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英对李自成知多少

《光明日报》光明专栏 2014-01-12 19:16

林冠英“一换再换官车”掀波後,这位槟州首席部长及其他民联领袖或许应多读中国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尤其是“闯王”李自成为何称帝仅42天,他的江山瞬间垮台。

中国共产党创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生前曾一再警诫他的同志以史为监,切勿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後尘,否则革命恐将功败垂成,而即使成功夺取政权,也将迟早难逃亡党亡国的厄运。

上月26日在中共纪念毛泽东120周年诞辰时,中共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提醒全党要牢记毛泽东所嘱咐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之深刻警示,即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生於忧患,死於安乐”的古训,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

坚决不做李自成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经过南征北伐,打了几十年仗,终於率军以“胜者为王”的姿态,进入北京,推翻明朝276年的统治;但他怎么也不曾预料到,仅登基42天,就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败出城外,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李自成的“革命事业”在鼎盛期迅速崩溃,归因於“革命胜利”後,被巨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陶醉於歌功颂德,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政策作出调整,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和手段,立即制止政权领导层迅速蔓延的骄傲和腐败。

因此,深谙中国历史,对历代王朝的盛衰兴败有极其深刻了解的毛泽东告诫中共领导人:我们坚决不做李自成,我不想做李自成。(《红墙大事》一书在这方面有详述。)《李自成新传》一书在总结李自成农民军失败的主因时指出,李自成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大、错误估计形势,也就是说胜利到来太快、太突然,如何迎接新的局面,全军上下缺少思想准备。

《绥寇纪略》以“诈而难久也,骄而难制也,散而难败也”概括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仅维持两、三年的真相。

写到这里,突然记起林冠英有一次受邀为某作家的新书主持推介礼,却“迟”到了逾15分钟,原来所乘的槟首长官车又“坏”了。

林冠英抵达後解释,其官车虽是马赛地名车(前任槟首长许子根的旧官车),但已有18年车龄,上任至今已“坏”了很多次,不是半途抛锚就是肇故障,但州政府坚持不换官车。

当时他还表示,“人家的车子(意指国阵执政州属的官车)好好也要换,我的车子坏了都不换,这是我们(民联)与国阵的大不同。我们明白紧急者为先,而换车不是最逼切的。”

言犹在耳,记忆犹新,槟州民联政府於去年11月耗资170万5000令吉公款,购买15辆Toyota Camry 2.5,以换掉旧官车,而不到2个月,林冠英在“年终大减价”中,声称以折扣价29万8263令吉(槟民“埋单”),另买马赛地S300L充当新官车。

在此谨向林冠英推荐购阅《李自成新传》,但愿他在读後能有所反思、启示,则他幸也,槟民亦幸也!

(光明日报/好评•文:刘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