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家反美局势出现失控 舆论批美霸权心理

•2012年09月15日 04:28 来源:环球时报•

u124p4t8d4185444f107dt20120915042850.jpg 受反美潮影响,德国驻苏丹使馆也遭到攻击。

由亵渎伊斯兰教先知而引发的反美浪潮从中东蔓延到整个伊斯兰世界。中东媒体称,越来越浓的仇美情绪正在阿拉伯国家延烧。埃及媒体说,局势“有失控的危险”。

美驻利比亚大使以及3名美国使馆人员遇害后,利比亚内政部声称“已逮捕数名嫌犯”。新当选的利比亚总理强调,将采取措施确保驻利使团的安全。美国国务院周四表示,史蒂文斯的死因仍是谜团,“我们不掌握明确的消息:他何时身亡以及死亡原因”。美国官员还表示,遇袭丧生的4名美国人中,有2人曾是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员。利驻美大使认为,卡扎菲残余参与了美驻班加西领馆遭袭事件。

据埃及中东通讯社报道,围攻美国驻埃及使馆事件14日仍在继续,成群的示威者向使馆院内和负责安全的警察投掷燃烧瓶和石块。军警用催泪弹驱赶人群,造成近300人受伤。埃及抗议者还呼吁进行“百万人大游行”,正在欧洲访问的埃及总统穆尔西一方面敦促埃及人民“不要从事非法行为”,另一方面强烈谴责“发起挑衅和挑起仇恨的美国影片及其策划者”,要求奥巴马“杜绝这种行为”。

据也门国防部官员透露,数千名也门示威者这两天继续集会,冲击美国驻萨那使馆,放火焚烧使馆汽车和美国国旗,造成4名抗议者丧生,多人受伤,其中包括24名安全部队成员和11名抗议者。示威者高呼:“不能侮辱我们的先知!这是一条红线!”奥巴马14日打电话给也门总统,感谢也门采取断然措施。

黎巴嫩、伊朗、叙利亚、突尼斯和巴基斯坦等地14日继续爆发反美示威。约300名黎巴嫩人在黎北部示威,烧了一家肯德基餐厅,与警方爆发冲突,造成1名示威者死亡,25人受伤。巴基斯坦人也上街游行,还计划发起全国示威甚至要求政府与美国断交以及“拒绝美国货”。印控克什米尔14日爆发20多场示威活动,至少1.5万人参加,示威民众焚烧美国国旗,并称美国总统奥巴马是“恐怖分子”。数百名阿富汗民众14日在贾拉拉巴德市举行示威活动,高呼“打倒美国”的口号。目前印尼警方已进入戒备状态,应对在美国大使馆前爆发的示威活动。

约5000名苏丹示威民众14日在首都喀土穆攻击英国与德国大使馆。有些示威者还爬上德国大使馆屋顶,撕毁德国国旗,挂上一面黑色的伊斯兰旗帜。警方向示威民众释放催泪瓦斯驱散人群。

距美国大选不到两个月时,反美潮在美国政界引起激烈的党派之争。美国《洛杉矶时报》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激烈批评奥巴马对事件的最初回应是“为美国的价值观道歉”,结果却在美国国内引起广泛批评。奥巴马批评说,罗姆尼“把一场悲剧政治化”。《华盛顿邮报》称,奥巴马13日参加竞选活动时重申,美国一定会将犯罪者绳之以法,而美国受到的“损失”将不会改变这个国家的原则。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调子与奥巴马一样,她13日会见一个摩洛哥代表团时,先是谴责亵渎先知的电影“令人厌恶,并且应当受到斥责”,但同时又表示,“将暴力对准外交使团尤其错误”。

英国BBC称,至今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对攻击班加西美国领事馆事件负责,尽管美方迫不及待将其与“基地”挂钩。BBC记者乔纳森•马库斯称,此次事件不仅让奥巴马在刺耳的美国大选中地位尴尬,也加剧了美国公众对“阿拉伯之春”的“审美疲劳”,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觉得“阿拉伯人忘恩负义”:美国人帮他们赢得“阿拉伯之春”,他们却“恩将仇报”。

为什么穆斯林的情绪常常被西方国家触怒?阿拉伯媒体认为,在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看来,中东是恐怖主义的温床。阿拉伯学者认为,“9•11”之后,尤其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明朗化、公开化,并不断推向高潮。另有学者认为,在穆斯林眼中,美国继承了老牌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衣钵,对伊斯兰国家进行政治打压和经济盘剥。“阿拉伯人在线”称,美国一直在苦心经营中东,但收效甚微,甚至多少有些事与愿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并没有改变对阿拉伯人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霸权心理。埃及《共和国报》高级记者陶菲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此轮反美潮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陈一鸣 ●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陶短房)

登入为: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