孟主动表 示她来喂。毛泽东摇着头说,还是请小张来喂。孟问过毛泽东,他的回答是他怕小张不高兴,因为会夺了小张的“饭碗”。这理由颇可玩味。

毛泽东晚年极少见人。按孟的说法,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分成两个部分,理疗、打针的护士,送饭、理发、洗衣、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管理图书、保管存款的工 作人员,可以进入他的客厅;但可以出入他卧室的,只有张玉凤和孟锦云。不管是谁,上自政治局常委、下至一般民众,无论请示汇报工作,还是一般来往,都必须 经过张和孟的通报,毛泽东才决定见或不见,即使是他的子女亲朋也不例外。

看上去十分严格的规定,对有一类人却例外,那是和孟锦云一样的一些女兵,她们大多是俗称的文艺兵,年轻活泼,漂亮清秀。只要毛泽东身边的女性工作人员介 绍,他一般郭会答应见。她们可以在警卫森严的中南海轻松顺利地出入,为毛泽东唱歌、唱京戏,陪他跳舞,听他讲故事或给他讲外面的消息、轶事,甚至又可以介 绍她们的姐妹或战友给毛泽东认识。在中南海里,这是一群十分特殊的客人,因为不时到毛泽东那里做客,也就不再拘束和紧张,有时甚至请他帮她们办一些私事。 空政歌舞团小丽的妹妹为了从东北兵团回京,转户口,跑工作,借了二百多块钱,毛泽东竟替她还了债。据闻,毛泽东曾在政治局会议上承认,他也“走后门”,送 了几个女孩子到北大上学。这里说的“女孩子”,十有八九是这一类客人。

毛泽东喜欢看戏、看电影,但只在中南海里点戏,《李陵碑》、《打渔杀家》、《法门寺》、《贵妃醉酒》、《钓金龟》、《霸王别姬》等,是他常点的戏。看电 影,不仅看“文革”时期的故事片,如《创业》;也看“文革”前的故事片,如《游园惊梦》、《新局长到来之前》、《锦上添花》、《废品的报复》、《第十二 夜》等,甚至看外国和香港的电影,如《宫廷秘史》、《红与黑》、《云中落绣鞋》。“文革”时期禁绝“封资修”作品,毛泽东却在欣赏这些“封资修”,其心理 值得解读。

值得一提的,还有毛泽东的食谱。除了每顿饭必有鱼和辣椒外,孟列出了毛泽东的日常食谱:红烧甲鱼、胖头鱼、蒜泥白肉、麻酱茄子、苦瓜炒鸭子、鱼翅、燕窝 汤、西洋参汤、沙拉、豆腐乳。两餐之间,喝点麦片粥、炼乳。吃水果,一般榨成果汁。喜欢吃的水果是芒果、葡萄、西瓜等。不要说当年,即便在今天,这食谱也 绝非一般水准。毛泽东还有三名专为他做饭的厨师,一名来自北京饭店,专做西餐,两名是中南海的厨师,专做中餐。

喜怒爱憎等情绪的描述

除了对上述日常生活细节的披露,书中还有许多对毛泽东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的情绪的描述。毛泽东喜欢红色。孟锦云穿了条米黄色的裙子,他看不惯,说裙子颜色 不好,叫孟另做一条红裙子,还要玫瑰色的。孟形容毛泽东看到她新穿的红色凡尔丁连衣裙时,“显得灰暗的眼睛里放出了光彩”。毛泽东不喜欢女人烫发。孟锦云 和张玉凤想理发,问毛泽东理成什么样好,他的回答竞如此具体:“剪个短发好,前面有刘海,后边齐齐的那种样子很好看。”孟和张没有听毛泽东的意见,在北京 饭店做了个烫发,他十分不快:“你们就是不听我的话。”毛泽东的喜好,延伸到服装颜色、头发造型,其心理也值得解读。看戏看电影,毛泽东很投入,会随着剧 情吟唱、落泪或大笑,而且还有一些极细小的动作:他喜欢用手一正一反拍着身旁的小张或小孟的手,一下一下地打着点。

人们现在已知,毛泽东很早即独处,不仅子女不在身边,而且与夫人江青也分居多年,晚年更为孤寂。毛泽东本来喜欢外出巡游,最后一年多,因身体原因,只能在 中南海的高墙深院里离群索居,再未踏出京门一步。大概是过于寂寞,一天毛泽东突然要去王府井,工作人员、警卫人员手忙脚乱,开出五辆车。到了王府井百货大 楼,毛泽东也只是在车上撩开窗帘,看了几眼。当然,更多的时候,毛泽东还是孤寂。书里多处描述:“在毛泽东空荡荡的大卧室里,常常是只有一个人与之为伴, 一天二十四小时,只有小张、小孟二人轮流值班。”

更为孤独的是毛泽东的心态。书称:“有一段时间,小孟总感到毛泽东有一种寂寞孤独的情绪在笼罩着他。卧室里、大厅里,常常让人感到一种沉闷的空气,缺少活 力,缺少欢声笑语。”这种寂寞孤独的情绪,恐怕不是“一段时间”,而始终弥漫在毛泽东最后的日子里。在同一本书里,孟锦云说,她“总感到毛泽东晚年生活 里,有一种郁郁寡欢,一种寂寞孤独感”。毛泽东晚年多愁善感,可以折射出这种孤独的情绪来。看电影毛泽东常常流泪,逢年过节也爱发感慨,有时还无由念诵充 满苍凉的古诗。一次,毛泽东突然跟护士小李念起了清代诗人严遂的《三垂岗》:“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还说诗句表达了他此时的心境。毛泽东读 古词,兴趣本来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晚年却一反过去的偏好,常读一些格调苍凉凄婉的作品,如江淹的《恨赋》、《别赋》,庾信的《枯树赋》。

还原历史人物,最难的不在重现场景,而在反映心态。心态、心理是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而非外在表达,今天的人们要反映其心态,只能透过间接材料去折射。而间 接材料里,人物活动的细节非常重要,“细节反映心态”。这本《走进毛泽东的黄昏岁月》当然不只是写细节,但是书中那些细节的叙述却是格外值得读者注意的。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27期,摘自2012年12月13日《社会科学报》)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1)/细节的毛泽东.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3/25 15:28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