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杰:多元,沦为口号!

《诗华日报》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种族主义者。三月中,新学年开课首日,一张巫裔和华裔小一新生牵手的照片,成了开学最美画面!这也是大部分国人心中所向往的。

早在英国殖民马来亚时,殖民者为了巩固权利,对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自1957年开始,掌权长达愈60年的国阵继承了同样的模式,再加上政客们为了自己的隐议程而将其他种族妖魔化,并绘影绘声地危言耸听,以致于马来西亚各民族无法充分相互了解,进而达到充分的彼此尊重。外在的因素促使让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偏差,继而把自己套入种族主义的枷锁中。

这样的情况在近几年变得愈加严重,国民之间的隔阂持续扩大中,尤其是社交媒体假新闻盛行的影响下。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在人云亦云的情况下,在内心埋下了“非我族类就是敌人”的概念。

挑起种族敏感课题的佼佼者已从过去的巫统,转成今日的伊党与土团。土伊两党联手对抗团结政府,俨然形成了单元与多元路线之间的竞争。然而,巫统虽然目前处于团结政府阵营内,但仍有领袖依然没有认清目前的局势,骨子里仍散发著浓浓的种族主义,更甚的是有人想要借由这样的老套招数重拾昔日的辉煌,巫青团团长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一直打著改革旗号的希盟,虽然如愿成为执政联盟最大的势力,但是仍然表现得小心翼翼,把废除种族枷锁的契机给一一浪费。面对咄咄逼人的国盟,希盟更多时候采取守势,不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近期,玛拉工艺大学学生就号召并发动了一场黑衣运动,旨在反对开放胸腔外科研究生课程学额给非土著,就算国内目前缺乏胸腔外科医生,也不愿意妥协。这些可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但思想却偏偏依然停留在远古时代。

纵观国内20所政府大学,玛拉工艺大学在财政预算案中的拨款几乎都高居榜首,超越了国内世界排名最高的马来亚大学。国库的拨款来自纳税人,纳税人并不分种族,同样的政府拨款也理应惠及全民。

继续活在保守的体制内,最终只会丧失与世界接轨的机会!眼见东南亚邻居一个个开始发力整顿经济,我国若依然深陷种族政治裹足不前,那被抛离在后头也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