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蝶广场2”是否会变成另一个“雅京大厦”?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9月11日 下午 04点30分

 Mariam Mokhtar

快讯:乡村与区域发展部部长依斯迈沙比利建议马来和土著商家,应该利用人民信托局(Mara)大厦的1楼建筑物来售卖智能手机及其相关电子配件。

以缺乏想象力著称的沙比利,将有关新商业区称为“刘蝶广场2”。

依斯迈沙比利依斯迈沙比利

在拟议中的“刘蝶广场2”附近,便矗立着一座拥有152年历史的印度清真寺。其四周是马来购物狂的天堂。

在1950年代,马来商家就已经在现有的雅京大厦(Wisma Yakin)做生意。这个地方也被称为马来巴刹。

1972年,雪州经济发展公司(PKNS)在马来巴刹的原址上建立了一座大厦。原本在马来巴刹做生意的商家,也获准在获分配的场地继续经商。

有关商家出售高质量的产品,包括香料、宋谷、衣服、马来传统服装等等。 许多商店都是在经营家庭生意,且该生意是一代传了一代。雅京大厦就是马来商家的地盘,它很快就成了一个广受欢迎的一站式购物商场。

2003年时,吉隆坡市政局提议美化印度清真寺路(Jalan Masjid India) 和马来路(Jalan Melayu)一带的工程。这是一项受人欢迎的举措,因为这一带确实需要检修。

商家们都欢迎吉隆坡市政局提出的上述建议,即让雅京大厦发展成为一个纺织业中心,因为那里是以售卖传统马来服装而闻名。

2006年,时任联邦直辖区部长伊沙沙末(Isa Samad)想要仿效茨厂街,并下令在雅京大厦附近的一片土地上建起一座巴刹。这个新市集建有遮阳蓬,以免商家受到日晒雨淋。

尽管当地商家曾做出强烈反对,但这个新巴刹终究也建成了。对伊沙沙末而言,该计划被指是极具商机的。

吉隆坡市政局协助失业马来人而推出的有关计划,无意中引发了雅京大厦商家的怒火。

这些新的小型商家,大部分都是外劳,是从马来人那儿“租借”档口来做生意的。

警方过去都会关闭印度清真寺前方的路段,以便让周五前来当地祈祷的人能顺利过马路。但如今此情此景已不可能发生,因有许多人已对此非常不满。

小型摊贩阻碍了雅京大厦的入口处而导致里头的店家蒙受巨大亏损。

2007年时,雅京大厦9楼曾引发熊熊大火,而其外的巴刹摊档却阻碍了消防车前来救火。

随着前往雅京大厦的道路及人行道被拦阻,这也意味着一些较富有的商家不能驾车靠近该建筑物。一些商家更指出,他们的营业额下跌了40%。

有关巴刹的遮阳篷的雨水更流入店内,破坏了店家的货物。

许多商家都投诉吉隆坡市政局缺乏长远的计划。他们质疑为何要为那些小商家花费1020万令吉来建设有关遮阳蓬,因为这些人能在街头转角的马来人大厦(Wisma Melayu)或是文西广场(Kompleks Munshi)找到更好的店面。

雅京大厦的商家声称,这些小商家已将他们暂时租来的档口改装成永久性商铺,这已违反了吉隆坡市政局的法规。有关当局依然没有采取对付行动,这引发了人们怨声载道。

雅京大厦商家的经验或许应作为“刘蝶广场2”的商家的借鉴。到最后,吉隆坡市政局未能执法,这无疑令许多马来商家大失所望,因为他们的生意都被大厦外的小型商家抢走了。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33519#sthash.7eS8P1q0.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