抨伊教“祭司种姓”制度 争议学者反圣训论挨批

《当今大马》2014-2-17  傍晚6点00分

伊斯兰教争议学者卡信阿末(Kassim Ahmad)在消声匿迹一段时候后,最近再次在公开场合现身,并批评国内的宗教师群体,同时又再提出一些反圣训的言论,引起穆斯林党团的批评。

现年80岁的卡信阿末曾是社会主义人民党的领袖,因为涉及共产主义斗争而在内安法令下被捕,后来加入巫统。不过,他的想法依然充满争议。

他昨日在布城出席首要领导基金会主办的一场研讨会上指称,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已被所谓的“祭司种姓”制度,即宗教师(ulama)所破坏。

“在先知与哈里发的时代,祭司种姓并不存在。他们是在大约300年后才出现,自认为伊斯兰教徒的宗教诠释者。”

“他们(穆斯林)把这些宗教领袖当成是神,并认为这些领袖可以保障他们不受罪孽侵害,由这些人来决定他们生活中的一切。”

先知只是阿拉传信人

这场研讨会题目是“卡信阿末思想研讨会:一个回顾”,由前首相马哈迪主持开幕。

卡信阿末(右图)过去在八九十年代,以他反圣训的想法著称,但他已却否认自己违抗圣训。

他在研讨会上呼吁穆斯林,重新回到《可兰经》的教诲,以这部伊斯兰教的最高圣典来诠释伊教。

“我曾说过,《可兰经》就已自我解释了经内的意思。过去人们使用圣训来解释《可兰经》的方法不是那么好,似乎意味着先知知道一切。这是荒谬的,因为他也只不过是阿拉的传信人。”

女穆斯林头发非羞体

卡信阿末续称,女穆斯林的头发,并非必须遮盖的“羞体”(aurat)。

他认为,头发只是一般的身体部分,就如同手和脸一样,需要沐浴。

他说,在30年前,女穆斯林并不需要包头巾(tudung),只以围巾(selendang)披头,因为头发并非羞体。

艺术家拉惹阿末阿米努拉(Raja Ahmad Aminullah Raja Abdullah)在研讨会上回应时表示,学者与政治人物应该讨论卡信阿末的想法。

他说,虽然卡信阿末的想法容易理解,但所使用的一些字眼如“祭司种姓”,可能不容易被接受,而且还会被马来社群视为挑衅。

伊党与土权同一阵线

然而,马来党团却纷纷呼吁采取行动对付卡信阿末。其中,伊斯兰党与土著权威组织更难得站在同一阵线,促请政府对付卡信阿末。

伊党宣传主任玛夫兹(左图)在记者会上说,我国宗教当局已把卡信阿末的“反圣训”教义视为非法,却从未采取行动对付后者。

“他质疑穆斯林神化先知,也质疑女穆斯林的头发不算羞体,还提到祭司种姓制度。这是在侮辱伊斯兰教,也是在侮辱王室。”

玛夫兹认为,巫统在宗教事宜上,都是咨询卡信阿末的意见,足见对方是一名“巫统宗教学者”。

“让我意外的是,没有一名巫统党员说过任何话,或采取任何行动。不幸的是,巫统允许这种混淆的教义存在。”

卡信阿末愿意“辩论”

土权主席依布拉欣阿里同样发文告说,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Jakim)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对付卡信阿末。

“如果卡信真的有这么说,将是非常严重的事,因为他侮辱伊斯兰教(侮辱阿拉),挑战马来王室,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伊斯兰教的理解混淆,必须面对行动。”

另一个伊斯兰教组织Aswaja主席扎米汉(Zamihan Mat Zin)也促请伊斯兰发展局调查卡信阿末,并要求对方忏悔,向全国穆斯林道歉。

扎米汉表示,该组织准备与卡信阿末会谈,随时恭候,以点出对方的错误,让卡信阿末重返正途。

卡信阿末在受询时则表示,他愿意跟批评者“辩论”。

“我们将从辩论中看到,谁迷茫,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