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訌比关心华中还重要?

《赤道论坛》2015-05-03 13:40 星洲日报/花城

~作者:郑顺智

大马国民型华文发展理事会会员大会通过把国民型华文中学(SMJK)简称作“华中”,虽是迟来的决定,却让人得偿所愿。

 

早在1988年,我出任一所国民型华文中学董事长之后,常见媒体把国民型华文中学称为国中,觉得混淆不清,因以国语为媒介语的马来中学,才是“国中”。

 

我曾建议把华文改制中学简称作“华中”,但不获任何迴响,在那个时代,没有人关心华文改制中学,包括声称维护华文教育的最高机构──董总。

 

事隔20多年后,大马华中理事会通过上述议决,虽我不会得到甚么,但感欣慰,因华中终於正名了。

 

在60年代,政府为统一国民教育,推动华文中学改制建议,全国当时共有130多所独立性的华文中学,最终有78所先后接受改制建议,余下60多所独立中学坚持不接受,成为今日的独中。

 

政府当年给予改制中学的契约相当诱人,包括教师薪金与学校开销由政府负责,保证提供足够师资、软硬体设备、以一对一津贴。

 

还有,若校產非董事部拥有,则全部津贴,董事部全权管理校產,所有学生享有5年免费的中学教育以及学术则以华巫英各佔三分一课程。

 

可惜,教育部並不完全履行契约,一再地修改教育法令,尤其是一对一的建设和改变教学课程,大量削减华英文课程,激增国文。

 

最致命的,是华文由三分一课程,减至7节、5节到最后的3节,英文亦是如此;直至今日,政府才发现英文水准偏低的弊病。

 

华中这些年来面对种种困境,州董联会乃至董总,竟无人关注或协助,任由华中自生自灭。

 

1997年杪,教育总监引用1996年修正教育法令,一纸通令促华中须在1999年1月1日起正名为国民中学(国中、SMK),事態严重,各校董事部才强烈反对。

 

教育部一意孤行,教育部副部长促董事部勿杞人忧天,SMJK照用,这种打屁安狗心的声明没有保障,事后也不了了之。

 

现在,教育部给华中的信函一律採用SMK,虽然校方自称是SMJK。

 

一些州董联会更提案促请教育部恢復华中SMJK地位,但教育部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无动於衷。

 

在接下来的未来2年內,將会有40名华中校长退休,届时会出现“校长荒”,教育部多年来把华中(SMJK)地位改成官认国中(SMK)地位的佈署,会否为引入更多不諳华文的校长出任华中校长埋下导火线,让人担忧。

 

更甚的是,现今校长须拥有NPQEL专业课程,但不少副校长申请这项课程却不获接受,教育部葫芦里卖甚么药,叫人怎敢安下心来?

 

但是,举凡华中种种,董总和教总有否关注和爭取?显见,两方继续內訌和自相残杀,比关注这个影响华教事业的大事还要重要。

(星洲日报‧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