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中国政治学发展有条件突破和超越西方

邓之湄 

6月12-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两岸政治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近40位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政治学发展、民主与国家治理等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西方主流政治学难以回应时代的挑战

在中国,政治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政治学在经历了恢复和重建、快速发展、全面深刻反思三个发展阶段后,以199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的出版为标志,逐步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大陆的政治学历经3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现实、国际交流等方面成就斐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海蛟表示,21世纪以来,大陆政治学界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抛弃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主张任何中国政治问题的解决和政治发展目标的实现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同时,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如政治社会学、政治传播学、生态政治学、权力政治学、发展政治学等的兴起,也不断拓宽着大陆政治学的研究边界。

“中国政治学完全有条件另辟蹊径,突破和超越西方主流政治学。”台湾“中研院”政治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政洽系教授朱云汉在会上对两岸政治学发展表示了坚定信心。

针对一些人还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政治学奉为圭臬,朱云汉明,确指出,战后美国主流社会科学的科学哲学基础正在发生“全面动摇”,追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美国政治学无异于“问道于盲”。西方主流政治学所涵盖的经验范围存在时空局限性,西方政治学者很难跳出意识形态的窠臼,美国政治学陷入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困境……这些都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政治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偏差”。

或许,令西方政治学界更为不安的,是包括中国崛起在内的时代巨变对其构成的知识挑战。“现有西方政治学理论无法有效解释中国经验,其对于这个历史巨变的时代,缺乏知识回应能力。”朱云汉表示,中国政治学若突破和超越西方政治学,就应当坚持经世济民的初衷,努力回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新审视“民主”议题

为了突破和超越西方政治学,建构中国政治学的学术话语体系,重新审视西方政治学理论中的“民主”议题无疑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冷战以来,“民主”经过几代西方政治学家层层构建,逐渐戴上了某种耀眼的“光环”。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民主。民主其实不过是国家建设的一个环节,但是受西方观念的误导,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把民主当成了国家建设的全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杨光斌表示,一直以来,“民主”被强加了太多理想浪漫的标签,以至于人类忽视了政治生活中应有的逻辑和秩序,这也是世界政治冲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研究基督教义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关系,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发现,西方所谓的“民主”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人的自由,在其背后,还有一个宗教的“上帝”对人类的“有限理性”构成无形制约。

杨开煌坦言,在非宗教社会的台湾地区,由于本土社会科学长期依赖西方理论和方法,对其背后的宗教基础缺乏了解,致使台湾的民主教育一味强调“人权”而忽视了“自我约束”。最终,西式民主移植到台湾后逐渐演变为民粹主义,

“事实上,民主也代表着一种符号。我们或许可以不用‘民主’这个词,而换成诸如‘政治发展’之类的词语,来谈论我们所认同和追求的政治理念。”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黄卫平说。

朱云汉提出,要突破和超越西方政治学,需要“检讨和摒弃‘民主’与‘非民主’政体的传统二分法”,在比较不同政治模式时,要对政治体制的程序、能力和结果给予同等的重视。

与会的两岸学者普遍认为,非西方的、无宗教的国家,应当从本国自身传统中寻找国家政治发展的路径,对于西方一些政治理念,可以选择性借鉴,但决不能照搬。“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好的制度’,而是‘最适合的制度’。”

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建立一个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红旗文稿》总编辑李菱认为,“国家治理”这一概念根植于中国大陆6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形成“中国特色”,关键在于重视我们自身的传统和经验,同时,在实践中应避免陷入盲目追求“治理技术复杂化”的误区。

在当代西方治理理论中,人们大多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合作,而较少关注政党在公共政策决定和执行中的地位和角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郑振清认为,要建构本土化的中国国家治理理论,如果忽略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在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中的领导角色和动员能力,将无法准确认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解决方案。他提出,在党建方面,实行“既集中又分层化的党内民主,能够适应不同层级的党政治理需求,有效推动有领导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58期,摘自2014年6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