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特朗普为何用“战斧导弹汇演”招待贵宾?

时间:2017-04-08 11:39     来源: 察网     作者: 郭松民

特朗普闪电空袭目标是外交效果,首先离间中俄事实上的战略同盟关系,不顾最起码的程序正义空袭叙利亚,这就把一道难题摆在了中国贵宾面前,将中俄同盟关系放到火上烤。再来是对中国进行恫吓,迫使中国在朝鲜,最终在经贸问题上对美国让步,特朗普期盼中国出来说“你开个价吧”的心情,简直呼之欲出。

美东时间4月6日晚,正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佛罗里达海湖庄园,用沙拉、香槟酱和烤土豆款待中国贵宾时,美军从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两艘驱逐舰上,发射了59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袭击了叙利亚多个军事目标。导弹在军舰上发射时喷出的烈焰、叙利亚上空的火光和浓烟,为晚宴设置了一幅不亚于好莱坞军事大片大制作的奇异、瑰丽的背景。

 郭松民|特朗普为何用“战斧导弹汇演”招待贵宾?

据报道,特朗普在晚宴前召见了他的国安团队,决定对叙利亚采取行动。美军展开袭击时,特朗普还全程坐在晚宴上,美国国防部长“疯狗”马蒂斯在晚宴上向特朗普提供空袭最新进展。特朗普随后发表电视谈话,声称是他下令对叙利亚发动军事行动。

阅读更多

(原创)突然动武,老美有几个意思?

来源:海疆在线 2017/04/08 16:12:32 作者:回马

核心提示:若变本加厉继续对叙使用武力手段,即使侥幸打赢了这场战争,美国也将从此不可逆转地持续衰弱下去,甚至失去全球老大的国家地位。

美国人突然对叙利亚政府军动武,59枚战斧巡航导弹可谓出手阔绰。爆炸冲击波中,股票指数震荡,黄金、原油、军工股集体躁动,更加震荡的自然还有世界各国各种势力的心态。

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干?笔者试着为大伙揣摩一二。

一、转移国内视线

特朗普政府堪堪熬过了百天,期间的生长健康情况不尽如人意。特“宝宝”乍出生时嗓门霍亮,如洪钟大吕震得全球人民耳晕,结果这襁褓里的孩子先天不足,发育状态活像气血双亏的早产儿,让当初心花绽放的选民们异常沮丧——却原来这倒霉孩子仅仅是哭声洪亮而已。

历数这孩子的各种乖张举止,从伊斯兰移民到美墨隔离墙,从医保法案到大法官任命,几乎没怎么让人消停过,却不曾发现其天赋异禀或者长得肥白可人,一通伸胳膊蹬腿地乱折腾,到头来美国“家长”惊悚地发觉,维持孩子最起码发育的“奶粉钱”没着落,孩子快断顿,政府快关门了。… 阅读更多

美国狂轰叙利亚与IS复兴?特朗普政权洗牌后的惊天变局

时间:2017-04-07 19:17     来源: 察网    作者: 陈章

美国出兵叙利亚,显然是为了扶植“伊斯兰国”等逊尼派极端势力,颠覆叙利亚阿萨德政府,挤压俄罗斯向南的地缘政治空间,打破伊朗-叙利亚-伊拉克的什叶派弧,保证美国对中东的绝对控制权,但未必证明特朗普政权会彻底与俄罗斯翻脸。俄罗斯内部的社会动荡,给了美国一个扩大中东战略空间的机会,这将有利于今后美国在执行“与俄罗斯缓和”战略时,能在中东获得并维持一个更有利的地缘政治格局。

 4月7日,美国绕过安理会,对叙利亚政府军一座基地实施轰炸。五角大楼称总共发射了59枚导弹,目标是“叙沙伊拉特机场”。叙沙伊拉特机场,是一处严重威胁IS的军事基地。

 这是叙利亚内战发生6年以来,美国首次对阿萨德政府的目标实施军事打击。

 这首先反映了美国国内的重大变局。

美国狂轰叙利亚与IS复兴?特朗普政权洗牌后的惊天变局

一、弗林被清洗,扶植IS依旧是美国资本寡头的战略重点

 美国出兵叙利亚,与特朗普核心顾问迈克尔·弗林(Michael 

阅读更多

俄罗斯之春:血腥动荡却是旧时相识

时间:2017-04-07 11:22    来源: 察网     作者: 朱东法

在这历史轮回般的眩晕中,我们且不细说2010、2011、2012连跨三年的围绕选举问题爆发的游行中都有今年这次大游行的组织者纳瓦尔尼的参与,我们只消简单回顾一下当年让乌克兰驶入发展歧途的那场橙色革命,以及稍微对比一下今年的这场大游行,便可以看出一些“历史的狡计”。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俄罗斯之春:血腥动荡却是旧时相识

当年,苏联内部的著名反对派萨哈罗夫,一直领导反对团体通过游行示威等活动批评苏联的政治状况,这位受到欧美广泛称颂的苏联异见人士一度搞得苏联政府很被动,于是,1980年—1986年,苏联政府对他实行了“内部流放”。而1984年,美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将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址,改为“萨哈罗夫广场1号”,以表示对苏联政府的抗议。

今年3月末,俄罗斯著名反对派纳瓦尔尼组织和领导了声势浩大遍及全国的反政府游行,也一时间给俄罗斯普梅政府制造了巨大压力。而游行示威的余音未消,四月初,圣彼得堡突发造成14人死亡的地铁恐袭爆炸案,此事将世人对俄罗斯的关注点迅速转移,前期游行示威的热点效应被极大稀释。事发后,以华盛顿时报为代表的美媒在地铁爆炸新闻的头条图片处依然顽固地沿用游行示威的图片,以此来试图继续声援俄反对派的活动。

阅读更多

叙利亚毒气袭击,除了心碎还需严防带路党

来源:作者微博 2017/04/07 09:07:03 作者:司马平邦

导读: 咱也可以回头再说说叙利亚,再说点儿不厚道的话,无论是叙利亚还是利比亚,当地人民的苦难,自然有霸权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纵恶,但,有没有叙利亚人民自己的无知的原因?

看到今天网上疯传的叙利亚人民受到化学武器屠杀的极度悲惨视频,不知道大家看后看感觉,我的感觉是,心都要碎了。

我们得珍惜自己今天能活在中国,更不要以为今天的中国和叙利亚真的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其实也就一步之遥而已,等过段时间,我想把有些经历写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比如2012年中东茉莉花革命正欢的时候,中国也有一批给蠢蠢欲动,甚至到王府井实战,当时的四月网和独家网的几个年轻人现场抓到了美国大使洪博培,视频很快做出来,我跟一清、刘仰等几个朋友看到后异常气愤,就写了一些长文章揭露。

结果,大家知道吗?

结果,文章是发了删,删了发,我们好几天跟一群没面目的幕后高手打游击。但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不知怎地我居住地的警察也找上门来,这事不只发生在我一个身上,一清、刘仰等人都遇到这种情况的,他们不找洪博培维稳,却找自带干粮保卫国家安全的人维稳—-不过,好在我跟警察很快沟通明白了,他们知道了基本的真相,懂得了政治的真相。

阅读更多

李世默:“美国第一”并不意味着“中国最后”

李世默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

2017-04-07 08:54:27      来源:观察者网

美国当地时间4月6日,习近平主席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镇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会面。只要你熟悉中国文化,便不难发现这次访问的非同寻常之处。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一向高度重视外交活动中的礼节和程序。然而此次习近平主席选择以工作访问的形式不远万里去拜访特朗普先生,不仅绕开国事访问的繁文缛节,而且地点还选在对方的私人庄园,展示出中国领导人极大的礼貌与善意。作为回报,特朗普将在海湖庄园连续两天亲自招待习近平主席,迄今为止只有日本总理安倍晋三享受过这种待遇,而日本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有报道称,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为了确保自己能出席“习特会”,甚至强行改变了北约成员国一场重要会议的日期。

习近平主席将下榻的水棕榈海滩度假酒店已挂出中美两国国旗

除了在推特上对中美贸易和朝鲜问题稍微抱怨几句,特朗普对即将到来的庄园会晤表现得异常热情。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他“非常尊敬(习主席)……非常尊敬中国”,并希望中美领导人能够实现“某种非常戏剧性、对两国都非常好的事情。”… 阅读更多

井底望天:从美内部博弈看中美前景

来源:临溪钓叟的博客     (2017-04-07 06:35:56)

据美国CNBC报道,特朗普高级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被重组后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撤职。
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曾任极右派媒体布赖特巴特新闻网(Breitbart News)执行主席。
刚刚出来的这个重磅消息,是强硬派史蒂夫·班农已经从国家安全委员会被移出来了——这个说明,在对华关系上,以闯普的驸马爷贾里德·库什纳为首,加上财政部长梅努青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柯恩等人组成的纽约帮,已经成功打败了想和中国强硬对抗的班农帮。
大家还记得班农关于中美之间5年后必有一战的想法吧,这帮人当然还包括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白宫顾问米勒和商务部长罗斯。不过,驸马爷现在要管理的事情有点太多了,能搞好一件,就不容易了。
某种程度上,主流媒体开始攻打普林斯-阿联酋-俄罗斯这条线,客观上是想降低驸马爷库什纳作为国策顾问而引发的媒体过度关注,避免库什纳成为打击目标。
阅读更多

俄媒:俄罗斯不再是美国十大债权国 把美元储备换成黄金

来源:参考消息 时间:2017-04-07

44ad2c62b9c005c7a398d8193d1e7d0c.jpg

资料图片: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处货币兑换点。

俄媒称,俄罗斯不再是美国十大债权国之一,转而把自己的家底换成黄金。

据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3月26日援引德国《世界报》的报道指出,俄罗斯今年2月增加了9.3吨黄金储备,总储备达到1650吨。这是后苏联时期从未有过的。顺便说一句,德国人也在把黄金从美国运回本国国库。

跟俄罗斯财政部一样,乔治·索罗斯、约翰·保尔森、斯坦利·德鲁肯米勒、保罗·辛格等嗅觉敏锐的金融大鳄也在疯狂地收购黄金。

如果说索罗斯对中国经济感到担心,那么德鲁肯米勒害怕的则是美国的新危机。这位杜肯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认为,美国企业已陷入无限借贷的死循环,它们更喜欢搞金融,而不是投资于生产。德鲁肯米勒相信,美元面临太多风险。因此,他前不久购买了价值3.23亿美元的黄金。

埃利奥特管理公司的对冲基金经理保罗·辛格清仓了30年期美国债券,并正在逐步抛售7年期美债。他认为,由于美国的实际通胀水平走高,这些资产只会逐步贬值。此外,几乎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在让本国货币贬值,从而严重挤压了对冲空间。

阅读更多

恐怖分子袭击整个西方,为何美国安然无恙

来源:长江评论 2017/04/05 10:43:19 作者:骠骑参领

导读: 美国在中东有目标,俄罗斯也有利益,俄罗斯是石油输出大国,美国控制了石油输出,就可以在战略上打压俄罗斯,另外,剪掉俄罗斯伸向中东和中亚的触角,灭掉俄罗斯贯通三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雄心。

俄罗斯当局称,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地铁系统周一遭重创,地铁中发生爆炸已至少导致10人死亡,当局不排除恐怖袭击可能!

圣彼得堡发生爆炸之后,当地警方迅速进行了调查,据称,空袭与中亚极端分子有关,目标锁定ISIS组织!这是继俄驻土耳其大使被袭击之后,俄罗斯遭遇的又一次恐怖袭击,ISIS袭击俄罗斯,这个情有可原,俄罗斯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已经和ISIS激战了两年之久,为了稳住叙利亚局势,俄罗斯直接出兵,比起西方的吆喝,俄罗斯是反恐最坚定的,也是力度最大的,遭到ISIS报复,在情理之中!

那么,ISIS是怎么潜入俄罗斯的呢?前不久,为震慑西方可能怂恿乌克兰发动下一波攻势,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大规模军演,同时普京下令乌克兰东部两州居民可直接进入俄罗斯,这一道命令,成为极端分子潜入俄罗斯的最佳契机!

阅读更多

反普京示威,背后有只熟悉的黑手

来源:后沙月光论古今 作者:后沙月光 时间:2017-04-06

3月26日,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乌法、乌拉尔、托木斯克以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十多个大城市上演了一系列“反腐败”游行。

主要组织者是“与腐败斗争”基金会。基金会创建人纳瓦里内(Navaliny)是俄罗斯知名网络大V。

纳瓦里内给自己贴上了“反腐斗士”标签,他的推文均以编造普京团队的“丑闻”为主要内容,转发量大的时候会有数千转发,而欧洲,美国媒体则马上会转载他的博文内容,加工炮制为升级版。

这次口号,标语,都将矛头集中在总理梅德维杰夫身上,然而真正的目标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冷静有序应对处理下,这场小风波算是安然渡过。

30日普京在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举行的北极论坛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一,始终坚定并循序渐进地打击腐败分子。

二,他指出某些政治势力想在俄罗斯造成混乱局面,从中谋取政治利益

关于此次非法集会,有很多耐人寻味之处,冷眼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那些熟悉的套路和熟悉的味道。然而在西方媒体众口一词的信息轰炸之下,民众都很难将目光移向别处。

阅读更多

(原创)谁毒死了叙利亚人

来源:海疆在线 2017/04/05 16:54:15 作者:言回

导读: 由于袭击当地大部分地区都是反政府武装及其盟友控制,所以该地区一直受到叙利亚政府军以及俄罗斯战机的青睐。当毒气事件爆发后,人们也自然把第一嫌疑人锁定到了叙俄政府的头上。

据福克斯新闻等外媒报道,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南部的一个反对派控制的城镇Khan Sheikhun,当地时间4日疑遭多架战机投掷毒气弹。根据亲反对派组织“叙利亚人权观察及医疗和救济联盟”公布的数据来看,造成至少100人死亡,约400人受伤,死者包括11名儿童。另外在在毒气袭击数小时后,当地一间收治伤者的小型战地医院也遭遇空袭,整幢楼被摧毁。

20170405081051160

资料图

炸是炸了,谁炸的可成了难题。

由于袭击当地大部分地区都是反政府武装及其盟友控制,所以该地区一直受到叙利亚政府军以及俄罗斯战机的青睐。当毒气事件爆发后,人们也自然把第一嫌疑人锁定到了叙俄政府的头上。

但众所周知,中东地区势力划分的混乱程度能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地缘政治专家头昏眼花,这个伊德利卜省也不例外。除了反对派武装以外,这里还有一个叫做叙利亚“征服阵线”(Fateh

阅读更多

对普京老家发动恐袭,还就在他眼皮底下,考验普京的时候到了

时间:2017-04-04 11:43     来源: 察网    作者: 牛弹琴

俄罗斯,又一次被拉回到了不安全的现实当中。在普京的老家发动攻击,而且就在普京眼皮底下,示威意味如此明显,普京又岂能咽下这口恶气?在恐怖爆炸现场献完花后,一言不发的普京,铁青着脸离开了现场。 可以预料,作为报复,急红了眼的俄罗斯,很快会对车臣反叛武装发动一次地毯式攻击;在叙利亚,枪炮上膛、战机起飞,大规模的报复行动也即将展开。一场血雨腥风又要拉开序幕了。
对普京老家发动恐袭,还就在他眼皮底下,考验普京的时候到了
 

(一)

好不容易回一趟老家,但不想一场连环恐怖袭击正等待着他。

对普京来说,过去一周,真的是黑色的一周。4月3日,在他的老家圣彼得堡,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两个地铁站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大量死伤。

这也是三年来,俄罗斯境内发生的最严重恐怖袭击。

综合媒体的报道:

1、圣彼得堡地铁“先纳亚广场”和“技术学院”两个地铁站发生爆炸,造成10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照片和视频显示,地铁车厢被炸开,或严重扭曲变形,地铁站内鲜血淋漓。

阅读更多

后沙月光:圣彼得堡地铁爆炸,冷漠与危机

来源:临溪钓叟的博客      (2017-04-05 06:56:10)

4月3日,圣彼得堡地铁“技术学院”站和“先纳亚广场”站之间发生爆炸。俄罗斯总检察院已将这一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今天统计的遇难人数已达到14名。
吉尔吉斯斯坦当局称,圣彼得堡地铁爆炸袭击者是出生于1995年的阿克巴伦?贾利洛夫,来自吉尔吉斯斯坦。
冬天的圣彼得堡,就像童话里的世界。 
当然,对于恐怖分子来说,他们更喜欢这里充满着血腥味。没有什么温情能感化他们的心灵,也没什么良知能停下他们的罪行!
极端宗教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他们不会妥协,也不会谈判。不要指望法律能对付得了他们,更不要指望用鲜花感化他们。
对付他们只有一条路:以暴制暴,以恐怖对恐怖。
然而比恐怖袭击本身更恐怖的是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以及西方人对自己世界之外的冷漠。
为了政治正确,他们甚至不惜将惨剧引导到他们想要的舆论环境中。
《华盛顿邮报》官网在报道中,配图是莫斯科游行队伍,暗示这又是一次“被压迫者的呐喊”。直到俄国抗议,他们才删了图片。
阅读更多

揭开美国农业的画皮

时间:2017-04-04 10:46    来源: 察网     作者: 春过雪消

美国农业被视为高效率高科技的典范,但我们不能光顾着想象端坐在拖拉机里的美国农场主独自就能料理他的千亩土地,就忘了这个大农场的运作其实还依赖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我们不能高盯着它的高产出,就忘了这种模式给土地和国民健康带来的沉痛创伤。美国农业的先进,只是它的精致画皮。最近有媒体报导美国几百患癌农民控诉长期使用除草剂对健康造成的伤害,以及政府与农化企业串通隐瞒与转基因技术捆绑的除草剂的危害……国内对美国农业神话的膜拜该歇息啦!
揭开美国农业的画皮
 

在我们的思维中,美国农业当然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例如:@楚天鸿烈《美国的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绝大多数回复者就是这个观点。(请查看文末文章来源链接) “美国农民1人种地3000亩”、“1个美国农民产粮150吨可以养活200个美国人”的说法当年我在农大课堂上就多次听到,我也曾深以为然。直至看了《食品公司》等影片和资料之后,了解到高科技残酷无情的另一面,和垄断公司对利润的追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依然如故。

阅读更多

中俄卫星定位系统让美国忧心却为何不敢动手:别忘了GPS更脆弱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7-04-04 07:46:45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决定建立GPS,又名:全球定位系统,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GPS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美军的GPS系统广泛使用

本世纪以来,俄罗斯推出格洛纳斯系统,欧洲联合上马伽利略系统,中国也建立起北斗系统,让卫星定位系统形成四分天下的局面。虽说GPS依然为目前世界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卫星定位系统,但是美国失去了独占优势,尤其中俄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情况让美国相当忧心,毕竟这不仅仅是商业问题,也涉及军事优势问题。

美国通过给GPS系统设置有密码,可以让中俄无法在战时使用GPS系统,但是中俄有了自已的卫星定位系统之后,美方卡脖子的方案也就失效了。

中国北斗系统已开始全球组网

为了对付中俄的卫星定位系统,美军并非没有办法,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当属硬毁伤,直接打掉对方的卫星,故而美军一直积级研发反卫星武器,目前在相关技术领域,美国处于领先位置,可是仅限讨论却不敢动手,不敢将其写入正式作战方案之中,至于原因?不是美国的技术不够先进,而是不敢:别忘了,美国GPS系统更脆弱,美军更加依赖于GPS。… 阅读更多

为什么美国无法征服伊拉克?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太骨感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7-04-04 07:43:20

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萨达姆政权斩落马下。随后,在美国的主导下,伊拉克建立起民主政体,三大势力——什叶、逊尼、库尔德互相制衡,陷于内耗,无力攘外,美国的隐患也就此消除。

这种布置虽然符合美国利益,但不可能稳定。伊拉克三派各有聚居区;什叶派位于核心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逊尼派位于西部阿拉伯高原东端,库尔德则雄踞北部三地。

对逊尼派来说,它的地盘荒漠化程度较高,实在贫瘠,所以天然有进入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欲望。占据这块核心区的什叶派自然不干了,不仅不干,鉴于其人口在伊拉克总人口中的占比高于五成,又占据了伊拉克的核心板块,所以他们不仅要守稳这块根基,更要以此为依托,夺得整个伊拉克的主导权。而北部库尔德人并非阿拉伯族裔,而是独立民族,又自有一块地盘,所以自古以来都有独立建国的需求。以前萨达姆在,还可以用专制力量压制;现在萨达姆倒台,阿拉伯的什叶、逊尼两派又内讧,这种熬了几百年才等到的天赐建国良机,又岂会轻易放过?… 阅读更多

中东土豪打仗究竟烧了多少钱!看看沙特实战你就发现有多豪气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7-04-04 07:45:33

据最近消息,2017年3月28日,早上6时30分,也门武装人员向沙特城市艾卜哈及海米斯穆谢特,发射至少4枚征服者-M2型弹道导弹,结果全部被沙特防空部队的爱国者导弹成功拦截,未有造成任何伤亡。按报道中的说法,当时接连发射了至少6枚爱国者导弹。

爱国者导弹

这场战斗让人们见识了,现代战争的消耗,更让人见识了,只要看看沙特实战方式,你就知道中东土豪们有多么豪气,打仗究竟烧了多少钱了!
沙特使用的爱国者防空导弹,为大家熟知美制先进武器之一,价格也不便宜,沙特采购单枚爱国者导弹价格超300万美元,一次打6枚导弹,要1800万美元,甚至达2000万美元。

征服者M2
至于成功拦截4个目标:伊朗制造的“征服者-M2”型弹道导弹,实为中国红旗-2防空导弹的改进发展型号,本身就是低成本型号,相当便宜的那种,4枚加一起的成本不会超为100万美元,只是利用中国技术研发制造的大号火箭弹。… 阅读更多

后沙月光:反普京示威,背后有只熟悉的黑手

来源:新浪博客       (2017-04-02 23:56:31)

3月26日,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乌法、乌拉尔、托木斯克以及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十多个大城市上演了一系列“反腐败”游行。
主要组织者是“与腐败斗争”基金会。基金会创建人纳瓦里内(Navaliny)是俄罗斯知名网络大V。
纳瓦里内给自己贴上了“反腐斗士”标签,他的推文均以编造普京团队的“丑闻”为主要内容,转发量大的时候会有数千转发,而欧洲,美国媒体则马上会转载他的博文内容,加工炮制为升级版。
这次口号,标语,都将矛头集中在总理梅德维杰夫身上,然而真正的目标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冷静有序应对处理下,这场小风波算是安然渡过。
30日普京在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举行的北极论坛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一,始终坚定并循序渐进地打击腐败分子。 
二,他指出某些政治势力想在俄罗斯造成混乱局面,从中谋取政治利益
关于此次非法集会,有很多耐人寻味之处,冷眼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那些熟悉的套路和熟悉的味道。然而在西方媒体众口一词的信息轰炸之下,民众都很难将目光移向别处。
阅读更多

抗击IS前线,有两位美国马克思主义者

2017-04-02 20:31:32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综合】华盛顿邮报4月1日报道,去年年底,两位美国马克思主义者来到叙利亚东北部,目的是亲身体验到库尔德人正在寻求建立的平等主义乌托邦。而到达目的地之后,他们发现自己最终加入到了一场反对IS和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战争的最前线。

布雷斯·贝尔登,27岁,原来在旧金山开花店。卢卡斯·查普曼,21岁,一个美利坚大学历史系毕业生。一场原本旨在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理解的实践旅行变成了比预期更为传奇的冒险旅程。他们战斗,受伤。在他们准备归国的时候从新闻报道里面知道一部描述他们的电影已经准备开拍了。电影改编自滚石杂志描述他们经历的文章,由杰克·吉伦哈尔主演。

靠在库尔德人民保卫军自己改造的装甲车上的两人,左边是查普曼,右边是贝尔登,由华盛顿邮报记者拍摄

贝尔登和查普曼不过是过去两年来,从西方世界奔赴北叙利亚战场成百上千的与库尔德人并肩作战的志愿者之一。当然,这一行为在美国是非法的。这些人中许多都是退伍老兵,参加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他们渴望投身战斗。… 阅读更多

陈定远·金融科技应该为谁服务?

来源:星洲网     2017-04-02 12:02

互联网金融在21世纪,取得了迅猛惊人的发展。如果说互联网金融是1.0的时代,那么,科技金融就是2.0的时代了,是金融业发展的大步跨前。今天的科技发展迅速,金融科技是用科技来驱动金融,金融业务肯定也会飞速发展。然而,问题是:当今的金融市场是否已经过度发展,金融创新活动是否已经过多,以致本末倒置,积极发展金融业务,忽略了作为经济活动中心主体的实体经济的需要,甚至让实体经济遭受金融市场过度活动的破坏?

刚在中国海南岛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有一个专场是讨论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简称FinTech)的。金融科技可说是当今最时髦的,炙手可热的行业,凡是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无不希望挤入金融科技这一行业,互联网金融公司只要变身为金融科技公司,身价定会提高不少。这就像上个世纪末,IT业务炙热时期,只要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dot com,自会提高身价一样。… 阅读更多