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不少学生寒窗苦读 却换来不获录取政府大学

 

(诗巫30日讯)马来西亚刘氏总会总会长刘博文为大学学额僧多粥少,近2万合格生不获录取公立大学感到悲哀。

“政府大学名额有限,7万学额11万人申请争破头。而符合资格的就有9万人。3大热门科系医学系、会计系、法律系的录取率更不超过40%。”

他认为,那些符合这些科系的学生不被录取的同时,还有许多被胡乱分配到不是心仪的科系或冷门的科系。这是危害国家和个人的做法。

把人才往外推

他在文告中指,每一年,符合资格的学生因为学额不足,而被拒于大学门外的故事重复上演,屡见不鲜。这对于国家是一种损失,是让国家进步的绊脚石,更是人民的悲哀。

“为了进入国立大学,不少学生寒窗苦读十来载努力奋斗,却换来了拥有进入大学门槛的资格却不得其门而入,或是无法就读自己属意科系的结果。这该是多么悲哀的事,不但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与感到伤心难过,学生同时还会不解和疑惑:为什么我有资格继续求学却让我失去升学的机会?”

他指,大学录取机制不透明、考试制度的不公平,将会把人才往外推,因为公立大学热门科系不接收,优秀生可以获取各种奖学金到海外留学,最终被外国所吸纳。我们实际上是为其他国家栽培人才,我国花了十多年的精力与金钱栽培的人才就这样流失了。

他强调,不是每个有资格进大学却被拒于大学门外的学生,都有资格获取奖学金或家境优渥可以到国外或私立学院继续升学。这些学生原本可以在大学求取更高的知识,可以为我国成为高收入国的目标贡献一份力,却因为政府政策不逮而让他失去了改善家境,得到更好的工作的机会。

每年重复上演

他也说,我国政府一直忽视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才会让这样的事每年都在重复发生。他指出,在他求学的年代已有这样的问题,而今天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匪夷所思的。这足于说明我们的国家几十年来没有在进步,还不断的退步。

他表示,大学生不仅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动力,他们所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利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同时他们也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消费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现在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竞争,大学生作为最广泛、最重要的一个人才资源,在人才发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个国家不断兴旺发达的基础动力。”

他表示,大学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群体,他们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会是群众当中较高的,属于高层次人才。只有拥有了人才,才拥有未来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

须彻底解决问题

他说,高等教育越发达的地方,它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就越好,这是由于人才在经济发展当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科技方面的作用更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支撑了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们的邻国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也说,大学本身具有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它不仅能够传承国家的文化,也让国家不断的发展。大学生既能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又能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这是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他呼吁政府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一劳永逸地从制度和师资上、硬体和软体上解决这个问题,为国家留着人才的同时为国家未来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