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我們不能忘了宏願

《星洲日报》2016-02-23 10:07

華人新年期間,坊間爭議最多的是外勞課題,新年結束了,這項課題還將延續。

外勞課題暴露了政府行政混亂、迷失方向,以及決策者心態的患得患失。

如果不設法解決這些問題,未來還會為政府帶來麻煩,損害政府的公信力與國家信譽。

政府希望從外勞及僱主身上“撈取”稅收,以填補石油收益銳減的空缺,因此大幅調高外勞人頭稅,並且計劃引進150萬名孟加拉外勞。部長們忙著引進外勞、漂白非法外勞,似乎忘了經濟轉型計劃和2020年先進國宏願。

要成為高收入的先進國,必須從勞工密集的製造業及服務業,轉型至知識型經濟,而政府之前已經在第11大馬計劃中定下外勞比率在2020年少過15%的目標,部長們都忘了這個國家經濟的方向。

政府不擬定減少外勞、自動化生產、技術升級的路線圖或時間表,國家將永遠停留在依賴外勞的階段,因為業者不會主動採用機械生產、進行研發,經濟轉型的責任及主導權在於政府。現在政府自己在亂、沒有減少外勞人數的意願,經濟如何轉型?國家還沒有成為先進國,就先淪為外勞國。

一個把宏願拋諸腦後或遺忘宏願的國家,經常會為了眼前利益而進一步退三步,結果宏願越漂越遠。

外勞決策的U轉,也暴露政府效能下跌。人力資源部長前一天還在達卡與孟加拉部長簽署引進外勞的諒解備忘錄,第二天內政部長就宣佈,暫時凍結引進外勞,從一個極端進入另一個極端,引起嘩然。

為甚麼引進外勞的決策會急轉彎?

這關乎心態,當各團體群起反對引進150萬孟加拉外勞時,決策者擔憂會掀起巨大的反對聲浪,因此立即U轉,還刺激了僱主。

在免除中國旅客簽證的課題上,大家就見識了政府效能的低落。內閣早在去年6月就批准中國旅行團豁免簽證的政策,首相納吉在去年9月14日宣佈振興經濟的特別措施時,也宣佈將從去年10月1日起至今年3月31日,豁免中國旅行團的入境簽證,但可能基於政治考量,這項決策一直未能落實。

外交部傳召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的事件也一樣,政府內部各行其是,部長之間的說詞互相矛盾。事過境遷,現在巫統部長與黃惠康大使的關係又如膠似漆。

之前,政府內部也出現推行“單一源流學校”的聲音,譬如,去年9月新聞局曾針對“建議成立單一源流學校”課題,在網上展開問卷調查。

這些例子說明政府了內部出現“山頭主義”,各有關人士自以為是,以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名堂各自詮釋政府的政策,結果引發行政混亂。

個人認為,巫統的政治危機也影響決策與執行官員的心態,為了捍衛政權,心態失去了平和,不能接受批評、害怕馬來團體的反彈。

所以,我們看到部長頻頻針對網絡的批評發聲,包括要對付按讚並轉發未經證實網絡新聞的網民、計劃修改通訊法令以加重刑罰。政府逐漸趨向於收緊言論自由、集中權力,從此退出了“修改法律的改革議程”。

政治人物不可能在網絡時代,控制民眾的思想和言論。然而,在現有的體制下,公民社會也不可能和執政集團抗衡。

一個不再追求民主自由、行政與政治混亂、政治人物只追求私利,以及遺忘宏願的國家,將會越走越偏,最終買單的是國家和人民。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9178#ixzz40yUZCOZG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