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者講英語‧貧者講母語”‧敦馬:多源流學校造成

    《光明日报》 2014-11-19 12:33

(布城18日訊)對國內出現富有者都講英語,貧窮的人則說國語、華語及淡米爾語的現象,前首相敦馬哈迪歸因於有缺陷的國家教育政策,尤其是多源流學校的存在。

馬哈迪在部落格發表的最新貼文指出,除了造成種族間的隔閡日益擴大,現有的國家教育政策也將貧富家庭的距離不斷拉遠,也拉闊了貧富階級的社會地位。

“如今,社會上的富人都講英語,窮人則講國語、華語及淡米爾語,這是馬來西亞教育制度偏差造成的後果。”

指教育制度偏差分化族群

“這就是貧窮家庭的父母必須接受的宿命,他們的孩子只能接受這種令他們繼續貧窮的教育。”

曾於1974至1978年出任教育部長的馬哈迪說,在現有教育政策的影響下,富有的家庭傾向將孩子送到國際學校或外國留學,而貧窮家庭因為沒有其他選擇,只好把孩子送到政府學校接受教育。

他認為,多源流學校的存在分化了種族社群,更因為國家教育政策而拉闊了貧富階級差別。

“結果,富有的精英分子都講英語,貧窮的就講國語、華語及淡米爾語。”

他承認,英語在就業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馬哈迪說,政府自國家獨立以來便對教育制定明確的政策與發展方向,即規定所有學生到國民學校就讀,統一使用國語求學,如此一來,各族將會融洽相處,了解彼此的文化差異。

華人吵鬧逼使施多元教育

“那時候的英校,是富裕精英分子報讀的學校。當時的教育部長阿都阿茲決定將所有源流學校統一改變成國民學校,並使用國語為教學媒介語時,華人卻‘大吵大鬧’(raised a big row)。”

“內閣結果只好接受多元源流學校制,並將各源流學校歸類為‘國民型學校’登記。在聯邦憲法里並沒有多元源流學校的定義,所以,這是一項政治決定。”

馬哈迪指出,時任教育部長敦胡先翁於1971年修改教育政策,取消英語中學制度時,華裔生紛紛轉往獨中就讀。

他在貼文對華裔學生的轉讀獨中,以“出埃及記”來形容;並指“各族學生因此失去一同成長的機會,馬來人去國民學校、華人去獨中、印度人則去淡米爾文小學。”

此外,馬哈迪表示,他還發現一些語言民族主義者,不但沒有反對這樣的情況,甚至協助在華校及商業上推廣使用華語,“可是,他們卻反對以英語教數理。”

“就連巫裔家長也喜歡把孩子送往華校,在砂拉越,原住民也傾向於把孩子送往華校。”

無奈部長送孩子讀國際學校

馬哈迪不主張父母將孩子送往以英語為媒介語的國際及私立學校就讀,“沒什麼特別理由,因為學費太貴了。”

不過,他對部長明知國際學校學費昂貴,卻仍爭相送到國際學校就讀,寧願讓孩子接受英語教育,感到無奈。

他說,由於部長過後又把孩子送到英國的所謂公共學校,其實是私立學校深造,富裕者有樣學樣,也將孩子送到外國學校。

“結果,富人的孩子都在私立及外國學校畢業,窮人的孩子就只能報讀政府學校。這種現象造成越來越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並失去以英文掌握高深數理知識的機會。”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